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新课导入,让初中数学课堂富有实效

时间:2022-08-26 07:37:54

优化新课导入,让初中数学课堂富有实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同样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如果头开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还能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巩固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新课开始时的导入技巧,从课的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优化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技巧。

一、新课导入的原则和要求

一个成功的导入必须服务于事先预设的目标,而且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使之成为优化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导入还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导入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前奏和重要补充,因此新课导入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当然,导入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并且简洁、紧凑。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这样可以避免占用学生的最佳学习时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标。

二、新课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像设疑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审题导入法、练习导入法、实验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这里介绍几种最常见的,也是较容易操作的导入方法。

1.复习导入法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导入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感到所学的新知识都是一些似曾相识的知识,让他们消除畏难的情绪,能乐于去学习。因此,我们可以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导他们“温故而知新”。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时,我先让学生计算:①5+3=?摇?摇 ?摇?摇?摇;②(+5)+(+3)=?摇?摇 ?摇?摇?摇;再计算:③(+5)+(-3)=?摇?摇 ?摇?摇?摇;④(-5)+(+3)=?摇?摇?摇 ?摇?摇;⑤(-5)+(-3)=?摇?摇 ?摇?摇?摇。然后提问:②③④⑤题与①题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立刻进行比较。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五题都是加法运算,②③④⑤题的加数含有符号;①②两题实际上是相同的。”我点了点头,然后说:“像②③④⑤这样的加法,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它与我们在小学里学习的加法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用这样的方式导入,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他们学习的内驱力,而且为他们思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导入法就是指在上课一开始,直接揭示课题,将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直接呈现给学生。并用简洁明快地讲述或设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诱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当然,这样直接的导入,也需要教师语言精练、生动,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紧迫感,并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很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课一开始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能用剪刀剪出‘王’字吗?”好多学生都点头说:“可以的。”然后,我让他们再想一想这个“王”字有什么特征,可以同桌讨论一下。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图片:北京故宫图、飞机、中国结、脸谱。接着问学生: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说出了这些物体的共性特征。从而自然地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锁定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对于教材中那些学生所熟知的内容或大致了解的知识的引入,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完全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

3.联系生活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因此,我们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来导入课题。这样不仅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时,我先给出问题:学校为了丰富体育大课间活动,要求初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买一些篮球,每班要买2个,年级组再留10个,如果假设某个年级有n个班,那么总共需要多少个篮球?多数学生都列出了代数式(2n+10)个。然后我又问:“我们都知道学校初一、初二、初三各有6、9、8个班,那么各个年级应该各买多少个篮球呢?”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快发现需要买的篮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班级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我们所列的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就不同。这时我再适时提出:“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22、28和26,称为代数式2n+10在取n=6、n=9和n=8时的值。这就是这节课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代数式的值。”这样从生活中的事例入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因为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会带着疑问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是相当好的。

此外,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故事导入、媒体导入、训练导入、情境导入等,这里限于篇幅原因,不一一分析。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新课导入的方法,自然妥帖地进行新课导入,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死搬硬套导入,盲目机械引入。否则,新课导入不仅不能起到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感觉做作,引起学生的反感,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新课导入的方法和技巧各不相同,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导入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我们要根据所授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地选用导入方法,精心地设计导入形式,经常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深厚情感,不断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使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课堂 下一篇: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