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思考

时间:2022-10-24 06:34:31

少数民族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思考

作者:杜开波 吴长明 单位:云南省财政厅农业处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可靠的生活保障,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1.5亿亩,超过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2%。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核心关键。如何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云南省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当前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是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截至2010年5月30日,我省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70.3万亩,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9.2%,其中转包面积为86万亩,出租面积161万亩,互换面积16.2万亩、转让面积60.7万亩,入股面积22.4万亩,其它形式流转的面积24.3万亩。从农村土地流转后的用途来看,用于蔬菜、经济果林、经济作物等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为308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3.2%;用于非农生产的为49.7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3.4%。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操作方式

(一)农户、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流转自发亲情流转目前是我省主要流转方式,流转土地148万亩,占流转面积40%,流转费用及具体操作方式一般由农户间自行协商决定,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民间自发性、多元性、不确定性,是以农户之间特殊关系为纽带的契约行为。

(二)农户承包地向农民互助社、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流转土地13.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7%,如2009年中央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支持的楚雄市仓岭镇李家坝村蔬菜种植项目,该合作社入股社员31户,股金54.2万元,入社社员103户,在李家坝村民小组流转土地160亩,并已建成120亩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和指导农户销售相结合,这样即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也有效保证了入股农民的经济收益。

(三)资本整合农民土地。土地向农业资本集中,流转入种田大户的土地面积11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2%,流转入企业的面积89.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24%。此类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种植条件较好的坝区以及各城郊乡镇。如2008年中央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支持的曲靖市蔬菜产业项目,麒麟区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在越州镇马房、上坡村委会和沿江小坝于村委会建设3200亩规模连片现代外销蔬菜种植基地。在项目实施区内,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农民以5年为合同期将土地以710元/亩租赁给麒麟区勇记农业开发公司,5年后土地租金可根据实际情况上调。此外,农民可到该公司工作获得710元/月的劳动报酬。项目达产后,实施区内的农民比项目实施前人均预计增加年收入8000元以上。

三、对我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

(一)对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看法从目前我省土地的主要三类流转方式来看:第一类流转方式属亲情自发流转,农户自产自销、收入稳定、简便易行,但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容易造成民事纠纷。第二类流转方式,政府对专业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及项目都有扶持补助资金投入,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具有一定的规模,农户收入主要靠盈利收入分配,收入相对稳定,但比较单一,政府部门应充分支持引导,督促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及账务的公开透明。第三类流转方式主要是农业龙头企业牵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规模较大,有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及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土地流转后的农户收入一是固定的土地转让收入;二是作为公司农工劳动收入;三是公司盈利转让分配收入,农户收入渠道较多,相对稳定。对此,政府应给予积极引导,同时,要防止以下不利因素:一是大资本兼并农民土地,难以避免和强制转让,会对弱势的农民造成伤害;二是农民的土地流转并大规模离开土地后,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可能会出现入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后无法返回家园的局面,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和增加社会管理成本;三是大规模土地向资本集中后,不利于国家对粮食基本生产品种的控制,也将会给当前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带来一定的变革。

(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建议1.加强政策宣传,依法流转土地。严格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为指导,坚持农民自愿、自主为前提,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尽快出台符合我省省情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从省级层面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合同、行为管理,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制订、引导、服务、执法和管理等工作;二是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通过建立“土地银行”,及时更新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切实建立出租方与承租方的信息共享平台;三是正确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并科学规划流转土地经营范围,坚决杜绝流转土地空置现象。3.加强指导,鼓励正常流转。在流转过程中,应鼓励农民选择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适合自身情况的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变被动流转为主动流转,变自发流转为依法流转。鼓励建立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共同体,诸如建立“公司+基地+农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按照市场机制,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

上一篇:区间变量的混合模型概率分析办法 下一篇:液力变速器离合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