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本剧的“圆舞曲”

时间:2022-10-26 10:16:32

双语课本剧的“圆舞曲”

课本剧是最近几年来在国家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课本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样式,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演员构成和接受对象。课本剧体现了新课改要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宗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宠爱。而在此基础上的双语课本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一、语文课本剧的独领

1、语文课本剧――提升朗读能力

课本剧是入情的,不是造作的。这就强调了朗读的首要意义:即感受角色、进入角色、融入角色、表现角色。要编课本剧,首先就要选定一篇文章,然后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反复地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学生必须像演员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朗读时,把自己的心理位置换成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学生必须要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时刻地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才能为表演做好铺垫。这样,学生就自主地培养了自己的朗读能力。随着不断的编演课本剧,学生朗读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增强。

2、语文课本剧――增强学生记忆能力

波莉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对排演课本剧的投入是全方位的,一出课本剧的成功要求学生对课文先要有正确的感知、熟练的阅读、深刻的理解,再到较高的感悟,它要求学生要把书面文字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而且对剧本还要有大胆的、合乎情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这样,也就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创造能力。比较发现,平时爱好课本剧编排演的学生,记忆能力和方法都有较普通学生更快的提高。

二、英语课本剧婆娑起舞

1、英语课本剧――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很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英语教学中提倡情景教学,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力求创造符合实际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习得书本的知识,例如PEP五年级英语下册中第一单元B部分有5个短语,学生就利用它们创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到了阳光明媚的假期,Amy的一家整装go hiking,途中碰到了sister,她说要去visit grandparents,他们就翻山越岭climb mountains终于到了grandma's home,她们开心的在一起play the piano……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串词,但从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记忆了知识点,同时也增强了趣味性。英语课本剧,要求学生将某些课文或者剧本进行改编,然后在课上表演。这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使学生有意识的体会所学的单词,句型在实际中如何运用。

2、英语课本剧――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英语课本剧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学生就在反复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达到熟练的程度。例如见面时的问候语hello、hi、how are you等等,提高了应用的频率也就避免了学生学无用武之地的情况。几经训练,一些有难度的话,学生也能脱口而出。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会说,到会说,然后发展到爱说,想说,并说的越来越好,这就是进步。

三、双语课本剧同台献艺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双语”课本剧的产生和成长。表演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内容为素材,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本剧情节内容进行充实。例如在低年级我们选取了龟兔赛跑作为英语课本剧的改变篇目,孩子们都兴致勃勃的准备道具,创编台词,将台词简单化,例如Hare and tortoise, ready?(小兔乌龟,准备好了吗?)。针对稍高年级,学生们自主编排了《滥竽充数》,其中他们多数采用了汉英结合的方式,很好的实现了双语的结合,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南郭先生上,边走边叨咕:My name is Nan Guo.,好吃懒作不干活 . I will 吹 YU for the king. That’s really a good job. I can’t 吹 YU , but I know how to act.在整个的编排和表演的过程中,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靠大家一起的努力。一起讨论剧本,一起合作编演,这样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与创新中培养能力,在深厚的汉语底蕴帮助下,将英语融入生活。

上一篇:水冷炉膛热能中心 下一篇:浅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