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时间:2022-10-24 06:42:14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为了新时期教育改革潮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教育必须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变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这就必须走教法与学法并重的改革之路,由单纯教法研究转变为教法与学法研究并重,是教育思想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的。

在教学教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而起作用,所以我们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的研究,这才是正确的方向。教必须服从于学,要为学而教,忽视学生的教法是不完善和不科学的。忽视学法的教法是丧失针对性从而减弱其实效性的教法,只有根据学情选择和设计教法才是全面、科学的,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新教法的研究,大都把学生如何学放在首要位置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为指导思想。

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给学生授以学法。古人也讲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强调授以学法的重要性。授以学法就是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他们采掘丰富的知识宝藏,授以学法就是指给学生书山的路径,让他自由攀登知识的高峰,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人才。自学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归纳能力、迁移能力、联想能力、工具书的运用能力、操作实验能力、检验评价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法指导要有一定的层次。学法指导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指导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方法,特殊学习方法、思维训练方法、记忆法、时间利用法、学习与智能开发、学习与创造、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在教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指导:第一层次抓学习常规。按照课堂教学的过程“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系统复习”,在各环节上进行学法指导。要特别强调“四先四后”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纠错后巩固。学生由于有急于求成的思想,往往容易忽略“先”而只抓“后”,这样做只会事倍而功半。所以对这些学法常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强化检查手段,使之形成习惯。第二个层次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如语文重视阅读与分析课文的方法、写作方法等。数学则重视如何理解概念,如何通过分析与解答各种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个层次是针对各学科的不同章节不同内容,进行学法指导。这一层次是更加具体、更加细致的甚至是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学法指导。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操作学具,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对几何图形的画、拆、剪、拼等,都既是教法也是学法。再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查字典,根据不同的写人、写物、写事的课文指导学生模仿如何写人、写物、写事。这些学法都是结合教法进行的学法指导,对学生来说更现实,更贴切。教师在备课时要预先考虑学生的学法,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形成新的教学结构。

下面谈谈学法指导要注意的问题。

1.遵循“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的自学与成人的自学不同,必须由教师来指导。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形成。教师必须不断要求,不断检查,不断纠正,不断强化,这样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各学科因教学内容不同,相应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学法必须与教法同步,中、小学生的学法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教师既是学法的指导者,又是学法采用、执行的检查者。所以通过学法指导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减少了教师的作用,而是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既要考虑各学科知识的教法,又要考虑针对性的学法,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编导、积极引导、耐心指导,教师的“导”,要激发学生意向,引起兴趣,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导方法。教师要用示范性引导、例证性引导、展望性引导、逻辑性引导、反驳性引导、诱说性引导、探讨性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引导使学生会学。

2.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征为基础的。所以学习方法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内容随年龄增长而扩大、深化,学习方法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独立性。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预习数学只要看看图形,想想表示什么意思就可以了,而中、高年级逐渐要求认真阅读文字、看例题、试着作练习等。总之,年级越高,自学的范围就越广泛。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随之更广泛、更细致。

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开发。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发现,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仅是智商的高低所决定的,还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毅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人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五个方面,它对学习活动起着接受、掌握、巩固、应用和创新作用,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意志、性格、情感、习惯等,对学习活动起着激发、定向、维持、调节的间接作用。双方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因此,学法指导必须双因素并重,既要指导如何观察、如何记忆,又要指导如何培养兴趣、训练意志、养成习惯。

4.因材施教。学生性格千差万别,所以,对学生指导学法时,除一般要求外,还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首先要注意适当要求,使好、中、差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如在预习时对学优生可要求归纳法则,推导原理,对中等学生则要求先读通、读懂,对学困生可要求提出疑问。其次要扬长避短,对快生要多布置任务,介绍课外读物,在表扬他们时也要求他们学习细心,作业认真检查;对慢生则要教给合理支配时间的方法,使其学会巧学的方法。对自信骄傲型学生,要教育其谦虚、谨慎、不盲目乐观;对自卑胆怯学生要鼓励其信心,不断表扬其取得的成绩,增强自信。所以说,学法指导也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总之,学法指导的研究,是强调研究学生的学法,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以学法已成为我国教育方法改革的一大特征。它必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支。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还束缚着不少教师,他们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忽视进行学法的全面系统的指导,这必将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势必影响培养开拓型人才这一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一线的教师更应重视学法指导,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能学”为“我会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学习途径,促进学生成为开拓创新型的人才。

上一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思想 下一篇:因材施教,学困生“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