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犯罪问题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4 10:03:31

中学生犯罪问题调查研究

中学生犯罪问题调查研究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可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因身体发育不成熟,心理不稳定,可塑性强等因素,导致犯罪问题多发、易发,因此中学生犯罪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当前中学生犯罪问题的形势及主要特点

(一)中学生犯罪问题的形势

1.暴力化倾向进一步加强

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是论及中学生犯罪时经常提及的特征之一,现阶段暴力化的犯罪手段,已经成为中学生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应对被害人反抗和克服犯罪障碍的惯常性客观表现,其犯罪的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均因此增大。

2抢劫等侵财性犯罪比例大幅增长

就犯罪类型而言,20__年至20__年度中学生犯罪主要集中于四种类型:居首位的是抢劫,其比例高达51.6%;其次是盗窃,占24.8%;居第三位的是故意伤害,占9.65%;寻衅滋事犯罪居第四位,占6.17%。在近几年的办案实践中,抢劫、盗窃等侵财性犯罪案件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财物已成为诱导中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

3.犯罪低龄化趋势加剧

中学生犯罪的低龄化趋势继续发展,是我国中学生犯罪形势严峻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作为规律性认识,更低龄化的人群步入违法犯罪之途,意味着社会中的未成年惯犯和累犯也会相应增加。根据未成年刑事犯罪数据统计,自20__年至今,14-15岁中学生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具有多次实施犯罪的经历,不仅会使其获得切身的犯罪经验和掌握相应的犯罪技能,而且会巩固或强化其主观恶性与犯罪心理,使其在价值认同上更易形成自我的犯罪化合理辩解,在行为倾向形成上更易对犯罪“习以为常”,而这正是其人身危险大大增强的集中表现,这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中学生犯罪问题的主要特点

1.犯罪性质多为侵犯财产的“两抢一盗”案件,在手段上暴力性犯罪较为严重。

根据20__年至20__年我院的中学生犯罪案件的相关数据,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共145件203人,约占中学生犯罪案件的76.4%。而在这些犯罪中,暴力性质的抢劫犯罪就占了51.6%。此外,采用暴力手段实施的其他犯罪也较为严重,例如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共39件54人,犯罪后果严重的案件时有发生。

2.结伙犯罪呈增长势头。

结伙犯罪呈增长势头,这是近年来中学生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由于中学生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更有甚者则是讲哥们义气、拉帮结伙,惹事生非。

3.特殊家庭的中学生子女犯罪居多数

在中学生犯罪问题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中学生则是出于特殊家庭,其家庭特殊性主要分为:一时残缺型家庭(父母离异、死亡或者因犯罪被判刑),二是贫困家庭(因被迫退学、辍学而过早的走向社会),三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其家庭的特殊性致使部分中学生过早的接触一些社会负面影响,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当前中学生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只有认清面临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活动,检察机关所参与的管理活动才能有效。当前中学生犯罪案件办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学生保护工作未形成一体化机制。

目前,中学生犯罪案件的检察工作仍局限在普通刑事审查的框架范围内。审前羁押优待、非刑罚化、非监禁刑化、社区矫正帮教等执法标准不统一,“可捕可不捕”、“可诉可不诉”的界限法律规定不够明晰; 中学生“人格调查”责任机关不明确; 如何运用量刑建议制约法院的自由裁量权也缺少刚性的规定。导致实践中中学生检察工作与普通刑事检察工作制度区别不明显。

(二)中学生犯罪不断呈现出新动向和社会中的新矛盾,挑战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速度和成效。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学生犯罪也不断呈现出新动向。如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农村籍中学生犯罪占较高比例,共同犯罪现象比较普遍,中学生实施犯罪的暴力化恶性化程度加剧,大多数因法律意识淡薄一时冲动而犯罪,犯罪折射出一部分中学生具有严重的心理和人格缺陷等等,很大程度中学生犯罪只是外在的表象,其背后有很多社会矛盾在起作用。政府机关及社会各界虽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探索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社会管理措施,但是中学生犯罪居高不下的现象依然是难以短期解决,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缺位等等,这都将给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工作带来考验。

三、关于中学生犯罪问题的几点认识

面对较为严峻的中学生犯罪形势,我们不应仅局限于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长期化、制度化,还应在办理中学生犯罪案件的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办理好中学生刑事犯罪案件,更要探索或完善新机制、新做法,切实推进管理思路、方法的改进,以更好地消除中学生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化解社会矛盾,同时挽救失足少年。

(一)构建并完善捕诉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检察机关应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全面推行中学生犯罪案件捕诉防一体化工作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青少年保护、维权和预防工作,结合检察职能加强对涉罪中学生的帮教管理。

一是要专人负责,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办理中学生刑事案件,办案检察官自受理案件时起,全程负责案件的审批批捕、审查、出庭公诉及诉讼监督、预防再犯等工作,并将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

二是加强侦查引导,即在审查批捕阶段,引导侦查机关办理中学生犯罪案件时,既要调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同时要调 查中学生的犯罪原因,对于教唆、引诱、胁迫中学生犯罪的行为,依法立案监督或追捕。

三是注重调查,在审查阶段,要注重调查中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罪前表现、悔罪态度,从而对其进行人身危险性评估;并了解中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及被害人方面的意见,本着教育挽救的原则对涉罪中学生作出合理的处理意见。

四是做好个案预防,针对有再犯危险的中学生,建立帮教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有案必防。可以采用个别帮教和社会帮教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中学生所在的家庭、社区、学校共同参与帮教。

(二)实行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及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认定中学生犯罪情节轻微、作出相对不处理后,相关法律文书可以不进入人事档案,并有条件地封存于司法机关,非经批准不得对外披露。在作出是否封存的决定之前,检察机关委托专业人员组成考察小组对涉案中学生进行考察,并设立一定的考验期限,根据中学生的在考验期内的表现,作出是否限制公开刑事污点的决定。同时要建立规范的刑事污点限制公开的程序、考察程序、监督程序,并加强与相关责任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对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为涉罪中学生的复学、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使其尽快回归社会。

中学生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是指曾经受过有罪宣告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中学生具备法定条件时,由法定机关消除其有罪宣告或者处刑记录的制度。前科记录很容易造成中学生的自卑和自暴自弃,在家庭成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顾虑和负担,在学校被教师和同学歧视,在社会上受到就业限制,最终使犯罪的中学生挡在回归社会的大门之外。犯罪前科消灭制度应从法律上确立相应的条件和程序,适用于一般犯罪的中学生,对恶性犯罪案件(如故意杀人、绑架、重伤、抢劫、等)的中学生则不适用。涉罪中学生的前科消灭由法院裁判确认,档案消除的时机应选在未成年犯刑罚执行完毕后,在刑罚未执行完毕前,所有未成年犯的档案一律全部封存,不允许任何人查阅和外泄。检察机关应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对法院前科消灭决定的监督作为审判监督的重要内容。对已作出的裁决和前科消灭结果等情况持异议的,有提出异议和申请复议的权力。

(三)建立涉罪中学生的社会观护制度。

涉罪中学生社会观护是指通过专门的组织和机构,对因犯罪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中学生进行感化、教育、观察、辅导的运作机制。社会观护制度是对传统的帮教形式的一种改革和提升,可以有效降低涉罪中学生的审前羁押率,减少因羁押导致的交叉感染,防止中学生重新犯罪。检察机关可以联合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团委、妇联等单位或机构,为涉罪中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采取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参加公益劳动等方式,积极促使其悔过自新,预防中学生再次犯罪。(编辑:圆圆)

上一篇:中韩两国相互直接投资 下一篇:共同过失犯罪的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