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10-24 06:06:33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5例乳腺性肿瘤患者病例。全部173个病灶以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并利用改良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5.94%(55/64)、特异性为82.57%(90/109)、准确性为83.82%(145/17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组中组织弹性硬度≥4分的出现率85.94%,显著性大于良性组的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瘤;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2-00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malignant breast tumors. Methods A total of 125 cases of breast tumors from Dec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All 173 lesions were detected with 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modified 5 points score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malignant breast tumors were 85.94%(55/64),82.57%(90/109), and 83.82%(145/173). Elastic hardness ≥4 point of malignant group by 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 was 85.94%,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nign group(17.43%)(P

[Key words] Ultrasound elasticity imaging; Breast neoplasm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临床是一种新型超声显像技术,在临床上获得了逐步应用与推广。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反映检测组织的弹性及硬度通过检测施加外部压力所致的组织变形和扭曲程度,然后根据组织的硬度仪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是对组织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对其弹性及硬度进行测定,进而依据硬度仪对肿瘤性质进行鉴别。本研究对超声弹性成像在判定患者肿瘤性质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5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 ,且经手术病理学确诊。患者共有病灶173个,其中良性病灶109个,恶性病灶64个;肿块直径5.8~72.4 mm,平均(38.2±10.2)mm;年龄22~67岁,平均 (36.3±9.6)岁。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2000与Hitachi vision preirus彩超仪,探头频率设置分别为7.0~14.0 MHz、7.0~12.0 MHz,行常规超声检查,对患者乳腺病灶进行观察,对其病灶肿块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观察,并使用彩超对患者血流特征进行观察,测量相应参数。以至弹性成像模式对患者进行观察,叮嘱患者保持平静的呼吸,将探头固定在肿块最大的地方,先用探头加压解压,待显示屏上压力压放频率指标为2~3、图像稳定3 s时迅速获得弹性成像图,对病灶进行Ihoh五分法评分,做出病灶区硬度与周围组织硬度的相对比较。受检者的检查均由同1位具有丰富检查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完成。

1.3 UE评分标准

以改良5分法对超声弹性成像的图像进行评分[1]。1分,患者病灶外形显著变形,病灶并由绿色覆盖,或有部分的红色(封三图3);2分,患者病灶出现部分形变,病灶多为绿色;3分,患者病灶的边缘出现变形,病灶多为蓝色,少量呈绿色;4分,患者病灶无显著变形,病灶由蓝色覆盖;5分,患者病灶无变形,肿块完全被蓝色覆盖(封三图4)。结果≥4分表示为恶性病变,≤3分表示良性病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病理检查结果

对患者超声弹性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共发现173个乳腺实性结节,其中良性109个,恶性64个,见表1。

2.2弹性成像评分比较

对良性和恶性肿瘤成像结果进行评分,结果见表2。恶性肿瘤64个,≤3分的9个,≥4分的55个。良性肿瘤109个,其中≤3分的90个,≥4分的19个。恶性组中弹性成像评分≥4分的出现率85.94%明显高于良性17.43%(χ2=69.1025,P=0.000)。见表2。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分析,敏感性为85.94%(55/64)、特异性为82.57%(90/109)、准确性为83.82%(145/173),结果见表3。乳腺良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与乳腺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025,P=0.000)。

3讨论

乳腺肿瘤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病,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及及时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当前,临床诊断的主要方式为常规超声检查[1],但常规超声技术对异病同影及同病异影的鉴别诊断效果较差[2]。常规超声鉴别主要是通过病灶形态、内部回声及边界等对病灶性质进行确定、多普勒超声则是依据病灶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对病灶性质进行判断,RI>0.7及PS>20cm/s是乳腺恶性肿瘤特征。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地对相关组织内部的弹性特征进行反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病变性质诊断,但其敏感性、特异性相对较低,误诊率高[3],故临床上不能仅凭血流信号及肿块内血流分布而判定良恶性乳腺病变[4]。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新的诊断技术被认为是常规超声检查的有益补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主要通过肿块良恶性组织弹性系数的不同进行诊断。患者乳腺各组织具有不同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依据弹性系数的不同对肿瘤性质进行鉴别。恶性肿瘤中组织多出现僵化,并出现浸润性生长;此外,肿瘤的边界多为星状或蟹足样,且与周围结构发生粘连,因此弹性不大;良性肿瘤的这种状况恰好相反。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过程中,应要求患者充分的放松,在检查中探头要与病灶轻触并确保垂直于皮肤,待病灶图像颜色稳定后,才能进行图像的冻结和测量,乳腺癌在弹性成像图上的面积大于灰阶声像图面积的2倍,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结果具有一致性[5],分析原因是由恶性肿瘤结缔组织对周围组织的牵拉作用造成的。本研究中,以超声弹性成像改良5分评分标准,对125例乳腺肿瘤患者173个病灶进行了评分,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恶性肿瘤64个,≤3分的9个,≥4分的55个;良性肿瘤109个,其中≤3分的90个,≥4分的19个。其中,恶性组中弹性成像评分≥4分的出现率为85.94%,明显高于良性组的17.43%(χ2=69.1025,P=0.00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5.94%、特异性为82.57%、准确性为83.82%。可见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此外,在本组64个恶性病灶中仍有9个被误诊为良性肿瘤,其原因可能为:①诊断中各组织的弹性系数,会发生重叠;②取样框的面积较小,无法对病灶及周围组织的硬度进行反映[6];③诊断过程中压力和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应选用4~5以获得较好效果;④一些乳腺肿块的软硬度无法使用当前5分法评分标准进行判断[7]。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技术,但临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鉴别硬度较大的良性肿块及硬度较小的恶性肿块时,仍有一定的漏诊率。此外,组织变性及间质细胞丰富的良性肿瘤,检查时易出现假阳性[8],而且

[参考文献]

[1] 何晓燕.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2063.

[2] 张根娥,张仕英,彭德坚.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6):729.

[3] 朱小彦,赵玲英. 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6):913-914.

[4] 盘丽娟,肖萤,刘芳. 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2):124-127.

[5] 孙卫健,范晓芳.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62-364.

[6] 周永昌,郭万学. 浅表器官超声[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39.

[7] 罗葆明,欧冰,冯霞,等. 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4):259-261.

[8] 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与评分法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比较[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12,19(2):142-144.

(收稿日期:2014-03-28)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 下一篇: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