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主义建筑设计论文

时间:2022-10-24 03:57:16

地域主义建筑设计论文

1攻伐“现代化”的斗士——历史复兴倾向的地域主义

“现代化”除了特指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文明成果之外,是指任何历史时期由于新技术或新思想带来的建筑文化的革命,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化”。而地域主义对“现代化”的抵抗,往往呈现出一种人文维度的策略,即历史复兴倾向的地域主义。卢永毅教授在《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一文中将西方历史上的地域性问题比喻为“一面并不遥远的镜子”,并作了详尽的梳理。文中提到早在12世纪,罗马市民为了对抗当时的“现代化”哥特建筑,选择了把在“此地”诞生又席卷“世界”的古罗马柱廊贴在当时建筑正立面上。几个世纪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声势浩大地唤起了将该地域曾经辉煌的古典建筑原则作为对抗那个时代强势文化的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古典主义将本是地域性抗争的文艺复兴运动异化成一场领袖欧洲的“现代化”风潮,而面对这样一波强势文化,英国提出如画式风格来反对教条的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又重新倡导起被复兴的古典文化打败的哥特文化。而英国同样采用复兴文艺的手法来反对文艺复兴的成果,即向历史寻找一个自认为属于该地域的风格来反对18世纪强势来袭的“现代化”。到了19世纪,工业文明彻底摧毁了之前要么古典要么哥特的轮回之争,在历史风格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形式依然是表达文化身份认同的方法。建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国会大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认为只有最为兴盛的亨利七世时期的风格才能代表英国的国会形象。②20世纪,当现代主义一统世界的时代来临,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在历史中寻找答案,直至今天,在反对抹杀地域传统的现代化时,回望历史,复兴文化的思路一直是地域主义建筑最为直接、有力又立竿见影的良方。

2“国际化”的悖论——“形式跟随气候”的地域主义

“国际化”是空间维度的概念,相对于“地域化”而言,是在跨地域文化的广阔范围内流行的强势趋同性建筑文化,它带来的后果是在空间中消解个性。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国际化建筑思潮如海啸一般在空间中蔓延,不管那里最独特的环境如何,海潮都会无缝的淹没以往的身形,使之窒息并被海水埋葬。虽然一般认为历史文化复兴式的策略是对“国际化”的抵抗,但导致“国际化”的本质还是“现代化”的兴起与传播。而对空间范围内的趋同,更为鲜明、直接的抵抗方式即重新正视属于每个地域独具个性的生态环境,即不以人文为转移的自然条件。所以地域主义对“国际化”的抵抗也呈现出一种自然维度的策略,即应对自然时采取被动式策略的地域主义建筑。印度建筑师查尔斯•科里亚提出的“形式跟随气候”③是气候决定论的座右铭,而在地球上拥有相同气候条件的地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国度、大洲,但被动式建筑在相近气候条件的地区又形成了一波空间趋同的普世“国际化”浪潮。为抵抗全球化而诞生的地域主义在以气候条件为代表的自然决定论的指导下,又演变为另一种绝对化的打破地域边界的普世标准。地域主义从不仅仅是自然决定论的建筑观。为适应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所采取的积极建筑策略勾勒了该地域建筑特征的形式“草图”,深入地刻画永远需要主观的引导与选择。即使是“形式跟随气候”的提出者查尔斯•科里亚在他的斋浦尔艺术中心、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大厦等项目中也有意地采用象征手法来证明其建筑作品的文化身份。

3墨玉县文体中心的地域主义设计策略

地域主义在文化和自然两个维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而对自然的态度呈现出被动的手法,对文化则采取主动的措施。墨玉县文体中心建筑设计首先考虑了不得不被动遵从的面对自然时的策略,再以传统建筑文化作为城市情感的纽带完成了对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塑造。

