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时间:2022-08-26 05:18:23

以读为本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主要途径在于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方式的创新。十多年来,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得出了结论是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以读为本,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呢?

关键词:以读为本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默读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朗读教学实效文章指导

一、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要针对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各阶段灵活运用

学生拿到文章,最先应是默读。默读是学生获得文章感性认识,并进一步深入思考的主要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保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安静的默读时间。不要怕教学时间不够用,也不必担心别人说课堂气氛沉闷。刚开始,学生默读目的性不强,默读任务不明确,科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一般情况下,学生默读时必须找出生字词,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寻找出自己理解困难的句段,以待教师讲解。时间久了,形成习惯,用的时间就不会太多.若能预习,则在课堂浏览回顾一下即可,用时将会更少,并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当然,默读时间和步骤必不可少。默读的过程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的过程,“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边读边思考,有利于对课文的感知、理解、鉴赏和吸收,不必惧怕气氛不热烈。另外,默读时需要有问题意识,可从文章标题人手质疑,也可就文章的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带着问题默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为更进一步学习开了个好头:其次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教会他们克服动嘴现象、扩大视觉距离和幅度,使学生明白,默读不是朗读、齐读,是自己自读课文,完全可以根据需要一目十行或只关注重点句段仔细斟酌。再次是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默读效果的检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默而识之”的良好习惯,形成默读深思和获取的综合能力。

接下来,在教师点拨疏导和必要的讲解之后,学生要在学习文章中学会朗读课文。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师生合读等。学生通过各种朗渎,能增强语感,再现意境,加深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培养听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朗读的信息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进而凋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第三要熟渎成诵。多读获益,古语言“书渎百遍,其义自见”。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朗诵,这是“读”的高层次:要求。一般情况下学习完文章之后对学生进行朗诵训练。朗诵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读,也可以是分角色读。技巧要求更高,语速、语调,甚至动作表情都要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训练,也需要学生推敲揣摩,不断练习,方能达到。

第四是背诵。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强化记忆,巩同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这对促进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这里所说的背诵,不同于古代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理解内容,分清主次,把握整体与部分问的区别与联系,理清篇段的结构层次,找出行文的线索,捕捉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就能背得快、记得牢。

二、读的目的各不相同、要对同一文本采取不同的解读方法

如散文阅读,如果强调对美的感受,则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典型意象、独特意境进行审美,并结合自身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心有戚戚焉”是其最佳的学习境界。如果本次阅读是为了应试,则要指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围绕题干划定区间,关注文中表意丰富、隽永的重点词句,弄清在文中的意思。一般说来,文章记叙、描写是为了“画龙”议论、抒情是“点睛”,因此,就要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精读议论抒情部分。

三、读的结果是为了应用、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写作基础,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文章,借鉴和吸收其精华。优美词句、经典篇段、方法技巧等都可以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尝试应用。另外,学生自己写出文章,也应自己默读、朗读,锤炼字词、调整结构、梳理段落、提炼主题,达到学以致用。古人写诗,“为求一字稳.捻断数根须”,就是在心中推敲思考,以求最佳。现在学生写作,初稿完成就认为万事大吉,这是很不应该的,还应阅读修改。不要说做到字字珠玑.至少要达到文理贯通.不能让自己留下遗憾。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与学的几点探讨 下一篇:从课例设计管窥小学语文如何实施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