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10-25 08:27:00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分布的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具有影响,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的影响存在两重性。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但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基于此,提出利用外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36-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积极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并于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7年)所述,2006年我国吸引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FDI达695亿美元,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8%。经典投资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投资会带来技术转移,而技术转移可以直接促进东道国区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从而对东道国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会产生推动作用。

一、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及区域分布的现状

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投资相对不足。但近年来随着外国投行逐步投资我国的农业产供销,这种投资会逐年较快增长;对第三产业投入比重同样会逐年较快增长,但总量相对于第二产业仍属于偏低,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现象,这将不利于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2003年外商投入第一产业的合同外资为2.3亿美元,占1.98%;投入第二产业的合同外资为85.2亿美元,占74%;投入第三产业合同外资为27.6亿美元,占24.02%。各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也不协调。从第一产业直接投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农业尤其是种植业,而对林业、牧业和渔业等部门的投资极少。目前,外商对工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对建筑业、电气水的投资比重低。在制造业部门,对加工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资比重较高。外商在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与邮电,对其他领域投资较少,有明显的结构性倾斜,不利于三大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从区域结构上看,中国呈现东部投资集聚的鲜明特征。东部集聚不仅包括人才集聚,而且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集聚。中西部地区非农化就业转移缓慢,东部地区不仅非农化就业转移迅速,而且吸引了中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东部移动。这是与各地区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而工业化的进程又与FDI在东部沿海的工业布局紧密相关。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的影响的分析

(一)相关研究的引述

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有不少相关研究。张帆等(1999)对FDI在中国工业部门的结构分析后认为,外资公司的投资主要投向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体上有助于经济结构向具有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转化。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2000)指出,大型外资公司的投资有助于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陈明森(2003)对由于政府引资行为扭曲而带来的产业结构低度化和同构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胡祖六(2004)认为,来自欧美日的外资投资大部分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使人工成本不再是决定因素。江小涓(2002)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外资投资企业提供了母公司先进或比较先进的技术。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外资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这些研发主要是出于开拓中国市场、与制造基地配套以及充分利用中国的科研能力和人才等方面的考虑。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产业影响存在两重性:创造效应和挤出效应

FDI的就业创造效应,包括直接就业创造效应和间接就业创造效应。就业是投资的函数,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加,会直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且FDI带动了与其有关的前后向及相关领域的内资企业的就业,通过投资乘数作用,间接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同样,FDI也存在就业挤出效应,一方面,由于FDI并购东道国企业可能在整合、重组过程中导致原有就业人员失去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挤出内资,使得部分内资企业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倒闭破产,大量企业员工失业。而某些竞争力得到加强的内资企业也会因为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挤出了一些原有的就业人员。

(三)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

1.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素。首先取决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额的大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额越大,所能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就越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越大,对提高就业水平的积极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就业创造水平是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额成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来源地及要素密集类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创造效应与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讲,来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创造效应。

3.进入动机不同的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国内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对国内就业产生不同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东道国主要出于以下动机:资源获取型、利润重心型、生产基地型、市场开拓型、知识提取型和风险分散型等六种不同的类型。

4.现代增长理论指出,技术是一个比资本更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国际技术转移对经济增长和工业的贡献来源于其动态转移和扩散的特性,而外商直接投资正是技术动态转移和扩散的最有效渠道。技术不仅包括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等硬技术,还指生产的组织技能和管理技能及企业家精神等软技术。技术进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第一,企业实现技术进步,或会使产品质量提高、或会使生产成本降低,使产品的价格可能降低。使企业更富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市场份额的扩大,要求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也能引致更多对资本品、原料、劳动力的需求。对资本品与原料需求的增加,还会间接地引起生产资本品和原料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第二,企业技术进步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在业员工的收入会随之而上升,增加收入会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进而刺激全社会的生产,从而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反过来说,这些也是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

三、利用外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存在较显著效应,对产业的优化升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大产业的结构偏离。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外资为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1.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外资的规模与质量。要加强对外资的技术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引进深加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努力实现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借鉴跨国战略联盟的方式和跨国公司搞合作开发,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掌握主动权。

2.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我国目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占了外商投资的绝大多数。因此,应当引导外商更多地进入第一产业,以加强农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促进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和生产率水平的较快提高,相应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

3.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部门。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而在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和文化艺术等部门,外商投资比重仍很低。因此,应当有步骤地引导外商对这些行业的投资,以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率的提高。

4.加快欠发达地区引进外资工作。(1)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2)适当扩大欠发达地区开放范围和幅度,可利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多、资源丰富等特点,引导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投向欠发达地区。一些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大型项目,也可以逐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3)在政策上对欠发达地区实行优惠,放宽其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积极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环境、体制和政策,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外资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或大财团,他们大多来自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熟悉和习惯于法制化经济,对于人为形成的不良投资环境大多望而怯步,影响我国合理利用外资,应注重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帆,郑京平.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结构和效率的影响[J].经济研究,1999,(9).

[2]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

[3] 陈明森.外资流入陷阱产业效应与政府引资行为扭曲[J].东南学术,2003,(5).

[4]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5] 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3)

[6] 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0,(4).

上一篇:基于突变理论的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温室气体减排的绝对限制与强度限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