让“问题导学”走进历史课堂

时间:2022-10-27 10:50:53

让“问题导学”走进历史课堂

摘 要:在当前尊重差异、彰显个性、追求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问题意识、问题理念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标志、一种精神追求。着重探讨问题导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的四个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学;历史课堂;策略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名的论著《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他认为,课堂应该是交流的课堂。而问题是交流的基础,所以,把“问题导学”融入初中历史课堂,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问题导学的理论探索

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是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以言语为主要中介进行的知识、话语、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交流沟通方式。它不仅是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沟通理解,更是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交流。问题导学是指采用问题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或教学手段。即在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的教育环境下,通过师生与教材和媒体问题、教师与学生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以及自我问题等问题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手段和原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实践活动。“教育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直接的主客体改造的过程,而是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多极主体的交往过程。”“学生不是教师改造的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他的发展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因此,教育的过程也就成为教育主体双方围绕教育内容的一个交流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激化学生的认识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也以普通讨论者的身份参与进来,弱化权威,构建平等的问题平台,做“问题交流中的首席”。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师生进行平等交流,建立起一种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问题,民主、平等、和谐的问题导学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

前苏联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都是手段,问题才是目的”,“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问题。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问题”。表现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强调了主体间问题的开放性和平等性,认为问题导学是主体间在思想上的交流,是对人的价值的极大关注。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叶澜教授曾提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就会进一步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以交往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问题”而实现。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问题导学在历史课堂中实施的策略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问题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美国教育学家莫里斯・比格曾经说过:“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帮助诱导(学生)亲身介入。”问题导学要求老师理解和尊重学生,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问题导学还要求教师舍弃“灌输者”的角色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引导者”“平等问题”的位置上,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严禁鸦片呢?”“中国的禁烟是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吗?”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学生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非常有用。

2.设置恰当的导学问题,使学生善于分析问题

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设计恰当的话题,使学生感兴趣,让每个同学有话说而不是部分同学动起来。如,在讲到“古代的生活习俗”时,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服饰入手,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服饰变化的认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最后他们从服饰谈到饮食、住房、婚丧等习俗风尚的变革,讲得头头是道。这个话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问题的热情。问题的设置在与文本有着必然联系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其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争议性。如,复习“唐朝三省六部制度”时,我们可以大胆提问:“秦朝的中央机构是什么?唐朝同秦朝相比有何变化?”“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运行机制遵循什么原则?对比中国唐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有何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及学生的回答,使同学们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中国唐代政治制度和美国近代政治制度本质不同的历史画卷,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了一部鲜活的历史。

上一篇:论中职模块化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阶段性教学实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