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作文课兴趣为文

时间:2022-10-23 12:19:11

如何使作文课兴趣为文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作文课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表一点浅见。

一、运用探索、猎奇心理命题

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望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到新鲜而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供他们辨析。探索、猎奇心理是学生写作愿望的内在引发因素,命题时善于运用,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二、运用质疑、是非心理命题

在学习生活中,学生必然会遇上许多疑问,许多是非难辨的事物,这会引起他们的思考、争辩。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理性思维的增强,他们表现出乐于思考,不愿盲从,有正义感。倘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辩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命题时,就可以出一些学生希望解决而又有探讨价值的疑难、是非问题,供他们讨论。如《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吗?》、

三、运用关注、责任心理命题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出发,他们有自己关注的问题,特别到了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他们自身发展的关注心理、责任心理也愈强烈。结合学生实际,注意学生圈里的热点问题、关注问题,把文题出在他们关心的焦点上,从而达到既有利于写作,又有利于引导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命题的又一思路。在关注心理、责任心理的驱使下,这类问题,他们乐于思考,这样的文题,他们乐于做,并迫切希望得到正确引导。命题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

四、运用自强、成就心理命题

争强好胜,想有所作为,这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点。特别进入高中,学生进入青春初期,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连续性,明白了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远大的目标、杰出的人物时时在激励他们,于是现实中的我开始否定过去的自我,追求理想中的我,不断用理想的我鞭策自己,由此,自强心理、成就心理十分突出。这些心理特点,也就给教师提供了命题的引发因素。

五、运用审美、认同心理命题

爱美是人之天性,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追求着生活。对于中学生,我们讲“五讲四美”,主要从道德情操、行为习惯上进行美德教育,力求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中学生进入青春期,除逐渐注意外在形象外,内在审美体验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了解这种心理,我们就可以出一些适合学生审美,培养学生美好情操的作文题。唤起学生美化环境、美化心灵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绚丽多姿、思想的丰富多彩的更高的审美要求,把学生带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训练中去。当学生用他们的审美观确立了美好的事物时,认同心理也同时产生了,“善善恶恶”。他们会赞美、学习美好的东西,批判、摒弃丑恶的事物。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索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作文命题,应该作为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如果投下去的是一片叶,一片羽毛,则只会冷冷清清。王充《论衡》讲“意奋而笔纵”,刘勰《体性》讲“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都调了情绪的引发及情感调动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悉心研究并恰当运用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注意“投石效应”,我们就多了一把启动学生兴趣作文的钥匙。

上一篇:浅议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下一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