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相关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5 04:50:50

交通肇事罪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我国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也在近几年居高不下,特大交通事故屡见报端,将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推向风口浪尖。目前,中国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罚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面对着现实生活中多发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真实案件,仅仅依靠现有法律也会捉襟见肘。本文围绕交通肇事罪对该罪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以及逃逸致人死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认定;肇事逃逸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77-01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最重要的要件就是必须有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的行为。其次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再次,要求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必须是发生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最后,即要求所发生的危害结果必须是由于行为人违法交通运势管理法规引起的。

二、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与一般的交通事故,他们相似之处是行为人都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是否导致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交通肇事罪以导致严重后果为构成要件,换句话讲,就是当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并未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则不以本罪论处。对于前述的重大交通事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明确作了规定,一般的交通事故虽然也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是由于其未达到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社会危害性不大,所以不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二)交通肇事罪与普通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的界限

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可以导致相同严重程度的危害后果,二者在危害结果中有着相同的表现。而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的界限在于导致危害结果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有过失,交通肇事罪之所以被视为犯罪就是因为其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其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行为所要导致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对该危害结果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在意外事故中,行为人对于将要到来的危害结果不会预见,也根本不可能预见。如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不可抗力,或者正常行驶途中车辆突然爆胎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此类事件行为人对于结果的发生不存在主观上的过失,所以行为人不构成犯罪。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可见,《解释》中的规定是把逃逸行为定义成一种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其主观构成要件是在于逃避法律的追究。而仅仅把行为人逃逸行为概括成一种因为害怕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逃跑,未免太过狭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道路安全法》中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安全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笔者认为,从该条规定中反映出来的,正是我国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加重处罚所要体现的两个价值:第一,是减少交通肇事犯罪的犯罪率;第二,是保护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刑法中这样的规定,加重处罚既可以对逃逸的犯罪行为人进行严惩,也可以通过对行为人的威慑,促使他在肇事后积极履行救助义务,以减少逃逸的发生从而防治损害结果更加严重。

对于逃逸行为的认定绝不可能仅仅停留在主观这个层面,还要着眼于客观的逃逸行为,也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救助被害人不接受法律处理而是逃离现场的行为。想要构成逃逸的行为,首先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发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而且行为人对这个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有意识的。即只要以正常人的认知水准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即可,并不需要行为人明确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以及伤亡情况。如果行为人对该事故的发生无意识,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也不知道自己的肇事行为,那么更加不存在逃逸的说法。第二,行为人必须是逃离了现场。这里指的逃是行为人彻底的离开,如果行为人没有逃跑只是消极的对待,既不报警也不抢救伤者的行为;或者是行为人在肇事之后,没有主动报警,也没有救助被害人的行为,而且在警察到来处理案件时,极度不配合,隐瞒事实真相,都不能认定为逃逸。这是因为行为人没有逃跑的行为。第三,行为人逃离现场的动机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或者逃避救助义务。当行为人离开现场后及时报警、自首或者行为人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的,都不能算是交通肇事的逃逸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明楷.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认定[J].人民检察,2008(2).

[2]王影.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

[3]陈兴良.罪名指南[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冯金银.交通肇事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4).

上一篇:广场上种植大树的措施探讨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能使企业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