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教学浅析

时间:2022-10-24 07:55:42

中学生写作教学浅析

摘 要: 文章认为,搞好中学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起兴趣;作文课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大胆放手,让学生多方参与;摆脱“孤独”,走向联网;进行作文教学中“度”的训练。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 联系生活 “度”的训练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还比较严重,“分数”无形中成了学生的一种压力,使学生整天钻入数、理、化的题海中,而对作文却始终唱着这样一首“歌”:“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学生往往一到作文课就先发愁,头脑空空,没有什么可写的,可是还是得写,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绞尽脑汁,敷衍成篇。总之,教师怨天尤人,学生牢骚满腹,师生相互挑剔。面对这样的现实,广大中学写作教师就要思考,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搞好中学作文教学?

说在嘴里是话,写下来就是文章。其实作文没有什么难的,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笔者有以下认识。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起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外书读得少,囿于课本,知识面窄,致使学生有一种“作文、作文,难死小人儿”的感觉。这样,教师是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作文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学生的心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乐于投入。

二、作文课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文章本来就是来自生活、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让作文课的内容和显示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作文课上不仅仅感到在“写”,更在思考生活,认识生活,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之目的。而离开了和生活、人生相联系的作文课,干巴巴地进行“写”的训练,是引不起学生兴趣的。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流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把题目出在学生的身边,出在学生的心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文训练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提倡“我手写我心”,抒真情,写实感,反对无病,矫揉造作。教师的职责是引导、指方向,那就应该引导学生写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使学生能写、会写、爱写。如写记叙文,就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人,喜欢的人;写新闻,就让学生采访校园消息;学写议论文,就选他们的焦点论题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中的“米”蕴藏在生活里,每个学生都有生活,因而每个学生都有“米”。如果我们把作文和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留心观察,积累大量的材料,“米”多了,也就不会再有“无米之炊”的忧虑了。学生知识库里的知识“琳琅满目”,需要什么,不需思索,信手拈来,这样在作文时就不会感到头脑空空,无话可说了。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多方参与。

一上作文课,教师就出一个题目,然后,让学生坐在那里写,这样的作文课是死板的,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必须把课堂搞活,向学生开放。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实践,那么他们显示的潜能将是很惊人的。在很多方面,我摒弃教师的“独角戏”,将绝大部分“舞台”让给学生。比如:让学生确定作文课的结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出作文题,在课堂上和教师比赛;让学生讲作文题,评作文。在这样的作文课中,学生“反客为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样读读说说,多角度评析,最后只需教师稍加总结引导就可以了,而收效却比教师一人评批好得多。所以,大胆地让学生多方参与是必要的,是可行的。

四、摆脱“孤独”,走向联网。

有了“米”,才能下锅做饭。写文章也是如此,必须有充分的材料。材料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身边总是带着记事本,不论是听人讲故事,做客时看到的室内布置和遇雨时的情景,还是一个人的外貌、对话、争吵都一一记下来,后来终于写成了著名长篇《教育的诗篇》。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勤于记录,写日记、阅读随笔、搞摘抄、办手抄报等都是很可行的办法。学生进行“米”的储备,然后再进行交流,通过“说”—“听”—“说”,形成相互沟通的网络,进而达到互相填补“米罐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的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可搞一些日记自查自荐互评、讲演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对于活动中的胜利者,我发现他们每人都有几本摘抄,什么“五味果”、“七色花”等。这样又给活动中的失败者一种压力,激起学生多读、多记、多练、多写的兴趣,从而使学生都有可写,都有可说,共同进步。

五、进行作文教学中“度”的训练。

作文训练除进行一般的审题、选材等基础练习外,还应进行一些“度”的训练,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首先,速度训练。有不少中学生的写作速度很慢,主要是由于写作时思想不集中,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缺乏紧迫感和时间观念,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一定字数的作文来克服惰性思维,增强紧迫感,从而加快写作速度。其次,长度训练。有些中学生作文总是写得不具体,专写短文,可进行一定的长度训练,使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如把一般短文扩充成较长的文章;充分发挥想象力,给简单的短文添上许多细节使之具体形象。

当今社会,什么都在发展变化。笔者认为,中学作文教学更应该随时代而改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论教师用什么方法,都要使学生在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走出课堂,深入生活,让他们觉得“作文时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作文课中成为“能为有米之炊”的“巧妇”,把“饭”做得更香。

参考文献:

[1]韩愈.师说.

[2]叶圣陶.论集.《文章例话》序.

[3]马卡连柯.教育诗.

上一篇:论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开放型”生态课堂 下一篇:独立,让思想升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