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7 04:11:56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

〔关键词〕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教学;演示实验;补充实验;生活实际;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58―01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应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一、积极引导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的模式为:教材知识――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用实验结果验证新知识――师生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教”而淡化“学”,不能很好地体现“教”与“学”的统一。而探究设疑,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统一和知行合一。新课程实验教学提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实验教学中尊重实验的探究本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教为学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创造探究氛围,引导他们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动手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

二、合理改进补充实验,训练学生科学方法

教师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中已有实验,对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的实验进行必要的改进,这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实验研究,寻求最有效的实验途径。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知识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通过实验进行教学,让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取得实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复习、习题、课外活动等等。在对教材中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时,设计探究问题的难度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帮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启迪学生科学思维

新课改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高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和锻炼。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可以增长知识、磨炼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倡导绿色低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谓“绿色化学实验”是指设计对环境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负面作用的实验。绿色化学实验对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像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应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可通过导管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有些如氯化氢、氨气再经一倒挂漏斗)导入相应的吸收液。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鉴别浓硝酸和稀硝酸时,铜片改用铜丝,实验完毕后,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进行氯离子检验,碘升华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可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

总之,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实验往往转化为一种形式,成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能活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山西农村能源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优化化学教学 提高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