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思考

时间:2022-10-25 08:16:44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思考

【摘要】历史作为一门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历史常识,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而且要挖掘教材的内涵,适时地进行商品经济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历史教学经验,对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了探析。

【关键词】历史教学经济意识重要性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样,在素质教育深度推进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当下,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更多能够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这一重任最终落实在我们的广大教师身上,对于每一位学科教师而言,如何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中深入挖掘有价值的经济知识,并巧妙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经济意识是十分关键的。本文笔者从经济意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意义与作用,并最终提出一些培养方案和建议,希望能为同行的教学提供借鉴。

一、经济意识的内涵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历史这种常识性的学科是无法与经济挂钩的,显然,这是对历史学科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深入的挖掘所造成的。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事件,历史课本上表面上讲的仅仅是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但实际上我们常常忽视了张骞通西域所带来的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相关知识,如果历史教师在此时把它纳入授课的重点,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使学生积累更多经济知识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较好的经济意识。

经济意识的内涵在《经济意识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一书中被描述为:"指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反映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进行经济活动的心里,反映一定的社会集团组织社会经济、管理社会经济的制度或形式等的观点和学说的总和"。笔者在本文中,将经济意识的内涵做了缩小解释,就是指在历史教学中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经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能力,并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经济价值观,以期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和贡献做准备。

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意义与作用

(一)培养学生经济意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使得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事实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和经济意识,这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好务的前提,历史作为一门必修学科也承担着经济教育的任务,所以说,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经济意识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学生经济意识是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必然选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可能会是更大的挑战。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人才的支撑,人才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21世纪,教育应当更加紧密地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不仅是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我们的必然选择。

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建议

(一)要面向学生的社会实践

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就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于文本知识,有些时候社会实践对学生经济意识的形成效果来得更直接、更明显。笔者认为,我们除了日常在历史课堂上需要注重经济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当关注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有趣的经济生活体验。比如,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分组去集市卖一些学习用品,体验"摆地摊"的生活,让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运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无形中构建出自己的经济知识体系。这看似与历史不搭边的实践活动实际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的经济意识在潜意识中开始形成。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竞争无不伴随着经济资源的争夺,同时,竞争也可能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收获。在历史学科中,我们不乏看到一些关于经济与竞争的内容,在我国各个朝代的更迭中,在各个国家的土地分划中,都伴随着竞争,这种竞争的直接来源是国力的强弱,国力强大,经济发达的总能在竞争中独占鳌头。所以,要想使学生形成经济意识,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打好基础。

(三)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灵魂,也是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出路。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学生的经济意识培养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益,就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的,作为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挖掘在经济方面比较有天赋的学生,并且加以细致的引导,科学的培养,使他们在经济意识上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经济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职责所在,我们要充分利用、结合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与时俱进,深入细致地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经济知识,巧妙地渗透入经济教育之中,使学生在历史学科中收获更多,关键在于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起经济意识,进而发展为对经济的爱好与研究,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心江.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经济意识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林金敏.中学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经济意识的培养[J].中学时代,2014,04:107.

[3]苏宁波.培养学生经济意识内涵探析[J].文教资料,2006,01:18-19.

[4]刘瑞琦.历史课中要进行商品经济意识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1994,02:36-37.

上一篇:南昌航空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