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乃人文素质教育之本

时间:2022-10-25 12:22:28

学校文化建设乃人文素质教育之本

[摘 要] 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唯有植根于文化沃土中才能真正让人文素质教育开花结果。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明显缺失,主要体现为: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计划性;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实施缺乏有效性和保证性。因而人文立校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精神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精髓;制度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石;行为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环境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

[关键词] 文化;学校文化;人文素质教育;升华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0-0114-06

何谓人文素质教育?学界对此众说纷纭。文辅相教授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1]。可见,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正确的人文思想、规范的人文行为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即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以就教方家。

一、精神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精髓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人文精神的塑造。其基本内涵是尊师重教,崇尚个性发展,形特色,确立“成就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

具体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人文主义思想教育,属于精神层面,强调自由、平等、民主。二是人文主义学科教育,挖掘课程结构、知识结构中所凸显的人文部分,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髓。三是人的教育,即“成人”的教育,倡导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一个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然而这些特征表现并非空话,在要求学生“以学为主”的同时,还要求他们自我完善。正如德尔斐神庙上的一句箴言,应学会“认识你自己”。作为学生包括教师,生活在各自所在的校园中应具有各自的特点,只要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才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才能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展示特长、弥补不足,才能真正做到研教、善教,乐学、勤学,才能真正成就最好的自己。

2011年8月22日,周国平先生在东莞的一次演讲中,以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让学生得到的东西为基本立足点.讲述了“追寻教育的灵魂――人文精神与教育”。在他看来,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要立足人性,尊重人的价值,让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健康成长。他认为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为什么说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从人性方面来讲,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2]。中山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校训即说明了这一点。中山大学以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作为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山人奋发图强、立志成才;而哈佛大学l636年建校时所用的校徽上的拉丁文为“VEITES”(真理),其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一直沿用至今,几百年来激励着数万哈佛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人文素质教育之精髓用4个字表达,即唯美唯爱。这种美,倾尽生命之美,以此为基,吟出最绚丽的诗篇;这种爱,是一种真爱,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付出,而且还有痛楚,这种痛楚即我们常说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主要是学生),达到点亮学术心灵的长明灯。让学术看到燃烧的希望,最终使学生奋力地飞向寥廓的苍穹。

唯美唯爱需要“诚恒”。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杨乐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道:60余年过去,母校所赋予的“诚恒”之道,我虽已别离一甲子,仍不敢忘怀。1950年,我考入江苏省南通中学。这所名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亲笔手书“诚恒”二字为中学校训。在我的记忆中,“诚恒”之道赋予了南通中学厚重的人文精神。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加强诚信的教育和建设,正是我们这一代学者的责任。而“恒心”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更是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诚于做人,恒于学问”,我愿以此“诚恒”之道与广大青年共勉,以此立身[3]。

学校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它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时时处处体现高尚的人文情怀,创设和谐温馨的办学环境。正是在这种充满爱与温暖的守候中,在历经沧海桑田的世事变迁中让学校变得丰盈而厚重。应该说,精神文化就是不朽的、永存的,且是不断跟进甚至超越时代的。唯有如此,这种文化才有巨大感召力。

二、制度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石

2013年初,教育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下简称《实施纲要》)标志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实施纲要》要求学校首先要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学校要根据各自特点,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建立相应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决策公开和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制度。要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在学校内部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治理结构。其次,学校应当以教学科研为核心,探索完善管理体制。再次,要完善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学校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切实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等组织,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4]。

从学校来说,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依据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要素”:一个中心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学校制度法则”;两个基本点是重视教师的教和落实学生的学;三个要素是民主、开放、科学。落实到普通教育,具体表现为怎样做到以教师为本?那么,应如何体现学生的意志呢?

