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 音乐让城市更美好

时间:2022-10-27 04:30:35

上海之春 音乐让城市更美好

1959年,为了庆祝国庆10周年,上海文艺界举行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展示创作成就。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在此时首演并一举成名的。第2年,这个音乐舞蹈汇演有了一个名字“上海之春”。而从那一年起,展演新作、发掘新生力量便成为了“上海之春”的主要内容。交响曲《长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舞剧《小刀会》、《白毛女》均是通过“上海之春”脱颖而出,家喻户晓。

新人新作雷打不动

“上海之春”自1960年到1966年共举办了6届,之后中断,1978年起恢复。80年代,由于各个院团均有大量新作品问世,由作曲家贺绿汀、丁善德领导的“上海之春”艺委会便承担起严格的评审工作,挑选“上海之春”的演出节目。“上海之春”秉承力推新人新作的传统,“上海之春”项目主管沈舒强向记者介绍:毫不夸张地说,上海的老中青作曲家、演奏家都是伴随着“上海之春”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作曲家都在这个平台上他们的作品,很多国内外知名演奏家更是通过在“上海之春”的亮相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仅今年,就有58部新作亮相“上海之春”。

50年前,作曲家陆在易,奚其明、徐景新、金复载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曾经是“上海之春”的观众,后来成为“上海之春”的参与者,再成为“上海之春”的组织者。对这个展示作曲家新作的重要舞台,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谈起在“上海之春”的亮相,音乐家心中都涌动着美好的回忆。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金复载当年还是上音附中的学生,他和他的同学们创作的钢琴与乐队曲《跃进颂歌》成为1960年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第一个曲子。50年间,金复载通过“上海之春”上演了自己的《喜玛拉雅随想》《空弦与联想》等作品,今年他担任作曲的音乐剧新作《最后的瞬间》再次搬上“上海之春”的舞台。

新世纪之后,“上海之春”每年都在中青年作曲家中委约10部新作。首演之后,组委会会针对这些新作展开研讨,还会帮助这些作品积极向外推广,同时还会把历年的作品集结成辑。

有冒险才会有收获

关于“上海之春”对于整个上海演出市场的影响,沈舒强表示:首先是推动,“上海之春”对新人新作的关注,推动了人才的成长、作品的累积。人才多了、好的作品多了,自然会有更多的展示。其次是前瞻,“上海之春”在新世纪之后,不但立足于本土,邀请更多的世界音乐节、著名团体参与其中。由于上海演出市场引进的名家名团质量比较高,因此“上海之春”的引进项目更注重这些名家名团的自身特色。以今年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为例,3场音乐会每场都有一半新作品亮相,这对观众、对同行都有一种新的触动。但引进这类项目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对于新事物的尝试,观众需要一个了解适应的过程,这样使得音乐爱好者的接触面更加广泛。

已经连续成功举办3届的“呈现中国――外国作曲家写中国”,由现场观众和专家一起投票决出了总冠军――《玩具(八音盒)――为两支竹笛与管弦乐队而作》。自2005年启动的该项目,2007年首届举行时就受到了各方质疑。法国、丹麦、挪威、芬兰等国的作曲家以国家为单位来到中国、来到上海,而后创作的作品不仅在“上海之春”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演出。沈舒强告诉记者:“中国的国富民强、高速发展,其实有很多外国人是不了解的,他们对中国的记忆还停留在建国初期或者解放前。他们来到上海、去周边的城市采风,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音乐的集成,更多的是将中国的现状介绍给世界。在这一点上,‘外国作曲家写中国’这个项目的意义远远超越音乐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质疑的声音也在逐渐减弱。该项目结束之后,“上海之春”组委会也在进一步探讨此类项目的意义。

为了纪念“上海之春”50年,特别制作的音乐专题片《我们的节目》,聚焦“上海之春”的亲历者们。吕其明、金复载、闵惠芬、丁芷诺、陈钢、陆在易、何占豪、奚其明、徐景新等通过他们的回忆串联“上海之春”50年风雨历程。其中不乏一些“上海之春”幕后的故事。

上一篇:“上海之春”的回忆 下一篇:李云迪真的需要改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