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作文自改教学

时间:2022-07-06 11:11:07

浅谈小学高段作文自改教学

很多老师认为,小学生写作文都不会写,怎么可能自我评改呢?其实不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一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教”的教学思想。 根据自己教学实践,使学生形成了主动的修改意识、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同时提高了写作能力。

一、激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老师,很多同学提到写作文就头疼,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兴趣就尤为重要。学生对于自改作文,心理上有许多障碍。有的想改,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有的改一点就算完成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40%的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态度十分轻率,不想修改;80%的学生对修改缺乏正确的动机,是教师要求的,不改不行。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自改的动机、培养学生自改的意识做起,并将这一项工作贯穿于作文教学工作的始终。例:上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完成之后,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并在很多同学的作文后面留下了这样几句话:“你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妈妈善良、孝顺,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如果你好好修改一下,文章可以在校内外产生这样几方面的影响:(1)在班级朗读,让全班同学知道你的文章有真情实感;(2)家长会上大家欣赏;(3)编入本学期班级优秀作品集;(4)文章打印好后全校广播……”事实上,在这次作文中全班十几位同学都得到了这样的“批改”。有时也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以学生的口吻直接替他们逐个进行了一部分的“下水修改”,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作文有希望,“我自己能修改作文”。学生在修改中尝到了甜头,建立了自信,乐于自我修改的动机也就形成了。

二、引导学生不断掌握自我批改的方法,提高作文自改能力

有了兴趣,就要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我们将传统的“作文讲评课”改变为“作文评改课”,旨在讲评中实现引导学生“自我修改”的教学目的。我在总结长期以来教师们在作文评改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简约、务实的“范文引路集体评改自读诊断自我修改总结收获”的“作文评改课五步教学”流程。

三、建立多元的自改作文评价机制

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有助于自改作文的长期发展,自改作文的评价,努力实施多元的发展性的学生自改作文的评价。

1、我们把教师评价作为主导。“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教师还建立了作文批改记录,对每一次作文的得与失进行清晰记实,使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和发展过程了然于胸。

2、我们努力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让学生谈自改后的收获,找一找与他人的差距。教师还要引导同学之间的互评,一方面改进了同学的作文,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水平,合作的精神在互评中也得到了升华。

3、请家长参与评价。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家长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和过程。让家长参与到学生作文的评价体系中来,更有利于体现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永远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主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尝试一下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下一篇:浅议语文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