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参与促提升,交互合作做主人

时间:2022-10-24 10:50:05

多元参与促提升,交互合作做主人

摘 要: 课堂教学不应仅是学生个体“列席”,更应是多元参与的交互合作,这打破了我们追求有效课堂的思维定式。多元参与促提升、交互合作做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参与的交互合作的课堂即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关键词: 有效课堂 多元参与 交互合作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为此,不少教学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很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然而,何种教学模式更科学?更先进?归根结底要看它的有效性。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作者认为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参与了即产生了有效性,因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是一节课有效的关键。

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着。课堂参与不应仅是个人“列席”,更应是多元合作。从形式上看,可以体现在与书本合作、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社会合作等方面;从内容上看,只要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从时空上看,可以拓展到课堂前后与内外。多元参与即产生交互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与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最新版2011《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无疑,学生的参与合作程度是学习效果如何的重要体现。这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开设了一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地理研究课。本节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生活实际,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流程和设计思路大体如下: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的落实有时需要拓展和延伸到课前、课后。要把预习准备、巩固提升放到一个同等重要的地位,把课堂教学放到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意识地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主动意识。学生们通过课前的“预热”,对获取知识的欲望不断加强,以此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有效导入即成功了一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被有效调动,无形中接纳了老师和学习内容,愿意与老师互动,参与热情不言而喻。

书本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习的重要“伙伴”。以书为本,学会与书本合作,学会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直接的途径,然而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调动学生的各种身体感官融入课堂,不失为增强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传统的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强调学生被动地“听”。此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去看、去读、去听、去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整个课堂“动”了起来。

[探究情境一]网名为“苹果”和“七月”的两位同学QQ聊天记录。

[探究情境二]网名为“苹果”和“七月”的两位同学QQ聊天记录。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助以板书、挂图、投影等媒体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的方法。形式老套,学生比较被动,师生都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个别差异也很难全面照顾。不少学生因此对部分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效果可想而知。多元参与的交互合作学习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形式丰富多样,取材更为广泛。本节课以两位学生的QQ对话把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蕴含其中,学生读来饶有兴趣,贴近其生活,寓教于乐,学生仿佛走进对话的情境中,自然乐于接受与研究。

形式的多样性体现了课堂的显性活力,然而,一节课堂如果脱离主题,为了参与而参与,走形式主义,很可能会造成课堂的松散和无序。因此,好的课堂,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主线,逻辑关系紧密,这样才不会走进形式大于内容的尴尬境地。本节课由两大板块的内容组成,一部分是语言,一部分是宗教,看似关联性不强,割裂开来讲不但会破坏整节课堂的整体性,而且跳跃性强,知识点缺乏连贯性,学生容易造成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的情况。两部分的设计都以两位学生的QQ对话为主题,寻找相关知识点,把两类知识点运用到一个主题活动中,一气呵成,把学生逐渐带入情境,并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欲望,拓展思维空间,碰撞思维火花,同时使知识的获取水到渠成,形成体系。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然也是交互合作的主体。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状况,如果单纯由老师通过地图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概念不强。本节课设计学生通过自己读图分析再消化贴图的方式,学生参与性强,主动意识高,同时增加了趣味性、竞争性及一定的交互合作和评价机制,整个教学过程活跃而有效。

生活及地理。课堂参与的热情来源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或与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或与家长商讨、或与网络为盟,让学生学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教学问题,主动合作探究,感悟生活即地理。

新课程理念强调三维目标的实现。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有知识与技能的强化,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但往往我们会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就本节课而言,内容简单,知识点明确,但也因此而枯燥无味。学生之所以能参与其中,其实就是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因此,本节课始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说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汉语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以认识世界上最通用的英语而加倍努力学习;以感受家乡丰富的文化而骄傲;以解决生活中的疑惑而自豪……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更有“人情味”,整节课也因此充满生机而有高度。

教无定法,我们应把身边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求创造性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多元参与促提升、交互合作做主人。

上一篇: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下一篇:如何培养初中生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