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的对策初探

时间:2022-10-23 10:26:15

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的对策初探

新课标初中英语教材已经使用好几年了, 但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老教材更加严重了。学生的学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教师们更是十分的迷茫, 不知如何是好? 尤其是在农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如何做好学生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力争保持英语课的“新”、“趣”, 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创造各种情景让每个学生充分主动起来。教师从讲台上走下去,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特别是要及时鼓励有困难的学生, 使他们树立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使学生更乐学, 在课堂内外愿意自主地投入更多时间去探究和学习。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时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听力部分,采用激励机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师可以将班级分组,以组为单位,对每个小组建立听力档案,组长记录学生的听力水平及所取得的进步,每个月公布一次,以激励学生做得更好。口语方面,每次都挑选两到三个小组代表发言,使学生养成小组代表发言台前、台后掌声鼓励的习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也是我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之一。我经常让学生表演教材内容。另外,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厌学情绪,如果有这样的苗头,就及时纠正教导。尤其是学困生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找回自己的自信心,课下还要给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从而使他们不至于放弃英语。如我班的胡增一开始对英语一点也不会,但经过我的多次鼓励,他现在比以前进步多了。不但上课能回答问题,英语书写也比以前好多了。不过,这里要强调一点。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学生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过多地重视手段而忽视基础,可能一开始学生会因为新鲜,产生一定的兴趣(其实这里所谓的兴趣并不是对英语的兴趣,而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可能持久,只有当学生能基本听得懂、说得出、写得对的时候,才会真正喜欢英语,对英语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而要达到以上所说的基本,必须从一开始就艰苦地、踏踏实实地打基础,教师要在学期初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

二、利用学习效果,帮助树立信心

我们的学生有一颗非常容易受伤的心, 教师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为学生着想,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 从而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认知的一些规律。比如学生们在学习记忆单词时, 我对学生阐述记忆与遗忘的规律, 教会他们利用早晚最佳时段进行记忆, 最大限度地克服遗忘。这类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树立起必胜的信心, 使之形成各自特有的学习方法, 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克服困难, 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 “ 每个人都有学习外语的天赋” ,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创设生动逼真的情景, 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更多地训练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运用, 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进行西方风俗习惯方面的英语文化教育, 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英语语感,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譬如我们英语教材中许多地方都有介Christmas ( 圣诞节) 等西方节日的文章及对话, 利用这一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西方英语文化教育是最好的题材。很多人认为有了英语学习兴趣就能学好英语, 事实上并非如此, 许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 但英语成绩就是提高不了。兴趣并不等于信心, 信心是一种综合人体内各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的动力系统。有的人即使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 但学习方法正确, 又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刻苦、坚韧等积极的情感因素的投入, 也能学好英语。我们要利用语言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组建学习动力系统, 培养学生树立起自主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创建温馨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因学生心境快乐,思维才能得以激活,思维广度和深度才能得到拓展和开掘,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温馨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从而克服教学语言的枯燥。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阶段,抓住这样一个特点,教师要在教学手段上标新立异,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听录音,进行竞赛,表演戏剧,学唱英文歌等。英语课堂教学每一个教学步骤应该多设计信息沟,层层递进,根据教学内容和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避免出现学生掉队现象。最近我们学习了“we should observe the seven don’ts”这一主题的课,学完了课文内容,我布置了一个思考题,针对本班情况,要求学生思考“how to be a civilized student” ,学生们通过英语小品,编写对话,以及辩论等形式对这个题目进行了深刻的回答。如在教“过去进行时态”的内容时,我先出示一副画:有关学生学习的情况,而旁边父亲在看报,在给学生看这幅图画时,我把图片中的学生遮住,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ile his father was reading?那么学生就会guess,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巩固了“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技能。

四、广辟第二课堂, 轻松学习不掉队

第二课堂是一种轻松的学习形式, 方法多样, 学生喜闻乐见, 容易接受。笔者主要采取以下做法:(1)开展“英语角”活动。(2)举办唱英语歌曲。(3)成立“英语广播小组”。(4)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如录音机、投影器等。(5)组织英语手操比赛。此外, 还可举办英语会, 组织背诵、朗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巩固了所学知识。如诗歌散文朗诵、小品短剧表演、歌唱比赛、读书报告会等; 在这些活动中, 鼓励学生通过主动研究和发现, 培养其独立思考、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拓宽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八年级( 下册) 英语教材中 有关于旅游方面的内容, 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 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已有的旅游知识去调查研究, 在分析总结中自主学习这方面的英语知识。这需要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学习方法和策略等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 并在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初期就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基于英语课程和学习心理认知的情感教育, 使其逐渐体悟“ 学海无涯苦作舟” 、“ 有志者, 事竞成” 的蕴义, 从而帮助学生在其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顽强的意志、提高自信心,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建议对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习惯也是切实可行的。

上一篇:浅谈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