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内疚情绪与羞耻情绪理解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10-25 08:35:51

儿童对内疚情绪与羞耻情绪理解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 要 作为人类高度社会化的负性自我道德情感体验,内疚(guilt)和羞耻(shame)既是个体对自身经历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价和认知的产物,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者对于内疚和羞耻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整理,同时也对儿童是如何理解并获得这两类复杂情绪进行了研究。本文总结和梳理了内疚和羞耻在儿童情绪理解上的研究成果与进展,这对于全面系统地了解两者的概念内容、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理解内疚与羞耻情绪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儿童 内疚情绪 羞耻情绪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to Guilt and shame Emotion

LI Haoha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mal College of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Abstract As human beings highly social and moral self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guilt (guilt) and shame (shame) is both the product of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 individual adverse ev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ubsequent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Many researchers guilt and shame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ompared finishing, but also on how children understand and get these two types of complex emotions were studi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findings of guilt and shame and progress on children's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which for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of content, as well as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in this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on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uilt and shame emotion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hildren; guilt emotion; shame emotion

1 内疚与羞耻的基本概念

内疚(guilt)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道德准则时产生的一种悔恨、自责的情感体验,羞耻(shame)是指个体意识到自身或者所属团体违规范和道德行为时产生的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内疚的个体会体验到焦虑、后悔和懊恼,可以通过改正某些错误的事情来弥补错误,从而减轻内疚体验;而羞耻的个体会体验到沮丧、无助、渺小感和无力感。此外,分化情绪理论认为羞耻和内疚都是复合情绪,在一般的诱况下均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情绪组成成分。如在羞耻中,包含着较多的害怕成分,但也包含了厌恶、痛苦,甚至是兴趣与快乐的成分;而在内疚中,痛苦、害怕、害羞等成分则占据了更多的比重。①

2 影响内疚与羞耻产生的因素

在归因上,羞耻与不可控的归因相关联;而内疚与可控归因相关。个体会因为自己做的不良行为感到应负责任,产生内疚,但个体在羞愧的情绪下却不认为应对其行为负责任。但后来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羞耻的个体还是内疚的个体,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会感到自己有责任的。

而在自尊上,当前研究者们认为自尊高低会影响个体体验到内疚和羞耻的程度。Harter和Renouf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儿童与青少年中,自尊与从愉快到抑郁的连续性发展的情绪高度相关。我国研究者也已经证明,高自尊的个体对失败具有更好的承受力,倾向于继续努力;而低自尊的个体则容易在失败中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自尊与羞耻之间具有负相关。

Niedenthal P.M(1994)发现,当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人格等进行反事实思维时,会更多地产生内疚感。国内外的其他研究者也对此假设进行了验证,证实了Niedenthal的观点。但谢波(1998)等人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被试进行研究,发现羞耻组和内疚组对自我改变的回答差异并不显著,但相比于内疚组,羞耻组更加倾向于改变行为。而高学德、周爱保(2009)也通过对于大学生被试和青少年罪犯的比较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自我/内疚和行为/羞耻的倾向上在不同研究中表现出不一致性;但对于青少年罪犯而言,他们在不同研究中都表现出了一致性,即行为与羞耻有显著的相关,而自我与内疚无显著的差异。②

3 儿童对内疚与羞耻的理解的研究

通常在童年的中期,儿童开始获得并建立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性的情绪的理解,例如内疚情绪。然而,就我们所知,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去表明儿童是何时以及如何获得如内疚这样的情绪的理解的。

Ferguson等(1991)认曾采用故事访谈法以及语法归类法对10~12岁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发现10~1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许多成人所表现出来的内疚和羞耻之间的不同。Kagan(1981)认为,儿童从2周岁左右就能根据某一些社会规则对于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对于儿童群体,研究者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儿童是何时以及是否能理解内疚和羞耻情绪,这与对于成人群体更多地研究内疚及羞耻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差异是不同的。

徐琴美、张晓贤(2003)对于5~9岁的儿童进行了关于内疚情绪理解的研究,他们将儿童的内疚分为三个层次:(1)心里感到难过;(2)为自己的想法、行为而感到难过;(3)为自己的行为、想法感到难过,并随后会采取一定的弥补行为。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即使是5岁的儿童,也能根据一般的社会规则对带有侵犯性的行为做出成人式的评价,这表明了5岁的儿童已经获得了产生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能力,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社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徐琴美等发现,儿童对于内疚情绪的推理并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年龄差异会对儿童对于内疚的后继弥补行为认知产生影响。这表明,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会首先作用于行为,其次才会作用于情绪情感的推理。此外,结果还发现,即使是9岁的儿童也无法很好地理解内疚,这表明儿童对于高级情绪的认知还出于发展阶段。

