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10-26 04:54:40

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几点探讨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师生关系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已完成了拼音、识字、写字、造句等基本训练,并已开始练习写作,而到了初中阶段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也已具备,那么高中阶段还训练什么能力呢?高中是学生培养学习技能最为关键的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提高语文学习技能的方法是多读、多写,而学生在高中一学期阅读30 篇左右的课文是有限的,很难培养出什么语文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要在老师主导作用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达到高中语文培训目标,就需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需要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辩证关系来设计、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过去老师们是课堂主体,在课堂上多采用“讲授式”,老师备课,无外乎就是把要讲的知识一一列出来,这就是教案。后来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的老师就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活动”,教案就成了“多余”,或者只是应付检查。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学记》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如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只有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发挥教学应有的功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学生间接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主导,学生认识的快速、高效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爱能使学生较好地完成认识主体的作用。

教学相长在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不只是门学科,一种工具训练课。她是一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启发学生思考,并且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人文教育。所以要发挥学生主体性,而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记忆。否则学生就会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史学的魅力也会荡然无存。语文将是一种负担。而无法认识语文学科特有的魅力,仅仅把语文当成高考要考的一个科目,最终也很难考到理想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领悟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二、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课堂特别需要创造氛围,调动兴趣,激发潜能,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入文本,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编织的情感网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感、品质。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是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所谓的互动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评估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系统地学习、交流、鉴赏、总结,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解疑释难。互动教学很讲究学生的讨论学习,就是平常所说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可以看出互动教学能够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克服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只接受只是,做一只课堂知识的“接受容器”,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需要独立,也需要合作。因此应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认真配合老师的要求。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去,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

三、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有效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们上完一堂课后,一般会做两件事情,一是进行教学反思,即写教后记,二是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教学反馈。日积月累的写教后记,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成长,但是光这样反思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虽然绝大老师都明白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其主导作用,可是在实施教学行为时,还是容易走传统的“以教定学”的老路。所以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语文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但又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要改变“以教定学”,就得形成“以学定教”的思维方法,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比如文言文的学习,是需要学生掌握文言句式的特殊规律,掌握问杨文的字法、词法、句法现象。可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会显得有些吃力,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另外,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得到外显的评价, 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反馈, 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及时的评价是教师的职责,而合理科学的评价更是教师需不断探索的学问。课堂评价肯定不是教师先问一句:“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结束后,就来一句:“很好,回答正确,很到位。”“你讲得很好,很有道理。”等等。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如此简单的评价语并不会大大调动起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掌握相关原则,评价语言要合乎学生的年龄特征,具备时代的共性,真正让课堂评价与高中学生的心理要求一致。从内心深处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上一篇:如何能更好的做好阅读题 下一篇:以读为本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