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10-25 08:49:39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明确教学目的、着重识图教学、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及找准教学突破口等对策,以提高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识图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原理和识读方法的传统课,也是一门工具课,是机械类中职生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较多,一般可划分为绘图和识图两部分,二者既有联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机械制图的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能否快速准确识读图样,对学生学好后续的专业课及今后的就业都有重要作用。为此,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学生。笔者从事机械制图教学多年,在实践过程中,对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不断寻求相应的对策来化解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效果不理想。

机械类中职生初进校门就开始学习制图,从制图基础知识、相关的标准开始,到投影原理和基本体的表达与识读,再到绘制图样和识读工作图,需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教师希望学生既能绘图又能识图,但学生往往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有部分学生甚至到了毕业还不能识图更不会绘图,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产生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是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和接受能力不强的弱点,机械制图则需要大量的立体几何知识,大部分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基础不牢固,刚进入中职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也不足。而机械制图又是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许多规定划法、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都需要学生牢记,并能熟练运用,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掌握这些制图技能。

2.制图课制约了其他专业课的展开。

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2年,其余时间在外实习,制图课的教学要安排两个学期。目前,有关制图课的教材均用大量篇幅介绍绘图的内容,把识图放在绘图之后,教师一般在第二个学期才开始教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这样就会使学生过多停留在绘图的教学之中,迟迟不能准确识图,而学习其他专业课,真正需要的是识图而不是绘图,结果导致其它专业课受其限制无法展开。如机械类的车工、铣工和钳工等课程,均安排在第一、二学期,这些课程的顺利进行都需要识图的帮助,不能识图就无法进行作业的练习和实操工件的制作。

3.课程内容与学生就业实际不符。

在常规的机械制图教学中,绘图占据主导地位,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占用比例也是如此。一些教师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及内容编排不折不扣地耐心教学,忽略了岗位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定位。中职生毕业之后一般都在生产一线当技术工人,工作的任务是看懂图纸,按技术要求制作出合格的工件,那些在流水线作业的工人甚至连图纸都不用看。所以,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必要花过多时间在绘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而忽略了识图的主导地位。

4.制图课所占学时过多。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时多达百个,比一些专业课的学时还要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实际上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并不等同于专业技能水平,识图和绘图只是为学习相关的技能提供帮助,起一个中介的作用。例如车工,识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者的意愿,真正的技能水平则表现在机床的操作、工量具的使用及按时完成工件的制作。另外,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更需要宝贵的学时,因此,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制图的教学上不尽合理。

二、提高《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率的对策

针对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出现的弊端,一些教师和学者均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例如:教师应精心准备教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等,这些措施对提高制图课的教学效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改变思路,把重点放在识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1. 明确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要学生既能识图又能熟练绘图,还是有主次之分?从制图二字来看大约可理解为绘制图样或制造图样;根据大多数制图课程的教材内容和编排顺序来看,也都是则重于绘图。可见,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是要学习者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绘制出合格的机械图样,这样的定位对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于中职生而言则是学非所用。其原因有三:一是从学生的就业导向来看,大部分中职毕业生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不是从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换言之,中职生更需要识图知识而不是绘图技能。二是从在校期间的课程安排来看,教学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学生能快速识图,为学好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三是从识图与绘图的难易程度来看,识图比绘图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更符合中职生的特点。所以,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应以识图为重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中职生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服务,此目的也体现了职业教育和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精神。

2. 采用先教识图后学绘图的办法。

常规的制图教学是从基础知识学起,最后才是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这样的顺序不够科学与合理。先教识图的做法,则是从零件图的识读开始,学生第一堂制图课就学识图,能让他们带着疑问和好奇去思考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去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开始可选择较简单的零件图,从图中的投影原理、尺寸标注、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分门别类的讲解,同时运用实物模型、挂图和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演示,这样便于学生快速掌握识图知识。若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识图,同样可以再学习绘图,这样只是改变了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但不影响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目前,还有一些学生是工学结合或两年学制的,更有必要先学识图。此法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 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与制图有关的教材一般都采用较大篇幅介绍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体与组合体的表达和装配图等内容。编者是考虑到教材的完整性,同时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必须分清主次与重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筛选。对于几何画法、绘图基础知识和装配图等知识,可只作简单介绍,重点则放在投影基础、专用符号、规定划法以及如何从平面图想象出立体的实物形状等。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是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服务。

4. 以零件图为突破口。

零件图是加工零件的依据,无论从尺寸标注、公差配合及技术要求等方面都要求做到精准无误。零件图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设计者的意愿,是识图的关键环节。学生只要读懂了零件图,就可以进行工件的加工制作,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铺平了道路。所以,教师在学时的安排、教材的选择上都要以此为重点。另外,机械制图教材列举的零件图数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足以开阔视野,教师可大量采用生产一线的零件图,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让学生多接触图样多识读,看不懂的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教师当场点评和讲解。这样能使学生的识图能力快速提高,并与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贴近。

三、关于机械制图教学的几个设想

一是把机械制图改为机械识图。这不仅仅是个别文字的改变,而是从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编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充分体现以识图为重点的教学原则。同时,有关纯属于绘图的知识可删减,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掌握识图知识服务。

二是取消手工制图的教学。手工制图与CAD相比存在效率低、不准确、不易保存等缺点,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已基本淘汰,教师和学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是把绘图放在CAD中进行。由于CAD在绘图方面的功能强大,取代手工制图已是必然。中职生在电脑软件的使用方面能力较强,社会上的许多行业都大量使用和普及CAD,把绘图放在CAD中进行教学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四、结束语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发展趋势还是积极的,一些优秀学生确实能够做到既会绘图又能识图。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先教识图后学绘图、以零件图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等方法更加适合中职的制图教学,更加适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能极大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并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专业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好教、好学、好用、够用,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杜吉陆. 机械制图[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魏勇. 机械识图与Auto CAD技术基础实训教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何宁. 工程制图与机械常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辜东莲,李同军,于光明. 机械制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中职生挫折教育方法探析 下一篇:优化整合实训,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