3.1自然维度的策略——地形和气候对建筑的塑造

新疆和田墨玉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东与和田县隔河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接壤,南抵喀喇拉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地理区位所独有的自然条件塑造着此地建筑的形态共性:3.1.1风塑的雕像——形体紧束、表皮粗拙和田墨玉县多风沙天气,每年狂风沙暴天气达40多d,浮尘天气达250多d,年降尘量每600t/km2左右。面对如此的风环境,为了避免兜风,尽量让风绕过建筑而不对建筑造成“浮力”,于是形成建筑形体紧束的形态特征。和田的风中带有大量的沙尘,所以建筑的表皮也应融于风沙,如风沙塑成的质感是对该环境的适应。3.1.2气温的调节器——“厚”墙和田墨玉县年平均气温为11.3℃,1月平均气温为-6.5℃,7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低气温-18.7℃。该地区冬夏及昼夜的温差均很大,也就是说其自然气温的变幅不但大而且频繁。为了降低能耗并塑造宜居、恒定的室内温度,该地区必然对建筑产生极高的保温的要求。这就需要用“厚”墙来解决建筑的能量损耗问题,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室内温度。3.1.3过滤日光的筛子——洞隙墨玉县太阳辐射极强,年日照时数为2655h。面对如此强烈的太阳辐射,不宜采用易造成温室效应的玻璃幕墙立面。故开窗应小,形成洞隙形态的小窗,将阳光过滤并筛成“点”状,既完成采光功能,又不至于造成夏季的温室效应。3.1.4渴望雨水的守望者——平顶墨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6-37mm,蒸发量2239mm。可见墨玉县的雨雪量很少,是新疆典型的干旱少雨、少雪气候。因为这一天气特点,使建筑的外观与北方多雪、南方多雨的坡顶式大相径庭,平顶的建筑成为应对极少降水的策略,成为该地域建筑的特征。3.1.5使空气冷却、加湿、流动的调节器——棚顶、水院与吹拔和田墨玉县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霜期长,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干旱的气候使得“荫凉”对改善建筑小气候来说效果十分明显。建筑室内外空气接触面(门、窗等)的凹进及向外架空的灰空间营造出的荫凉是达成理想小气候的手段。建筑的院落组合方式及通风入口处的水院设计也是在干热地区冷却加湿进入室内空气的方法。为了使空气流动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让建筑不仅在平面上做到对流通风,还应设置改变室内压强的通风吹拔,从而在空间中造成拔风效果。

