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探析

时间:2022-10-27 08:02:47

对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对于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教材中一些深奥抽象的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再加上学生总认为该学科在中考时分数较低,所以绝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一切也极大地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直是广大政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从教思想品德课二十余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探索。最终,我深深地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创建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为此,我大胆地探索和尝试了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教学中去,收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上升了。现在此作以简单归纳,以求同行赐教。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不同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讲授法表现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等几种不同的形式。

讲述法: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的叙述人物、事实或描述所讲事物情节,以阐明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具体、直接、形象的感知教材,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

讲解法:是教师用精确的语言分析、解释、说明、论证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讲解必须有理有据,把教材和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讲读法:既可以先读后讲,也可以先讲后读,甚至可以边讲边读。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究竟采取哪种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确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效果。

讲演法:是对一个完整的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并做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它适用于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的重大问题的教学,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用的比较少。

二、讨论式教学模式,其基本环节为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由讨论―及时反馈―教师讲解。这一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为主线,以学为重心,促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对课本知识进行探索、分析,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阅读教材,而是以读书为形式,以探索新知识为目的,以理解与贯通为重点的思维活动。

发现问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从材料和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多想几个为什么,怎么做,那么,其学习能力无疑将会更快提高,学习效果会更好。

自由讨论:质疑讨论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关键。对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桌或前后相邻的同学或以组为单位,相互质疑、解答、讨论,在组内达成共识,使部分疑难问题得以消化解决。但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调控学生的讨论:当学生出现讨论冷场时,教师可以进行启发,缩小切入点去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当讨论各方相持不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维向正确方面发展;当讨论离题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当讨论产生新问题时,教师要挖掘重点、因势利导;当讨论出现了错误的观点和情绪时,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要简单地予以否定或责备。

及时反馈: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疑问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课堂调控。

教师讲解:老师进行讲解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深化。学生的疑问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教师不急于点破,而是将问题分解,细化,重新展示给学生,同时不断地向学生提供信息、暗示,由学生讨论,教师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要集中精力用较少的时间把教材的重点、难点讲精讲透,把学生讨论的问题解释清楚。

三、发现式教学模式

它主要包括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检验结论―做出结论等环节。

创设情境:创设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积极探索情境教学,即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学生提出假设或答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解决某些问题,辨明是非真为。探究式的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讨论中,教师参与其中,对提出的问题,力求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以事服人。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充分说明,由于同学之间不同知识结构及认识水平的交流,往往会产生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来,深化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纠正错误,强化学习效果。

检验结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性质,通过思考,演示等,以讨论的形式对假设进行检验,正确的就可以作为结论和结果,错误的在进行修改。

作出结论:在充分论证和验证假设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补充、修改,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结论。、

四、自学式教学模式,其环节有

确定研究的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分析―形成结论。这是从思想品德课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学流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确定研究的主题:调查主题的确定能保证调查顺利进行,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思想品德课调查主题要瞄准社会热点和教材重点的切入点,或是教材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好调查的提纲、内容、实施方案,达到的目的等,避免在实行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克服其盲从性。

调查研究: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首先要探索有关情况和资料,然后,围绕主题的一些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对所获得的资料、信息仔细思考,挖掘出根本的原因。

整理分析:对调查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其前因后果,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作出理性思考写成调查报告进行交流。

形成结论:通过整理、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以便更好的论证教材中的主要观点。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验思想品德学科的实用性、现实性,不仅能让学生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运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觉悟等教育功能。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为“模式”而模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视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确定其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多元化、开放式的,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从而终身受益。只有在“以学生为本”的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法的改革,达到学法的转变,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得以引导、教材的内容得以延伸、学科综合的优势得以发挥,才能体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为新课程的实施铺平道路。

上一篇:班主任班级管理与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探析三年制中专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