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时间:2022-10-26 02:39:02

放射技术的应用及意义

作为医院重要科室,放射科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它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主要依靠放射技术帮助临床诊疗,使医生能够在准确获取资料信息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帮助患者康复。放射技术主要基于影像,是放射科室人员需掌握的最基本诊断技术。在过去,放射技术多为投照洗片,发展至今,其涉及领域日益宽广,已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多项新技术。其应用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真实影像,帮助确诊疑难杂症,故本文主要针对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放射技术及其应用

1.1放射科常见放射技术

1.1.1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简称CR,是一种通过X射线完成医学影像进而用于疾病诊断的放射技术[1]。与普通X线相比,其图像更为清晰,获取更为先进,属放射科常见放射仪器。其临床应用具有以下优点:①患者行CR所用剂量小于传统X线;②IP板可灵活调动位置,即摄影无需患者配合,适宜重症患者使用;③影像数字化,便于同放射科影像归档系统相接;④性价比高,其应用可实现全院X线设备电子化。

1.1.2数字化直接成像系统:即DR,其应用很好地提高了拍片速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放射科工作量,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它在X线成像基础上借助电脑数字化处理,可直接让计算机存储模拟视频信号。与传统X线相比,X线信息数字化以后,影像更为清晰,可以显示原图像显现不出的特征信息。不仅如此,其应用还具有辐射量小、准确率高、可依据临床需要行图像后处理等技术优势,联网医院各科室之间,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会诊。

1.1.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其主要借助高灵敏度探测器,通过X线束、超声波等对人体行断面扫描。经多年完善与发展,现阶段该术扫描迅速、图像清晰,是多种疾病诊疗的常用手段,依据使用射线不同又可分为超声CT、γ射线CT等。CT图像呈灰色,通过不同灰度来反映人体不同部位对X线的吸收程度,其密度分辨力高,对于人体软组织也可对比成像是其最为突出的优点。

1.1.4磁共振成像:简称MRI,属于一种断层成像,主要利用磁共振现象,通过获取、分析人体电磁信号进而掌握人体信息。MRI适宜诊断全身各系统,其中以颅脑诊断效果最佳,在脊髓、心血管、盆腔等组织方面的诊断也独具技术优势。例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行磁共振扫描,不仅可观察患者心室、血管解剖变化,同时还可进行心室分析及定量诊断。多个切面图成像能清晰显示患者心脏全貌,效果优于CT等放射技术对心血管疾病的检查。

1.1.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即DSA,属介入检测方法,利用X线无法穿透显影剂,进而实现血管造影以用于临床诊断血管疾病。该项技术普遍用于各类疾病的诊疗工作中,能帮助医生及时确诊疾病、开展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2]。但由于DSA属有创检查,故实际应用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荨麻疹、瘙痒、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碘试剂及二氧化碳是DSA临床常用造影剂。

1.2常见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1.2.1放射技术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例。磁共振成像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来的完善与发展,现阶段MRI已广泛适用于检查人体各系统,其图像属于数字图像,类似于CT,只是以不同灰度显示病理断面图像,在肿瘤、创伤、先天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MRI无骨性伪影,做切层扫描时可随意进行方向调整,对于颅脑、脊髓等病变的检测效果甚优。不仅如此,以MRI显示血管结构时,凭借其独具的流空效应,无需造影剂便可显示血管,真正实现了“无损伤造影”[3]。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MRI也具有独到之处,它能敏锐地察觉患者软组织水分变化情况,利于及早发现病情。虽然MRI在临床应用中独具技术优势,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①扫描耗时较长,对于不配合扫描的患者而言诊断较为困难;②对胃肠及肺的诊断显示不足;③骨骼病灶诊断方面,MRI也不及CT敏感准确。其临床应用具体体现如下:①MRI可用于脑肿瘤、脑梗死、脑炎性病变等颅脑疾病诊断,其应用敏感度高、定位性强,对于颅底、脑干等处病变的图像显示无伪影,影像清晰。而且MRI无需造影剂即可显示患者颅脑血管,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诊断独具优势,加之MRI可显示颅神经,更便于发现早期病变;②MRI可用于头颈部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如鼻咽癌、颈部肿块等;③以MRI诊断腹部脏器,可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信息,帮助确诊。特别是对肝、脾、胰等脏器的诊断,可准确显示小病变。此外,盆腔、后腹膜、骨骼肌肉MRI可广泛用于诊断肿瘤类疾病及肌骨组织损伤等,具有以下优势:①避免人体辐射损伤;②成像可以多方位显示,便于诊断及观察;③对于软组织结构诊断,效果优于CT;④成像多序列、图像多类型,能够为临床提供全方位影像信息,为确诊提供充实理论依据。

