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12:47:21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摘要: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增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资助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6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7

为了保障高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下,高校逐步建立了以救济性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这较好的解决了贫困大学生最迫切、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公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今的贫困生面临的不仅是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发展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更具实效性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存在“假贫困”现象

按照教育资助的内在逻辑,被资助者应该是高校中经济最为困难的学生群体,但现实资助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由于征信系统不完善,信息不对称,诚信机制尚未建立及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评定公平公正因素,出现“以假论真”的“假贫困”现象。一方面,少数出身贫困家庭的学生内向、自卑,碍于情面,羞于贫穷,害怕别人看不起,家庭虽然贫困却不愿别人知道,过着艰苦的生活,失去学校雪中送炭的帮助;另一方面,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困难的学生弄虚作假,极力争取各种资助,过着锦上添花的生活。贫困生认定的精确性一直困扰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影响了对贫困生的有效资助。

1.2 重物质帮扶轻精神扶贫

在现实资助过程中,现行的资助体系重点放在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上,重视物质脱贫,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涉及较少,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情感、意志、品行、发展等方面的帮扶。贫困生中不乏积极乐观、自信、才气过人的同学,但也有心理焦虑、自卑、敏感的,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个别的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感恩意识薄弱,甚至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在为人处世方面行为偏激,如不对其加以引导、疏通,很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对贫困生要物质精神两手扶。

1.3 重“他”助轻自助能力培养

为了解决贫困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高校除了执行国家财政资助政策,还积极呼吁社会团体、企业、爱心人士和校友等通过捐赠,设立助学金。但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少,功能单一,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有限。贫困生被动地接受资助,甚至出现“学校很热情、学生很冷淡”的尴尬情况,久而久之,部分学生滋生了“等、靠、要”和“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思想。有的学生靠学校的资助,勉强生活,但学习态度并不端正,屡次出现迟到、旷课,甚至有的产生厌学退学的情绪。可见,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要重视经济资助,还要对其教育引导,关注其学习和生活,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增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实效性路径探析

2.1 要建立科学的贫困生判定体系

贫困生判定是教育资助的前提,也是一个现实难题。判定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资助资源的分配,甚至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主要有四种:贫困证明法、横向比较界定法、消费水平界定法和最低生活保障比照界定法,这类评判方法依赖直观,涉及人际因素,容易产生错误认定。例如,学生通过人情可从生源地政府那里开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证明。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高校判定贫困生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制定贫困家庭指标,建设全国共享数据库。认定标准操作性要强,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考虑学生家庭因素(收入状况、人员结构),地域特点,学生在校情况等,最终制定出全面,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

2.2 将人文关怀贯穿资助工作始终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尊重贫困生,将促进贫困生的发展作为资助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缺乏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会扭曲学生性格。“高校贫困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经济、学习、心理、技能,并形成了一个不断加强的自我循环。经济窘迫影响其学习成绩、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反之亦然。”[1]因此,在资助过程中要保护贫困生的隐私,不能在公开场合展他们的贫,显他们的困。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辩证地认识贫困问题,树立自强自立、奋发拼搏的精神。要给予精神性支持,促进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他们产生困惑时给予心理上和思想上的疏导,帮助他们自我悦纳,提高适应环境能力、受挫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试能力,打造他们的希望、乐观、自信和韧性等心理资本。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贫困,使他们认识到一时的贫困不代表一生的贫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3 注重能力提高和感恩教育

资助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在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保障的同时,要加强其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贫困生多数来自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家庭,在学习能力、英语口语、计算机技能方面显得不足。资助工作者要引导贫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帮助贫困生制定职业目标和生涯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这样才能使其走向独立生活,不再重返贫困。要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生“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2]贫困大学生接受资助,应知感恩,回报社会。一个具有较高感恩意识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始终表现积极向上、充满朝气、乐于助人。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悲伤、不失望和不颓废,能自我激励,战胜困难。这也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表现之一。

2.4 建立贫困生档案

给贫困生建立档案,是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信息保障。高校贫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二是家庭成员年老体弱多病;三是孤儿、单亲(包括家庭离异的);四是家庭兄弟姐妹多,多人上学;五是学生本人或家庭遭遇突发事件。这些都是档案中应该体现的内容。同时要记录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况,学业成绩、操行评语和获得资助的情况。根据贫困生档案信息记录,将“奖、助、贷、勤、减”等多种资助方式有效整合重组,从而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资助。

参考文献:

[1]白华.盲助:高校贫困生资助范式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5).

作者简介:胡庄方(1980-),男,江苏沭阳人,硕士,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上一篇:情境教学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下一篇: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