3.2人文维度的策略——阿以旺民居的启示

以上的建筑特点是其适应自然被动产生的,而建筑从不是单一元素滋养出的产物,正如英国学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图1)在这棵大树的根部为其提供养分供其生长的地理、地质、气候、宗教、社会、历史6大条件中,在代表自然(地理、地质、气候)的因素之外,属于人文领域(宗教、社会、历史)的因素也在决定和影响着建筑。墨玉县的阿以旺民居是土生土长的面对自然及人文策略下的乡土建筑,对他的分析和借鉴是营造人文氛围的一把钥匙。阿以旺民居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南沿,单座民居基本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接客团聚的阿以旺,留宿客人的沙拉依,外间塔克歇,私密的主人房修库艾。沙拉依、塔克歇、修库艾均围绕着公共中庭空间阿以旺而设立,阿以旺民居也是因此而得名。阿以旺内庭通常80-100m2,微型阿以旺只有30m2左右,其中设有柱子并在建筑的局部挑高,在挑高的立面上设有高侧窗采光,从而使此处最为明亮,维语“阿以旺”正是“光明之处”的意思。阿以旺民居的建筑材料以土胚墙为主,但随着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构造上出现了局部的差别。例如,降雨量较多的北疆,土胚墙就以砖石做基础和勒脚,天山南麓的焉耆地下水位高,就采用填高地面地基的做法,并在基础与墙身结合处铺一层苇箔做防潮层。降雨量稀少的吐鲁番地区,墙体就全用土胚砌筑。阿以旺民居在天棚、门窗、地面等部位运用木雕、彩绘、琉璃花砖、毡毯等特色乡土工艺进行装饰。这一独具特色的原生态乡土建筑中透露出生活在该地区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新建的墨玉县文体中心建筑从其中主观感性地吸取、传承着传统的建筑文化。3.2.1建筑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两层的墨玉县文体中心按照建筑的不同楼层进行动静分区,即将偏动的功能布置在首层,偏静的功能布置在二层。首层的功能包括入口大厅、中庭(中央休闲交流大厅)、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二层的功能包括展厅、室、文化才艺培训室、多媒体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及会议室等。(图2)双层的建筑功能分别围绕着挑高至四层的中央休闲交流大厅这一沟通上下两层的吹拔空间而设立。这样的布局安排让人联想到传统阿以旺民居中代表光明的公共空间。围绕中厅的功能区块如传统民居中的“沙拉依”、“塔克歇”、“修库艾”。文体中心的中央休闲交流大厅使各个功能区块的人流在此集散,是动线的枢纽。人流集散的中厅也是举办各类文化展示活动的区域。(图3)3.2.2建筑形体的塑造墨玉县文体中心的建筑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其尺度和规模远远大于一座单一的传统民居,故而有意地消解巨大的建筑体量,将其打散为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的整体聚落。(图1:墨玉县文体中心透视图)为了适应场地面积的要求,建筑的功能空间设计为2层,在建筑的局部挑高到达4层,使得建筑的体量层层叠台,向心退让。建筑的这一形式也符合“形体紧束”的建筑形体要求,从而满足了风环境的要求,建筑的体形如一棵不断爬升、向上生长于独特环境中的有机体。(图4)3.2.3建筑细节的刻画为了在细部上营造出具有熟悉感的带有地域民居特征的建筑氛围,在檐廊及门窗这一建筑“呼吸器官”的形式上受阿以旺民居的影响确定了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拱形的门廊、方形的漏窗、拱形的漏窗。三种形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功用和处在的位置:建筑一层入口的门廊设置成为拱形,为入口造出荫凉,调节局部小气候;建筑首层和二层为建筑的功能层,开窗设置为方形的双层窗,外层为镂空的菱形格栅窗,过滤日光、冷却空气,内层是起保温作用的塑钢玻璃窗。建筑中厅的三层和四层是挑高的吹拔采光空间,所有窗户选用拱形双层窗,阳光透过悬于空中的拱窗,洒在室内大厅中。(图5)

4结语

新疆和田墨玉县文体中心建筑设计以地域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新阿式建筑⑤,以“新”加上“某地域名称”再加上“式”字为追求目标的建筑确实唤起了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记忆,新的建筑让当地居民立刻联想到他们世代繁衍生息的阿以旺民居,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座熟悉又梦幻的立体阿以旺之城,在乡愁般的空间氛围中找到文化身份的认同。(图6)而地域主义建筑在满足了民族主义的政治意图、商业主义的经济追求以及民众乡愁式的情感夙愿后,在面对舞台布景的幻象所达成的熟悉感、归属感时,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内核却一直被人们所遗忘。担任过台湾“文化部长”的龙应台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一文中的思考可谓深刻:“欧洲的现代与传统之间也有一种紧张的拉锯,但是他们至少认识到,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当人的成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无限的高空飞展,传统就是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它使你仍旧朴实地面对生老病死,它使你仍旧与春花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树干,你的眼睛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在对地域主义反思的阵营中,亚历山大•楚尼斯等学者总结提出并将其发扬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成为一支主导力量。很难说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仅仅是地域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它更加准确的表述是批判的地域主义诞生于对地域主义思想的反思,其改变了传统地域主义静态、封闭的特征,以一种更加包容、动态、开放的胸怀来面对强势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矛盾。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说:“不论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其内在发展似乎都依赖于与其它文化的交融。”⑥即使是作为经典符号化了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源于对古埃及、两河文明以及本土文明交融后的再创造,一个活着的文明并不能用一种固化的形式所代表,而是要在不断吸取先进文明的同时又根植大地的再创造。批判的地域主义将其特征或称态度总结为7点,不但关注“场所——形式”与构筑现实,还有从结构、构造出发,挖掘其创造的可能性;让地形成为建筑生长的三维母体;对气候条件以及光线的微妙处理以及对除视觉之外,触觉、听觉、嗅觉等因素的挖掘等等。⑦而这些对于非怀旧情绪的提倡也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更为深邃、诗意的世界。

作者:白羽 李永康 朱立东 卢莺鸽

上一篇: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