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时间:2022-10-24 03:41:54

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摘要: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制造业竞争力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文章从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现状出发,论述了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积极开展协调性的国际活动、优化现行贸易结构、强化人民币汇率变革、引进外国优秀技术与人才四个改进建议。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国际活动;贸易结构;汇率变革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00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01

1 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现状

1.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制造业产品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数据统计结构显示,在我国出口产品收入中,约一半的收入来源于制造业产品出口。这足以看出,制造业产品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贡献。当前,由于制造业产品出口前景相对看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生产规模日渐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国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尽管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美国等多个国家一度采取严格的贸易壁垒抑制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各国对华反倾销活动日益兴盛,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形势依旧保持稳定,制造业出口产品的生产规模依旧呈现出持续扩大趋势。

1.2 行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随着中国制造业产品的生产规模日渐扩大,我国制造业现行的行业结构得到相应优化,制造业产品的生产结构也得到有序调整。如以往,我国主要向美国、欧洲等国家输出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纺织产品、非金属矿物制成品等,以至于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只能以量取胜,否则无法获得更丰厚的出口利润。但现如今,随着中国高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技术产品的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我国已能向其他国家输出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电子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的出口既提高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利润,又优化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结构。更重要的是,这些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让世界其他国家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1.3 产业聚集初具规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了个别具有鲜明特色的加工中心,区域产业聚集也初具规模,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带已然成为我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增长极。可以说,这些加工中心及产业地带的聚集,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力,还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制造业产业的集中度也随之提高。如石油制品产业、日用电子产业、棉纺产业等,集中度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这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也说明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力与出口竞争力保持着持续上升趋势。

2 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面临的困境

2.1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在经济化全球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经济制度的进步如影相随。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将国际市场经济制度直接引入到本国经济市场内,并以此制度引导本国经济发展。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从根源上规避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始终难以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利用跨国企业的优势,通过构建完善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强力掠夺我国制造业资源,甚至由此垄断部分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资源,以至于我国制造业产品生产成本加大、出口价格提高、出口需求量减少。与此同时,为了让本国制造业产品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出口的制造业产品发起反倾销活动。加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还不发达,高技术产品制造能力较低,导致我国无法从高端制造业产品入手,打破激烈国际竞争对我国附加值产品的限制。基于以上困境不难看出,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给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2 出口产业结构低下

当前,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中,附加值相对较小的冶金、建材等基础产品依旧占主要比重,出口产品产业结构低下。尽管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显著较快,出口制造业产品的消费结构得到升级,但由于出口产业结构低下,各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体制不完善,经济保持粗放式发展模式不改变,部分行业产业盲目投资,以至于电石、铜冶炼等制造业产品生产规模随意扩大,制造业产品出现出口过剩现象,从而大大拉低了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2.3 人民币升值压力大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他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越来越大,这也给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尽管我国自2005年起就开始贯彻落实以市场供求为核心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全方位预防人民币汇率变动过大和人民币在短期内迅速升级。但就浮动汇率制度的本质而言,它根本无法真正消除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因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与美国等多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其他国家产品贸易利润被中国压制,促使其他国家更期望人民币升值。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压制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进而减少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量,促使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

2.4 科技研发能力较弱

我国出口其他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具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重加工组装,轻创新与研发,以至于制造业产品的关键技术始终受制于人。据相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产品对他国技术的依存度已高达50%,且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数也相对较少,特别是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相比,我国专利数还相差甚远。与此同时,我国具备科研实力和创新力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制造业是一个对人才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但就现实而言,大部分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多重视基础加工人才,而对有科研实力和创新力的人才不做过多关注。这也促使制造业高素质人才选择向外寻找高薪岗位,制造业科研人才外部流失现象严重。这说明,在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越来越大的当下,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依旧未认识到主动把握科研人才,提升科研实力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亟需解决的问题。

3 提高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3.1 积极开展协调性的国际活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状态下,我国应与各国就贸易问题积极开展协调性的国际活动,进而从根本上处理不正当竞争手段给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带来的威胁。这也要求,我国应本着互利互信的基本原则重视贸易失衡问题,采取信息沟通、技术交流等措施改善我国与他国的经贸关系,进而消除他国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阻碍。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部门还应在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商品与投资市场的有效开放,完善制造业产品管理体制。此外,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本国制造业企业适度扩大出口产品的规模,力争“走出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还可积极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发展成跨国企业,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抗风险能力,从而使制造业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稳定的地位。

3.2 优化现行贸易结构

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是否得到有效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看,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升级,其实是产品内部结构优化。具体来看,可从两方面进行诠释:一方面,细分、调整与优化制造业各产业的出口产品结构。如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结构细分为低附加值、低出口复杂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与高附加值、高出口复杂度的出口产品结构,并逐渐使这两类出口产品结构逐渐向拥有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序转变,进而实现有序的调整与优化。即在优化中国制造业产品现行出口结构时,要积极从“以量取胜”的方向转为“以质取胜”的方向,进而从产品根基上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制造业应积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积极培养具备技术创新力的自主品牌,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出口产品的配套能力,促使制造业产品加工贸易升级,进而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3.3 强化人民币汇率变革

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全面扩大汇率浮动范围,使人民币汇率成为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浮动汇率。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以及人民币汇率原有的浮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风险明显增大。这也说明,在强化人民币汇率变革的过程中,我国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国内的金融体制,使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参与外汇市场,提高自身的金融监管实力,进而提高金融产品的整体创新力,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构建起符合现代化经济要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而辅助我国制造业全面提升出口产品应对人民币升值风险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看,只有制造业产品及其所在产业应对人民币升值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才能真正防范他国利用人民币汇率做手脚,从而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整体出口竞争力。

3.4 引进外国优秀技术与人才

虽然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相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较低,以至于我国制造业产品附加值提升速度慢,制造业产品出口利润难以有效提高。这也要求我国应积极向技术发达的国家看齐,尽可能在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外部引入优秀技术,进而提高本国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制造业还应重视人才的引进。高素质、创新力强的人才是我国制造业产品优化升级及创新的重要支撑。但纵观当前,我国制造业人才技能单一化现象还相对较严重,且大部分制造业人才缺乏新产品研发能力与创新力。因此,我国制造业在全面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时,要着重引进外国优秀人才,如高新技术人才、金融投资人才、出口管理人才等。

4 结语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直接影响了我国产品的整体出口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依旧受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出口产业结构低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科技研发能力较弱等不良因素影响,以至于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始终无法有效提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创设一切可靠条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升制造业乃至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陶春海,汤晓军.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评价

研究[J].东岳论丛,2015,36(9).

[2] 汤晓军.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

经大学,2014.

[3] 陈媛媛.市场分割与出口竞争力:基于中国数据的经

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4] 张海燕.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

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

[5] 施炳展.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测度与事实

[J].经济学(季刊),2014,(1).

作者简介:鲁晓路(1992-),男,黑龙江海伦人,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上一篇:高层建筑现场施工监理方法探讨 下一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