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物理创新教学模式思考

时间:2022-10-24 06:14:45

职校物理创新教学模式思考

【摘要】只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这两个维的结合,就抓住了科学方法教育的中心环节。从物理教学的整体看,方法教育绝不是孤立的,它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将知识点与方法点有机结合,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职校;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59-01

物理学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担负着培养科学素质,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的重任,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理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及物理教育研究工作者务必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根据职业教育形势和专业教学管理的经验,就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一 职校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要想彻底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施动者,学生是受动者,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带动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树立教育理念。同时,也只有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学生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2.适度原则

注意把握改革的尺度,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开放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不重视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掌握好这个尺度,防止学生们误解,忽了学习。也只有教师把好了方向盘,学生才能保证前进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尺度,潜移默化地走上教育改革的正轨。

3.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创新意识实施策略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能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客观情景中获得具体的感受, 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 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 进而刺激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 调动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思维。例如,把高新科技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把生活常识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使学生觉得这么尖端的高科技问题与学习内容如此贴近,自然而然地激起探究知识的欲望。在实施创新课堂教学中还要处理好开放与收敛的关系。创新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所以要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要尽量作到开放教学思想, 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教学方法, 开放教学手段, 开放教学评价。

4.教师不再是“克隆者”

教师不再是克隆教材的克隆者,而是创新者,以往教师就是守着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简单地重复教给学生,就像教材的克隆者一样。新课标下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师不能就一本教材简单地复制,而需要扩展内容,依据着教材,但是并不拘泥于教材,要创新授课方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 教学设计要抓住教学时机

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物理的实际状况──学生的学习维度:包括学生在观察科学现象,形成科学认识,认识科学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结构,以及有关知识内容和科学方法基础的准备程度等。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展示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学维度:包括教师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知识的准确性、掌握教学时机的及时性、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教师的教学维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因素,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学设计时能审时度势,统观整个教学时机,针对课堂教学提出具体的科学方法目标,并能够抓住进行科学方法教学的最佳时机。

只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这两个维的结合,就抓住了科学方法教育的中心环节。从物理教学的整体看,方法教育绝不是孤立的,它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将知识点与方法点有机结合、协调处理,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 努力加强师生互动,让课堂上的师生息息相通

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创造最佳的教学效果,都离不开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的物理课来说,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尤显重要。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是教师,一堂课上得好与坏,这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创设的课堂情境有很大的联系。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心情激荡,使他们感到物理学知识神圣,有魅力和诗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迸发激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要使一堂课上得有效率,教师的态度、情感至关重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那么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首先,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烦燥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文教学或操作实验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四 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感官认识,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还是亲自的动手操作。因此在物理课上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操作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这样掌握的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乐于参与这种有趣的课程。

“学起于思”,而独立思考能力首先表现在

怀疑精神上,具体表现就是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必须让他们遇到困惑,心理上产生适当的焦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恰当的实验巧妙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探索。

五 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实验演示的操作是否规范,并清晰可信,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上一篇:转化学困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