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黑色的魅力

时间:2022-10-24 08:02:16

传统文化中黑色的魅力

摘要:黑色作为色彩序列中的极端色和“五行色彩”中的正色,以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古今中外的视觉艺术中备受青睐,并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是系统而深入的对黑色所特有的颜色魅力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黑色;中华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1黑色的单纯感

黑色相对于其他色彩给人带来极大的单纯感。它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属性,只具有明度,我们可以通过明度变化,产生无穷的明暗变化,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层次。在我国,黑色自古以来因其表面朴素、优雅的意境而受到青睐,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使用最为常见。墨色的淡浓干湿也可以表现形象的各种色彩感,也就是黑白的明暗层次可以反映丰富的色彩性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墨粉五彩之说,即干、湿、浓、淡、焦,全部用黑色的墨汁来体现。中国画“墨”和“色”相通,用“墨”的浓淡层次带来“色”的联想感受,达到“虽是无色似有色。”墨的晕染效果在有层次感的宣纸上大放异彩。“不加丹青,已极形似”,宣告色彩在绘画中可有可无。从“泼墨”山水到“墨分五彩”,对黑色的运用更显得驾轻就熟。“墨分五彩”,加上纸地,绢地之白为六色,再配以朱砂印章为七色,七色互用,变化万千。水墨山水画以墨色之美,利用干湿浓淡的变化,给读者留有空间想象,是对世界绘画的卓越贡献。书法的用墨同绘画有灵魂贯通之处,也是通过墨的浓淡干湿焦、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来表达自然界色彩的变换和书法家的胸怀意境。中国书法作品遵循计白当黑的法则,朴素的黑白二色有种返璞归真、趋于平淡的美。黑白的强烈对比所产生的奇妙的书法艺术,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同样,民间建筑多为黑瓦白墙,与用不同层次的墨色浑然一体的中国画意境极为相似。

2黑色的稳定感

黑色的稳定、永恒使人们感到严肃、凝重、神秘、值得信赖。以黑陶文化为例,它以其黑色陶器为代表,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让人觉得凝重而又安适。它的审美效果不是满堂生辉,而是宁静致远;它的审美品格不是优美,而是壮美和崇高,这种审美体验和传统的优美韵味有所不同,从而扩大了华夏传统美学的内涵。在黑陶工艺中,龙山黑陶是最有代表性的,它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纹饰一般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现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龙山文化中的蛋壳黑陶刚健挺拔的造型,刻画镂空的装饰以及“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壳”的整体效果是原始时代的设计将天然的工巧和人工的创造融为一体的一个重大突破。龙山黑陶作为原始礼仪的用器和精致的艺术品,永远具有黑色珍珠般的神秘而诱人的魅力。其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后,愈黑、愈亮则愈显珍贵。这种黑色使人感觉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内涵深沉,而黑陶的崇高壮美让人们感觉到心灵震撼,宁静而致远。黑陶作为陶类极品,以土和火的艺术诠释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演绎着力与美的结晶。以其制作之精致、造型之优美为世人所倾倒,被中外史学家誉为“原始文化的瑰宝”。

3黑色的包容感

黑色在色彩体系中属于无色彩中性色,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调和性,不会同与之相组合的其他任何色彩产生不和谐,它常常有助于相配色彩或事物的风格展示,这种无限宽容性使它显得具有深邃的魅力。黑色的中性特点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大和为美”的审美观相契合,成为艺术表达中常用的形式。以中国漆器对黑色的使用为例,有史记载,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器色调即以黑红两色为主,这种色彩搭配在后代的漆器发展中更是表现到了极致。按中国人自古形成的色彩观念来看,“天玄地黄”是一种基本观念,说明能和黑色相配的基本色就应该是黄色了。我们看到,与漆器的黑色相配的基本色正是朱、黄两色。朱色不等于黄色,但它是偏红的黄色,因此也可以看做是在效果上强化了的黄色。漆器的黑色与朱、黄两色的相配,隐含了中国人的天地观念,并取得了一种热烈而又幽深、沉静的情感效果。再辅以其它颜色,就更加使人感到“凉彩绝艳,难与并能”了。中国漆器艺术对色彩效果的高度重视及其取得的成就,在汉唐艺术中也得到了继承,并有所发展。如汉唐壁画(包含唐代敦煌等处的佛教壁画)、帛画,唐代重着色人物花鸟画、钩金的青绿山水画、唐三彩、琉璃瓦等的色彩,都是以漆器艺术的色彩为其源头的。时至今日,在色彩效果的创造上,漆器艺术的光辉成就,仍有待于我们去努力继承与发展。

4黑色的民族感

色彩的审美心理不是孤立的,它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的影响,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五行色彩学体系和儒家文化的影响,黑色在中国具有独特性和民族性,这不仅表现在绘画和传统工艺中,还表现在人们对服饰颜色的选择上。服饰既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保障,又折射着社会的审美文化和意识形态。远古人类在使用火之后发现,木材燃烧生成的烟灰和木炭会将自己的手和其他物品染黑,于是便用麻栎皮、鼠尾草、栗树皮等植物制成黑色染料。所以黑色成为了早期人类应用广泛的染料基色。同时人们还发现黑色具有吸收热能的特点,穿黑色的衣服令人感受到温暖,这更使得黑色广受欢迎。

随着人类的文明演变,人们对黑色的体验不再停留在温暖、方便的层面,其魅力伴随着五行色彩学体系和儒家文化的发展,更多地在审美层面上得以体现。此外,人们对黑色的喜爱,在很多少数民族服饰中也可看出。据《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服饰卷》记载,我国有三十多个民族喜好在使用黑色,占各民族总和的63%左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有穿黑色上衣配彩色裙子的,有彩色上衣配黑色裤子或裙子的,有黑色底刺绣五色纹饰的,有戴黑色帽子或缠黑色头。

参考文献:

[1]门德来,唐岚.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之黑色[J].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19

[2]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作者:刘新元 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上一篇: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下一篇:定格动画的传统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