1.2.2放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以放射性核素检查为例。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是现阶段心血管疾病诊断常用方法,给予患者该项检查不属于侵入式操作,以此来诊断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时,常有以下几种手段:①心肌代谢显像。通常情况下,心肌代谢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脂肪酸氧化,当心脏处于缺血状态时,人体供血便会受到影响和阻碍,导致部分机体无法正常运行。此时,葡萄糖是心肌主要代谢物,借助正电子核素断层现象,临床可以对此进行辨识。它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心脏功能,为其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及参考。②心肌灌注显像。该项放射技术是现阶段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普遍方法,准确性较高。其应用主要借助心肌细胞具有选择性摄取能力这一特点。借助放射性标记,临床可以实现心肌显像,虽然此法无法实现直观观察,但以此可以判定其血液供应正常与否,进而确诊心肌缺血情况[4]。

2放射技术的应用意义及重要性

2.1放射技术的应用意义放射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首先,基于放射技术的各项仪器设备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检查中。各项放射技术均有其独具优势的应用领域,可直观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病变组织情况,为临床确诊疾病提供准确图像信息。其次,放射技术除用于疾病诊查外,也广泛用于治疗。特别是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放射疗法的临床意义重大。目前在肿瘤治疗中,放射治疗常与手术、放疗、热疗等结合使用,在肿瘤患者康复、延长患者生命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以与手术结合治疗肿瘤为例:结合手术放疗分术前、术中、术后3个时期,术前放疗经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成功率,而术中、术后放疗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癌细胞扩散或转移。然而,虽然放射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便捷临床诊断,但鉴于放射技术应用面广、操作也较为复杂,故实际应用容易出现疏漏,对此,各医院应将完善放射技术的应用及操作提到日程上来[5]。

2.2强化放射技术临床应用的重要措施

2.2.1严格控制放射诊断、治疗适应证:目前,放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其设备更新换代的加快对该项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放疗适应证范围。此外,随着新型医疗技术及治疗手段的不断研发,放疗在部分领域已非绝对治疗手段,如淋巴瘤治疗。这就需要放射科工作人员本着医者父母的态度,以专业知识为指导严格掌握放疗适应证,避免滥用放疗,造成患者身心及家庭经济不需要的损失[6]。

2.2.2加强放射技术的设备管理及操作:为确保放射仪器的使用能够准确反映患者体征变化,仪器的购进、使用及维护需依照流程操作要求来进行,对此可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对医院放射仪器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放射技术下各种高质量影像图片的形成奠定管理基础。此外,放射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人员操作,故放射人员需具备良好职业技能及道德水准,以减少仪器操作中的人为失误,提高放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放射技术作为现阶段临床常用诊疗技术,不仅能够为临床确诊提供准确资料和信息,帮助医生尽快确诊患者病症,开展及时治疗,更能在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肿瘤切除率,避免癌细胞扩散或转移。目前,该项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发展与影像诊断需求息息相关,为进一步发挥其价值,让更多患者在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中获益,院方需建立完善放射仪器管理制度,强化放射诊断人员道德及素质,以充分发挥放射技术临床诊疗作用,更好地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志宏.冠心病诊断中放射技术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4(23):42-43.

[2]昌爱武.探讨放射技术与临床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3(8):147-148.

[3]季峰.放射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26):51.

[4]李战江.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2):506-507.

[5]王勇,曹天忠.放射技术在放射科工作中的重要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95-96.

[6]任健强.放射技术在放射科的重要性及现代影像质量控制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0):65.

作者:冯绮华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上一篇:自适应路由服务定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核医学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