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建

时间:2022-07-15 11:30:27

试论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建

高校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活动的开展无疑能起到促进作用。然而,时至今日,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所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1]师生关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异化,这种异化使得师生关系越来越脱离其本来面目,丧失了其生命活力,显现出重重危机。

高校师生关系异化其症结在哪里?如何对这种异化进行扬弃?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解决概念上的问题,即什么是异化?什么是师生关系的异化?

1.师生关系的异化

所谓异化,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的理论,异化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原本是属人的东西或人的活动的结果,现在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而造成物对人的统治的原因在于社会关系中如权力等对人造成的异化,它的结果表现为劳动由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活动蜕变为谋生的、异己的、被迫的活动。[2]

师生关系的异化,可以说,是特指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失去了它在本义上是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自然的人――人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和手段相颠倒,教师和学生日益冷漠和疏离,甚至一方把另一方当作了客体,当作了物,师生关系的本质被扭曲。

2.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症结

症结之一:传统的教师权威地位导致学生话语权的缺失。

长期以来,教师都具有权威的地位,荀子曾将“天地君亲师”并列,“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师,是礼之本也。” 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表面上看是指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而实质上强调的是教师至高无上的家长权威,以及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教师一直被定位为知识渊博的人,而学生则是无知或缺乏知识的人,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道德上的引领者,而学生则是接受者和被引领者。应试教育“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环境,更是使得一种师生不平等的“集体无意识”浸透在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垄断了话语的绝对优先权和主导权,居于话语权的核心,学生处于片面的、被动的和绝对服从的地位,学生缺少话语权,学生不具有与教师对话的权力。教师始终都把学生作为一个“他”,而不是“你”,师生之间是“我――他”之关系,而不是“我――你”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对话。

症结之二:高校师生关系的日益冷漠与疏离。

首先,与其他层次学校相比,高校师生关系有其特殊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松散,师生之间的交往一般只局限于课堂,下课后教师与学生很少交往。尤其是当前由于许多学校扩招,高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生比例不断扩大,许多课程都是集体开课,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工作负担相对较重,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与每个学生交流,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出现冷漠化的现象。

其次,社会的急剧转型使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距离,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都产生错位。很多老师仍然有着强烈的角色意识,而不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交往,从而失去了自我作为特定主体的本质规定性。“教师在教育中没有真真实实的存在着,他扮演着一个角色,完成责任,遵从指示;教师既与自身疏离,也与教材和学生疏离。同时,学生与教师、教材和他自身也是疏离的,这种疏离使教育中的人日益成为客体中的客体,物件中的物件。”[3]

最后,当前高校中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教育者不再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有着多方面发展需要的人来看,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社会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正出现重重危机,教师和学生无法实现自由、平等的交往,师生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异化。

二、师生交往: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建

要对异化的师生关系进行扬弃,就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的师生关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任务主要有:教学和研究学问;生命的精神交往;培养学生;学术创新。他说道:“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与肉的交流活动。”[4]

1.交往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相互交流的日益频繁,交往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许多学者从后现论出发,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确立要建立以交往理论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什么是交往?众多学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一范畴做出了各种界定,大致可分为五种,即“社会互动说”、“交往实践说”、“语言中介说”、“主体际关系说”以及“双重关系说”,这五种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交往作出界定,综合起来,我们认为,哲学上的交往范畴就是指人与人或与人群共同体之间为了实现变革世界和生存环境的目的,通过媒体中介而开展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改造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5]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则是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知识为中介,通过语言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理解和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师生的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活动。

2. 重建交往的师生关系的意义

交往理论的提出对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我国教育界对于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即:主客体论、双主体论、主体转化论、主体规定论,这些观点都没有处理好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交往理论的引入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合理的回答,即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主体-客体”的模式来解释,而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以客体为中介的交往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的互为主体的关系。交往理论揭示了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两个主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对话达成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不仅是言语和行动中的交往,更是一种精神交往、人格交往和心灵交往。师生交往理论的提出提升了教育过程中的人,尤其是学生的地位,凸显人的主体性。

现代大学其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学术自由、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怀疑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而这些,是传统的师生关系所无法做到和完成的。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6]

3. 重建交往的师生关系的要求

首先,构建交往的高校师生关系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理解。对话是交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对话,绝非内心的独白,而是一种实际发生的过程,它包括现在和过去的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这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对话的本质并非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因此,对话不是对对话中的对立面的轻视和压制,而是一种开放性的、公平性的对话,真正的对话总是蕴涵着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7]在交往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更多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沟通。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再处于对话的中心,不是话语权利的绝对控制者,而是平等的对话主体。教师通过语言,围绕不同的问题,与学生在情感、思想、知识、人格、人生态度等多方面的交流,教师与学生有着平等的表达自己愿望和提出自身见解的权利,通过对话,达成师生间的共识与和解。

其次,构建交往的高校师生关系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平等交往。所谓平等,就是指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人”出现,没有高低尊卑之分,只有价值的平等。要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平等交往关系,首先就必须确立师生间是一种“人-人”或者说“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体-客体”或是“人-物”的关系。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不是单一的施与者,而是师生之间作为自由开放的生命个体,各自具有独立的人格,相互交流与影响,形成真正的互动。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单方向地施加教育予学生,由教师设计如何教,学生被动受教,而是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双向的、共同的作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合作。

最后,构建交往的高校师生关系还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交往的数量,拓展师生交往的渠道,提高师生交往的质量。当前高校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的途径和时间是阻碍师生建立交往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构建交往的高校师生关系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拓展师生的交往空间,打破师生只能在课堂上交往的局限,教师不应该只限于传授知识,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一起,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师生共同成长。例如,现在国内有的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改变了原来高校只配辅导员、班主任,导致一个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要带三、五个班级,无法照顾每个学生需要的普遍现象。给每个本科生配备导师后,一个导师带10-20名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指导学生选课、阅读课外学习资料、掌握学习方法等等,而且还能够在思想以及择业、深造等生活方面引导和关心学生,使得教师和学生交往的机会和次数大大增加,有利于改善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衣俊卿,孙占奎. 交往与异化――关于现代交往的负面研究[J]. 哲学研究,1994(5)

[3] 刘铁芳. 现代教育的反思[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6)

[4]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5] 姚纪纲. 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 蔡琼. 后现代话语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思考. 广西师院学报[J],2002(3)

上一篇:心理按摩: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减负 下一篇: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四得”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