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中的综合案例教学

时间:2022-10-25 02:44:10

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中的综合案例教学

摘要:主要针对当前会计专业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以综合案例教学为主导的逆向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综合案例选材时应遵循的标准,并提出利用财务实训软件解决案例的时效性问题。

关键词:财务分析;综合案例教学;综合性;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232-02

一、引言

为了培养出高质量、为用人单位所需、为社会建设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当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初步的经济管理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财务分析作为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一般在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中级财务会计知识和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后开设。它能够使学生在巩固财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直接加以运用,增强实务感,这与当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相符合。

虽然1993年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就率先开设了财务分析课,但是随着1999年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以后,很多高校都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章内容进行教学,并不单独开设财务分析课程,有的也只是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教学。不单独开设的原因之一,是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往往只是对财务管理课程中所讲的财务分析的一个简单加深和拓展。从相关教材的编写内容看,大多数教材都是根据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针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教学;也有根据财务会计的三张主要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通过分析三张报表的各个项目有关的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教学。这不可避免地造成财务分析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和重复。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在于课程的内容安排过于简单化,过分注重各项评价指标的讲解,而忽视了前后要素的内在逻辑性,而克服这一缺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引入综合性案例分析。

二、综合案例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在财务分析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案例缺乏真实感,过于单一化。往往是以小例题的形式出现在各个章节中,目的是为了讲解相应的指标,又由于课时有限而鲜有综合性的案例讲解,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林,很难形成系统综合的分析能力。笔者认为,这些指标的学习基本已经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完成,特别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可以在安排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弱化指标的讲解而重视综合案例的分析,在综合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逆向教学方式比一味讲解指标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逻辑性分析能力。

组织综合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主要是引导者、启发者,案例教学注重的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不是追求一个完全准确的标准答案,这可能也是区别于其他会计学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综合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是对案例的选择,它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载体,没有案例,案例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案例的选取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案例是进行综合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进而才能为财务分析课程服务。

三、综合案例选材必须遵循的六个标准

选取综合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性。案例取材于工作、生活中的实际,不是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杜撰出来的资料。以综合性案例作为整个财务分析课程的重点,其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对知识运用能力不足,为学生模拟现实的财务分析环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运用财务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参与编写的科研人员在积极参与理财实践与科研活动的同时,与社会上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从他们那里源源不断地拿到最新最贴近实务的素材。

2.完整性。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而且要有故事发生的背景描述。对案例选择完整性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程所模拟的环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发散性思维,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做一定的铺垫。

3.典型性。案例不是随手拈来的故事,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包括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这些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实践。我们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也发现,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案例素材。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的案例不可能把未来学生们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全部在有限的课堂中给予解决,这就强调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以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为例,找一家净利润为正,而经营现金流量为负数的企业更具有典型性,这使学生更有动力去分析企业的利润构成,还要结合筹资活动、投资活动来分析经营现金流量到底是如何被消耗掉的等问题。那么,在无形中学生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对经营、筹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明确。

4.启发性。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每一案例都应能够引人深思,启迪思路,进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良好的案例至少应该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还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越能诱人深入,给学生留下的思维空间就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案例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对提问的设计上。编写者可以将问题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思考题,主要是对案例中所包含的一些重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次是分析题,这一层次的问题可以不再局限于案例提供的背景材料,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关于筹资方式的选择的案例,可以要求学生考虑除了案例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哪些内外环境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5.综合性。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工作和生活出现的较为复杂的事例,并从中获得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个案例不能只涉及单一的知识点,否则并无太大意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综合不是说把所有的财务知识内容都揉进一个案例里,这样必然会失去典型性和真实性,使得案例设计过于牵强,“人造”的痕迹过于明显,最后本质上仍然是十几个单项例题的简单叠加,仍然无法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编写案例时,可以是某个综合案例针对某些问题,有主有次,涉及的知识面广但又有重点关注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成长情况、利润分配方案、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展开分析,结合企业往年股利分配政策,最终来评价该企业的股利政策是否是最佳的,是否有改进的需要,如何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善于调动各种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6.时效性。财务分析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受理财环境、经济制度和会计法规制度等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分析的一些理论方法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例如,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相关项目的调整,使得财务报表分析的很多相关比率的计算都要进行改变,那么案例就应该选择新准则实施以后的报表进行分析。因此,在满足了前五项要求后,财务分析案例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编写案例的科研人员必须时刻注意现实环境和制度的改变,适时对案例进行修改或重新选择,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但是,编写案例已经耗费了编写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凭一己之力是无法真正保证案例的时效性的。这就需要利用实训软件的自身特点,发挥网络普及的优势。

四、运用财务实训软件时效性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及实训软件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还没有完全发挥实训软件的功能。笔者认为,财务分析实训软件,在功能定位上应该突出时效性的特点,应该在满足真实、典型、完整、启发、综合性的基础上,大力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案例资料。因为,案例的前五个选材要求普通的纸质教材也可以做到,但是由于纸质教材的出版有一个滞后期,在时效性上往往无法满足要求。而实训软件正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财务软件公司往往拥有大量的高校客户资源,可以定期邀请高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案例,或者联系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实际案例资料,与在校教师共同编写,实时到网上,供软件用户更新下载。当然,还可以引入一些网络评选机制,对一些利用率高,用户反映较好的案例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能够使软件公司稳定客户资源,更重要的是使广大高校的财务教师,能够集思广益,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伟容.财务管理课内实验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8,(10):114-115.

[2]杨克泉.财务管理学科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06-108.

[3]李永梅.从 MBA 案例教学谈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高教论坛,2008,(6):153-155.

[4]曹健.关于财务管理实验项目开发问题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8,(12):64-65.

[5]陈榕.教师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J].财会月刊:综合,2007,(1):88-89.

[6]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 陈凤雪]

上一篇:公安院校《合同法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考 下一篇:农林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