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23 04:05:03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毫无疑问地被定位成课堂活动中的主体。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服务于学生全面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课堂评价手段,让学生在课堂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是小学数学教学进步的重要体现。

一、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针对性

小学数学教师实施于课堂活动中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情感都会产生影响。真诚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教学评价,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重视,也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真诚的语言,利用赞许的眼光去表扬学生,更可以利用自己的微笑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于他们的肯定。当然,课堂教学评价要具有针对性与公平性,过度的表扬会让课堂评价丧失意义与价值,无法起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的时候,一些学生可以快速分辨位置与顺序,那么教师可以对其反应机敏进行评价。一些学生不能快速分辨左右,教师可以利用微笑与眼神告诉学生“老师不急,慢慢来,相信你”,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得以减小。

二、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在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形式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改革性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课堂评价往往是单一、死板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满足感的提高有积极意义,还能够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受到学生思维方式差异性的影响,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想法很可能不同,在互评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想法进行结合,发现不足进行补充。像在学习“测量”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让学生上台表演他们测量的过程,进行互相评价,从而促进其测量行为的规范。

另外,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如果学生可以进行科学有效的自评,那证明学生有能力去反思自己,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让学生客观具体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能够在自我评价中成长。

三、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性

评价语言是课堂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师对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评价的效果。课堂评价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汇,教师的真情实感以及评价的中肯性,是影响课堂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利用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一些教师经常会利用“真好、真棒”等词语,但反复利用这些词语,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乏味之感。在实施课堂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变化语言,多从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在课堂评价中,教师不能用“很好”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而要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出发进行表扬。一些学生解题思路好,就要用“你的思维真活跃”这样的语言进行表扬,一些学生的计算能力强,教师就要用“你的脑袋转得真快”这样的语言进行表扬。另外,教师要利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批评,有学生在课堂中说话,教师可以说“你在课堂中表现得很积极,如果你能和大家一样融入问题的讨论中,你的积极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快速改正。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课堂评价的有效应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讲是一件出彩之事。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正确利用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进行点评,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意义。教师需要正确对待课堂评价工作,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课堂评价的推动下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