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时间:2022-10-27 10:38:42

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

摘要:在当前形菹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问题是针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不自信而提出来的,即针对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文化防御心理等提出的。文化自信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是增强马克思主义说服力、增强国内主流文化自信的需要。增强文化自信,要着眼将来,加强文化创新,融合外来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

关键词: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文明繁荣的需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它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来源

(一)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本身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持有的自豪感的肯定,是区别区其它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标识。然而,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对历史遗留的优良传统价值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精神依托的自我肯定。实践证明,一个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注定没有希望,更谈不上振兴。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光辉灿烂着华夏,四大发明的美誉辉映着中华。大凡炎黄子孙都会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更要面向未来。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而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从而提振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民族复兴和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二)文化自信源自于成功的实践和继续前进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始终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前精神文明、思想品德价值为基点,大力发扬能够增强人们信念,增强有得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走向富强、文明的社会文化体系。文化自信出自己于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具体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并成为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和全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三)文化自信源自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个政党或一个国家的建立后,都要面临道路、理论和制度选择,正确与否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考验着执政党的智慧和能力。那么智慧和能力哪里来?既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更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和中国精神。也就是说要源自文化、扎根文化,弘扬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涵养中国的精气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划浆开大船,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大干快上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动力。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增强文化自信,是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增强文化自信,首先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持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也就是对自己文化能“看得起、不自大、善梳理”。特别是一个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在文化上更应该“不忘本、不忘根”。尤其是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所形成得优秀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精神,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也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那种消解红色经典、颠覆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反文化行为;那种看不上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看不见中国非凡发展成就,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看得起自己的文化,又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固步自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重要的是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摒弃糟粕、保留要义、革故鼎新,不断开掘出文化新义、创造出文化新品。

(二)增强文化自信,是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我国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经无数次的磨难与波折,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这与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系系相关。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宽广的胸怀与坚强的毅力,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文化才使我国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存在奠定了基础。有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很多国家都借鉴我国的文化来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对世界各国的精神文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扩散作用。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受外敌侵略所受的创伤尚未痊愈,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外国先进文化交流的同时,正是因为了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这就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对发展生产生活就有了动力,更有精力把我国传统的异域文化发扬光大 ,这同样也是由于我国借鉴了西方文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我国文化传播和创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华文化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决定了文化的世界化走向,而且也使得市场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全球化是不仅能够消解多元化文化差异,还能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认知①。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 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 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②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方法与途径

(一)融合外来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

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能否交流,有无共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的 “共存论”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和主张。米勒批判了亨廷顿的文明敌对论,强调了不同文化可以共存与对话,提倡世界的和平只有在对各种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诚然,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有差异性,也有共性,但共存之中必然有冲突、冲突中也很可能会有着相同的方面,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如果能将亨廷顿和米勒的观点看作同一命题的合题,这会对我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即要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避免用极端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外国文化。

(二)着眼将来,加强文化创新

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从创新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这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实现文化和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文化创新逐渐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方便、更加广泛,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指引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指南,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个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文化创新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注意好文化安全问题。其次,文化创新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即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精神文化领域之中。最后,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优良基因。文化是一种民族悠久历史的精神积淀,没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只能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文化,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不会有任何意义。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突破,根据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需求灵活地转变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和个性,从而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文化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

(三)加强对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③的理解

十以后,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今年6月29号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更基础――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更广泛――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

文化自信更广泛。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间。比如说,道路自信讲的是路径,理论自信讲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

3.更深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将影响深远

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自信能够变得更深厚原因是文化自信源于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水平有一个更高一层的准确定位,这也是每个人能够顺利地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这样的文化自信一旦融于内心,这势必会让人的精力与顽强的精神充满活力。

四、结语

文化自信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充满信心,只有自信的民族、自信的国家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我们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和战争面前向来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示人,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这些我们的民族精神亦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能扩大国际影响力。韩国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大力输出自己文化,其采用影视输出的做法取得了较大成功,前几年的《来自星星的你》以及今年的《太阳的后裔》在全球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韩国的成功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因为有了自信才敢向其他国家输入自己的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向韩国学习,勇于向海外输出我们自己优秀的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自信能增强民族向心力。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信心的民族犹于一盘散沙,经不起灾难的考验,因为他们没有精神的支撑、文化的支撑。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在对外交流中处处充满优越感,能极大程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

注释:

①任淑艳:《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长白学刊》,2013年,第3期。

②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

③:《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的开班讲话》,新华网,2013年1月5日。

参考文献:

[1]肖水.从中国回到中国――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的路径选择[J].青春,2010,(02).

[2]程细权.关于繁荣黄石文学的思考――以向天笑文学创作为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政治学部)

上一篇: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新常态下校园红色教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