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输入的材料选择

时间:2022-10-27 06:13:13

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输入的材料选择

听说课是初中英语学习中重要的课型,教师通过听说语言材料的输入,使学生学到基础的语言,掌握相关的英语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够进行准确发音,基础日常的会话交流,并流利朗读相关材料。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听说课时要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如何有效地完成输入,丰富学生的语言,并为学生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那么对于输入的材料如何进行选择,笔者进行了一系列课堂实践,以下是几个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提供丰富足够的输入材料——输入材料的数量

初段的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本身的语言素材少,语言应用能力不足,教师在课堂输入时特别要关注到这个问题。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因此,初中英语听说课应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有效的语言输入首先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输入,图片、音乐、视频、录音等手段,都可以在课堂呈现。大量的输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素材,为语言输出作积累。

教师是正规语言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语言输入者,教师话语是语言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教师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通常的40分钟左右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要为初段学生提供足够的英语输入。为了大量的输入更加有效,教师要尽量使用完整的语言,构造完整的句子,输入的语言中所包含的语言功能要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中为其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例如,初中学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一词句、双词句等不完整的句子,教师可将学生的不完整句扩展为完整句,要求学生自己将句子讲述完整或复述教师的语言。这样可以完成一次有效的输入和输出。

丰富足够的输入材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可理解可懂的输入——输入材料的性质

在听说课中,输入是为了输出服务的,有效地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为了让输入更有效、高效,输入的材料必须是学生可理解、可懂的,即可懂的输入以学生的理解程度为出发点。

对于输入材料的选择,教师不妨使用较为简单的语言材料,和教学目标接近且更加直观的材料切入,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理解大意,例如:在进行horse sense (常识)这一相关内容教学时,笔者在课堂中进行了两组不同方案的对比。方案一:在课堂教学中,从sense(感觉、知觉)切入,在输入中讲到了人体的五种感知:to feel, to smell, to taste, to listen和to see,然后又讲到common sense (常识)的意思等。方案二:从故事和图片切入,讲到一位百万富翁在冲洗赛马照片的时候,发现马在奔跑的时候,有一刻是四条腿都离开地面。这是一个事实也是常识,把它就称为horse sense。在对比课堂实践中,方案二明显比方案一在输入时更加有效,笔者实践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用了12分钟和8分钟,解释了horse sense的意思。方案二中故事的切入引人入胜,而且在教学反馈中,使用方案二,课堂中学生对于意思的理解更加准确,即输入更加有效。

在七年级的听说输入时,教师可减慢语速并进行大量重复,达成其输入的有效性。另外,在课堂呈现中,教师可利用多种使用非语言信息,如手势,表情或其它辅助,使输入可懂、可理解。

三、阶梯型输入——输入材料的难易度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输入途径。语言学家Harmer在论述“粗调输入”时把teacher’s talk (教师语言)看作粗调信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王才仁,1996)。“粗调输入”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适时适量提供一些粗调信息,以扩大信息的输入量。粗调,即“高一点,但可理解”。在教学中,我们称之为:i+1, i即学习者现有第二语言的水平,1指超出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输入。

就像搭建脚手架一般,适合的i+1使学生的语言构筑越来越丰富,更加合理地向高处攀爬,就目标语言合理搭建“1”部分的语言输入,掌握输入材料的难易度,构建阶梯型,上升的有效输入。

英语信息的输入是有组织的,为此,在输入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选择,有计划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高效率的语言输入网。

听说课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课程,输入材料的选择对输入有效性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在选择时应该把握上文中的几点,就输入材料的数量、性质和难易度加以考虑,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语言输入,在学生的听说活动中得到输出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帮助其增强对所输入语言的记忆。

[1] Rebecca,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 Oxford: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1990.

[2]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 王才仁. 英语教学交际论[M]. 广西: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浅谈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下一篇:提高英语早读课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