首先应做到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要坚持学校民主管理,推进制度创新。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学校民主管理也会遇到一些新的课题,因而我们必须坚持制度创新,用与时俱进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如《干部述职考核制度》是针对学校实行年级组扁平化管理之后,中层以上干部必须有效接受群众监督而形成的制度;《教代会提案回复制度》是针对如何达到尊重教代会代表权利、督促校行政和各职能处室及时办理提案、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而形成的制度;《校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是为了确保民主管理渠道畅通,在公开的内容、方式以及公开后的反馈处理等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而形成的制度;《学校重大事项听证制度》是借鉴行政事务管理中的有效做法而制定的具有学校特点的听证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为了确保教职工有充分的话语权,并有合适的诉求渠道和方式而形成的制度。实践证明,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例如一年一度教代会的举行和倡导教代会提案制、听证申诉制度,会让教师将好的想法尽可能地变成学校的意见并形成一种民主氛围,因为这种民主的氛围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问题在于学校构建的这种主体性管理模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代会提案制、听证申诉等制度表征上,而是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对此,师生主体与学校管理应是和谐统一的。学校希望从制度管理走向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希望制度为学校发展服务,为主体得到更好的尊重服务。唯有如此,学校乃至学校教育才能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其次是充分体现和张扬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校之主体,起码是主体之一[5]。因而学生有权参与学校管理。因为这种管理最能体现学生人文主体意识。譬如,学生组织诸如班委会、学校学生会组织建构及其干部遴选,还有团支部、团委班子组成均应以代表大会召开形式落实,必须改变以往代表由班主任指定,干部由学校圈定的做法,而是充分让学生自愿报名,由班级审核后公示。采取公务员申论的方式,同时,就学校真实发生过的事,直接考察候选人的工作能力,并通过竞选方式,培养和鼓动学生在竞选大会上演讲,以展示各自的风采。这样做,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能有效树立当选者威信,进而让他们有效参与到学校管理体系之中。正如有关教师所说:“学生是未来的公民,干部直选让每名学生都有权利报名,培养其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如果说间接选举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么直接选举就有点像美国大选的模式。如今,我们的学生提起国家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会滔滔不绝,因为他们曾亲身体验过。”

三、行为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之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还表现为学生人文行为的养成。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过程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的校园文化。行为文化强调“人”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是所有文化的总和。它是师生员工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映。教风、学风、作风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行为的集中表现。教师的行为规范具有主导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作用[6]。

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均因人文素质教育后由不自觉到自觉养成,而且这种自觉行为非单凭分数所能体现,因而打破唯学业战绩论英雄的惯例,打破按学科分数选择座次的常规做法便成为必然。《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相关学校的这一改革,相关学校相关教师不无感慨:“我校学生是‘按分排座’的,不过,这个‘分’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行为分数。”走进这所中学,该校学生会干部会坦然地告诉你,近20年来,该校都在探索班级自主管理,各班可以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自行制定管理实施办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班级公约》是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一种尝试,由班委会依据《中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自主管理的相关规定商议制定,内容与学习成绩无关。据此,班委会和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表现,对为班级争得荣誉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分别给予加分或减分,最终把分数与座位联系起来,分数越低选择范围越小。虽然大家对这种管理做法有不同的看法,但这恰恰是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个缩影。其意义是学校制度在于管人,而管理必须符合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可以说,这类学校行为文化管理的基本点就是“立德树人、个性发展”,即在学校制度框架内,给学生更好的舞台,促使学生成为耀眼的明星。

行为文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窗口,就是利用青年们的节日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紧张的文化课程学习之余,尽情表现自己。譬如,五四人文艺术节的节目――金秋体育节,其入场式充分体验年轻学子的创意。这些创意给他们带来人文行为的自信和惊喜。诚如经过文化活动洗礼的学生所言:“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平凡,原来我也可以很优秀!”更为欣喜的是,在这种行为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学生,因为走出课堂,从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从而极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很多教师如是感叹:“所谓素质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应试教育’的死的概念,而是促使学生心灵净化的活的灵魂。”

四、课程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反对人文知识的传授。恰恰相反,广大青年学子为接受未来社会的挑战,为满足国家强大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更应努力学习,扎实打好各科知识基础。

纵观当前的课程标准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制订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教材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有些教材的内容思想情感真挚、价值取向明确,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一览无余,教师需要做的,是将其顺利、适宜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些教材的内容则朴实无华、简洁严谨,需要教师去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唤起学生的人文情怀。

