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09 03:36:4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

摘要 在回顾有关土地流转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10—2011年获得的226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等对策,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健康、适度流转。

关键词 土地流转;现状;制约因素;对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41-03

土地流转涉及政府、农民等多方利益群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且它存在着文化、传统、习惯等诸多的制约因素。因此,土地流转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王鑫鑫[1]、王 申[2]等学者基于法律的角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权益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二是蒋富坤[3]、顾雅芳[4]等学者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三是包宗顺[5]、詹和平[6]等学者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四是刘璐琳[7]、肖立新[8]等利用定性的方法对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利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2010—2011年的微观调研数据,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的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健康、适度流转的若干建议,旨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通过抽样入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3个省7个县7个村227户农民的情况(收回问卷227份,有效问卷226份)。通过领导访谈、开座谈会、向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农技站收集资料等方式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统计年鉴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二手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情况。

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的现状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并使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也有了很大转变,土地流转逐渐开展起来。但农村土地流转涉及政府、农民等多方利益群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而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受民族文化、土地保障的传统观念、农村社保机制不健全、劳动力转移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流转总体上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民族的农户在土地流转方面差异明显。1.1 土地流转总体水平低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流转方式以租出(入)、转包出(入)、互换和无偿耕种为主,几乎没有股份合作、抵押、无偿转让的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水平较低,2010—2011年平均转出土地占全部经营耕地的比重仅为8.39%,平均转入土地占全部经营耕地的比重为13.48%,土地转入高于土地转出数据,并且2011年土地转出、转入数量都有所下降,转出数量下降更多。这说明,目前阶段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转入土地的需求远远大于转出土地的供给,许多农民想增加土地,但是有限的土地供给使需求方得不到满足。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农民因为租入不到水田,就转而从村集体那里租入林地、荒山开垦出来种植经济林木或果树。

1.2 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流转水平差异明显

抽样调查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7个县中,发达区域(四川彭山、重庆秀山)、一般区域(贵州黔西、云南江城、云南鲁甸)和欠发达区域(云南剑川、云南贡山)之间,在土地流转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3)。从表3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区域,户均土地越少。各个区域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水平都较高,并且出现愿意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越来越少的状况,之所以土地转入水平也有所下降,主要是土地的供给不足,而不是农户不愿转入土地。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区域,对土地的依赖程度相对低一些,土地转入面积所占比重低于一般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土地转出面积所占比重高于一般区域和欠发达区域。但在此次调研中,欠发达区域土地转出面积所占比重最高,这是因为欠发达区域土地较多,一般流转出去时也是一大块地不分割的转出,因而土地转出面积所占比重就高于其他区域。

1.3 不同收入状况的农户土地流转水平不同

按人均收入状况把所有农户进行分组,分为4组,不同人均收入水平的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有着明显的差别(表4)。从表4可以看出,各个人均收入水平的农户的户均土地面积相差不大,最高的是中低收入组,最低的是低收入组,他们仅相差717.4 m2,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个收入水平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都较高。从土地转入转出情况来看,高收入组农民转出土地所占比重明显最大,转入土地所占比重最小,这表明高收入水平的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更低。在此次调研中,中低收入组和中高收入组的农民转入土地所占比重高于低收入组,是因为其户均土地面积高于低收入组,且在中低收入组中,有1户农民租入了5.33 hm2的山林种植经济林果,因此中低收入组户均转入面积所占比重就被偶然地扩大了。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2.1 传统土地养老观念制约了土地流转

在问及土地能否支撑农民养老这个问题上,大多数的农民回答“土地能够提供部分养老”,回答“土地可有可无”和“土地是负担”的农民仅为总受访者的7%。由此可见,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在农民养老保障中仍然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农民养老支撑的很大部分来源于土地收入,这样的观念限制了土地的流转(图1)。

2.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制约了土地流转

从表5可以看出,抽样调查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除四川彭山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各县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经济水平发展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农民为了保障其吃饭问题,不敢把土地流转出去。

2.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制约了土地流转

从表6可以看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老人参加社会保障的水平相当低,仅有44.24%的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远低于全国80%的参合率;仅有70.36%的老人参加新型医疗合作保险,远低于全国97%的参合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土地流转。

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对策

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顺利流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在此提出了以下对策。

3.1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养,解放农民思想

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但重视文化素养的培育,还要重视农业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的培训,只有农民思想解放了,掌握了新技术、新的谋生方式,才能推动农村土地的顺利、适度流转,才能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3.2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大多数位于偏僻、落后、交通不发达、信息落后的山区,致使农民对社会经济发展不了解,其生产的农产品不便于运输出去,不知道应该种植何种产品收益更大,思想封闭、信息闭塞造成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对土地依赖性大。因此,要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首先应提高农民的收入,可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就近就业,提高其非农收入;其次应加快农村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

3.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我国实施新农村社会保障以来,农民的养老、医疗状况明显变好,但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对加入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着以下的顾虑:一是担心政策不延续,实施几年就不实施了,该部分人处于观望状态;二是认为自筹缴费比例偏高;三是收入水平低,想参保,但子女不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因此,一是要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二是国家应根据各地财政收入状况,经测算后作为中央对各地的补助标准,而不是“一刀切”。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参保率。

4 参考文献

[1] 王鑫鑫.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2] 王申.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3] 蒋富坤,杨永泉,李志祥.福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43.

[4] 顾雅芳.村级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334-335.

[5] 包宗顺,徐志明,高珊,等.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4):23-30,47.

[6] 詹和平,张林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序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4):10-14.

[7] 刘璐琳.当前民族地区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6-149.

[8] 肖立新.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户的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150-153.

上一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关抗震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