关于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张晓贤、桑标、洪芳(2010)进一步验证了9~11岁儿童对于内疚情绪的理解能力,发现虽然9~11岁的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但儿童到了11岁仍然无法很好地理解内疚的第二、第三层次,该年龄段的儿童还不能完全自觉地运用内化的道德规则来评价负性事件所带来的情绪;但在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很好地理解社会性的害怕情绪。③

4 影响儿童对内疚和羞耻理解的因素以及行为体现的研究

在早期Thompson & Hoffman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对他人的关注(共情)可能会使个体唤起内疚情绪,这即使是在年幼儿童身上也得到了一定体现。共情的影响为后续的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的研究提供了基础。④

内疚是一种社会化的情绪,在人际交往的观点中,个体内疚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人际交往的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到儿童内疚情绪的理解。张晓贤、徐琴美(2010)通过加入人际因素的实验,对人际交往的因素是否会影响儿童对内疚情绪的理解进行了探析。结果发现,在引入了人际因素后,儿童均表现出了对于内疚情绪更进一步的理解。基于研究结果,他们提出了儿童对于内疚情绪的理解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假设:完全不能理解内疚情绪阶段、借助一定的外界线索能理解内疚情绪阶段以及不需要外界线索就能理解内疚情绪阶段。⑤

在儿童群体中,文化差异对于内疚与羞耻的影响得以体现。“羞愧的阴暗面”使美国的儿童更加容易体验到羞耻,从而更多地表现外部责怪以及愤怒情绪。而相比之下,日本的儿童虽然体验到的羞耻程度更高,但是这些羞耻并没有造成更多的愤怒情绪。因此,美国儿童来源于羞耻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愤怒体验都要明显高于日本儿童。造成这样的结果,这也许与东西方文化环境的差异有关。另一方面,我国学者钱铭怡研究发现,不同于儿童群体,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中国大学生与西方大学生在羞耻和内疚的现象学上的差异并不显著。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研究者认为,当个体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他们会更多地产生助人行为。而Rosehan等人进一步提出,个体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并不是完全地减少助人行为的产生:当带有消极情绪的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时,才会助人水平较低;而当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人想象时,这时的助人水平会较高。基于此观点,自我意识情绪能够促使个体达到特定的社会化目标,促使个体产生社会所要求的行为。内疚作为自我意识情绪的一种,Jessica等人认为内疚情绪的产生就是基于鼓励增进相互关系的目的,其对于助人行为有促进作用。张晓贤、桑标(2012)通过团体学业竞赛情景实验,探讨了儿童的内疚情绪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当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对团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时,会产生内疚情绪;且内疚情绪能够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⑥

5 研究展望

内疚和羞耻作为重要的社会情绪,引起了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关注与研究。当前对于内疚和羞耻的探讨,主要还是集中于对内疚和羞耻的概念、产生机制以及两者差异等方面。但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开始打破原有研究的局限,不仅仅只在基本情绪层面上进行研究,而是将内疚与羞耻的研究带回了人类更为复杂的高级情感的实证研究层面,这是对于研究的未来发展是有益的。

而从未来的研究来看,就内疚和羞耻的研究而言,虽然当前研究主流是探讨内疚和羞耻在现象学上以及在产生机制上的不同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将会逐渐从个性到同性,关注点重新回到研究内疚和羞耻的相同点上。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内疚和羞耻的理解和表现是情绪发展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当前也已有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领域进行了各年龄层的研究,开始探讨内疚和羞耻此类复杂情绪是如何被儿童所理解和获得的。当前研究已经发现,内疚和羞耻作为复杂的社会性情绪,当获得建立不良时,会导致一系列的个人与工作问题,这是十分危险的。在未来的研究趋势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会讨论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的内疚和羞耻情绪,进一步研究内疚和羞耻等情绪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具体认知机制,全面地探讨人类的发展过程。这是在儿童基础上进行内疚和羞耻研究的未来重要方向之一。

注释

① Tamara,J., Stegge, H., Pamhuis, I.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Guilt and Shame[J].Child Development,1991.4:827-839.

② 高学德,周爱堡.内疚和羞耻的关系——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J].心理科学,2009.32(1):126-129.

③ 张晓贤,桑标,洪芳.9-11岁儿童对社会性害怕和内疚情绪的理解[J].应用心理学,2010.16(4):349-355

④ Ross, A. Tompson, & Martin, L. Hoffman. Empat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uilt in Children[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0.16(2):155-156.

⑤ 徐琴美,张晓贤.人际因素促进5-9岁儿童内疚情绪理解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4):942-945.

⑥ 张晓贤,桑标.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35(2):314-320.

上一篇:负相依下带常数利率模型的破产概率的保险计算 下一篇:国内住院式森田疗法的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