具体而言,应努力学习各科教材即通常所说的课程知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7]。譬如,阅读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就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人手,把握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涉身处地体会,孟子在游说诸侯的言论里,如何时时关注民生疾苦,关心百姓的生活,使自己的情感态度受到强烈感染,让自己的价值观得到净化。再譬如,作为平面几何最简单知识的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除了具有明显的工具性,也充满了人文性。要实现线段公理人文性的教学,“一是明确线段公理的人文性,要让学生感知线段公理的文化意蕴。二是意识到线段公理应用的艺术性。两点之间线段未必最短。理论应用的艺术性往往会带来令人意外的惊喜。三是线段公理的人文性也需要渗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8]。

人文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既全面培养,又注重特色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就学生最好的自我。这就要求学校注重完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高考科目、非高考科目之外,还必须研究确定校本课程必修科目和校本课程选修科目,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人文内涵,提炼各学科人文精神内容与契合点。学校还应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为不同类学生补足人文精神之“钙”,“感受生命之美”。通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努力做到隐性课程显性化,零散活动系统化,把整合后的研究性学习与社团活动、社区服务与学生职业体验、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三项内容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围[9]。如有的学校开设的中华民俗、地理与区域经济、历史与地域文化、政冶生活与社区文化等校本课程,都深受学生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教材包括自编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个性教材。譬如《从荒原到宜居城区》读本,其内容涉及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沿革、城区布局、风俗民情等,让学生读后不但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地理和工业发展路径,而且激起了他们为家乡未来发展而努力学习的热情。难能可贵的是,在此基础上,不少学校又将其改编成课本,改编教材的教师和学生受邀开展讲座,并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评,从而激发了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五、环境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氛围

学校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是学校品牌的竞争。教育要打破“千校一面”的现状,就应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特色,要实现文化的多元性,就要创立学校文化品牌,彰显学校鲜明个性。校园环境是展现学校文化和体现办学理念的重要内容,通过具体的符号和环境文化来传达和塑造。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 [10] 217

校园环境文化,主要指学校所处的人文环境、地理位置、教学设施、活动场所、校服校徽及校园草地、花坛、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置。这些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日常行为心态及德育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新型人才必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建设体现优秀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校园风貌,使校园环境建设的育人功能不断强化和升华[11]。

在注重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同时,更应注重人文环境建设。 人文环境指的是带有“人”作用的、给人以影响和熏陶的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区别于校园硬环境的一种环境。它的作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学校教育中,我们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一是人际关系建设。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教职工与领导之间等,只有当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才有可能在学校内部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氛围,群体具有凝聚力,学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二是制度环境建设。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要因地制宜,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从而建设成一个美丽的、舒适的、安全的、以人为本的学校,使之成为师生们深深爱恋的地方,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三是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精神环境意识,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学生道德品质的好坏,关键在于其所受教育的情况。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从抓师德、师风做起,树立良好的精神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环境教育,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12]。

总之,学校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文化传承,让教育延续,还在于让学习随时随地进行。因此,学校应该建设一种生态环境文化,这种生态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景观,而这种景观既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作为学习和成长的资源来开发、使用。这样的生态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一本天然的、耐人阅读的书,这本书会使学生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无功利的自由阅读,从而构建起学生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13]。

[参考文献]

[1]文辅相.论大学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国平.人文精神与教育的灵魂[N].南方都市报,2011-08-23.

[3]杨 乐.以“诚恒”立身[N].光明日报,2014-07-28.

[4]依法办学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育人环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3-01-17.

[5]顾明远,黄 济.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6]刘明亮.关于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校报,2011,(11).

[7]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聂和冰,周东明.线段公理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湖北教育,2014,(4).

[9]吴菊文.开课程之源畅人文之流[N].中国教育报,2013-02-26.

[10]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1]吴世荣.抓好校园环境建设,增强育人实效[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1).

[12]龚春燕,胡 方,张 礼.特色学校建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3]褚清源.重新想象学校[N].中国教师报,2013-01-16.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价值的呈现 下一篇: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