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与小学音乐课结合例谈

时间:2022-10-23 05:25:52

舞蹈与小学音乐课结合例谈

舞蹈是音乐的律动表现形式,音乐是催生舞蹈的重要源泉,两者之间水融、缺一不可。传统的小学音乐课中,舞蹈和音乐的教学是分开来的,不但局限性强,而且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小学生天生具有极强的律动性,对于一些旋律欢快的儿歌非常敏感。如果可以在音乐课中将舞蹈和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养成“身随乐动、乐由舞生”的习惯。然而,考虑到小学生的能力现状,在渗透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们不仅要严格控制教学时间和梯度,还要合理选择音乐素材,从而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间接地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并让孩子们在音乐课中真正地“动”起来,把握音乐的脉搏,抓准舞蹈的灵魂,感受艺术所蕴含的魅力。

重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兴趣

传统音乐教学以聆听和欣赏为主,即教师在台上用乐器演奏,或者是播放音乐,然后学生在台下被动聆听;当学生聆听完毕之后,再由教师带领他们对音乐进行演唱;当学生可以充分诠释音乐之后,课堂教学便算完成。整体来看,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局限性强,而且无法让学生充分领会音乐内涵。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音乐课就是听听歌和唱唱歌,甚至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音乐教师可以合理地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将舞蹈有机地融入到音乐之中,就可以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进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小学音乐《秋天的联想》一课为例: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并可以使用不同的情绪和音色去演唱《红叶》和《土风舞》这两首歌。但是,在欣赏《土风舞》时,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无精打采的样子,甚至有些学生还在“我行我素”。对此,笔者及时导入了舞蹈。首先,笔者提出了一个思考性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季节会带给人哪些感受呢?当我们看到漫山遍野的红色枫叶时,会不会有种身体想要动一动的想法呢?”带着对问题的思考,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土风舞》的视频播放给学生们,让学生深切感受人们喜庆丰收的热闹场景。而在观赏的同时,笔者一边让学生跟着节拍去感受音乐,一边让他们认真留意视频中人们舞动时的状态。如此一来,学生便在视频和问题的牵引下,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学习当中。

再以《阿童木之歌》为例:虽然这首歌曲是2009年上映的经典动画片《阿童木》的主题曲,但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却极为遥远。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笔者在教学时将这部动画作品中有关舞蹈的一个片段搬到了课堂之中,然后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感受一下歌曲中那欢快、振奋的节拍。因为小学生对动画片偏爱,当他们看到视频片段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在这时,笔者还鼓励他们围绕视频进行“律动模仿活动”,从而让他们在舞蹈的引领下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缺乏兴趣的引导,不论是哪一门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都会味如嚼蜡。通过将舞蹈和音乐课巧妙结合,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观看舞蹈,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参与热情,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对音乐节拍的把握,从而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具实效。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阶段,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不能让舞蹈在课堂中占据主角地位,而是要让学生在舞蹈的过程中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歌曲编创舞蹈

创新是时展的基石,是教育进步的明灯。在音乐课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让他们在联想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创新空间,全面诱发他们的创造意识。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巧妙结合,不但可以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还能丰富课堂的内容,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通过一首歌曲的歌词内容鼓励学生编创舞蹈,或者是通过长短音、强弱音、高低音的变化来编创合适的舞蹈姿势等。

以小学音乐《牧童之歌》为例:在教学期间,当唱到“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两只手掌的食指和大拇指贴合,围城一个“圆”,以此比作太阳,然后将手臂慢慢举起,模仿出“太阳慢慢地爬上”的情境;当唱到“骑上骏马扬起鞭”时,男同学可以摆出骑马的样子,然后右臂后伸,模仿出“扬起鞭”的样子;当唱到最后一句“唱上一首歌呀心花开放”时,可以让全体学生站成排,一起摆动腰肢和手臂,从而勾勒出一幅快乐、自由的“画卷”。当然,教师在引导之余,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编创趣味的小舞蹈,这样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热情。比如《火车火车跑得快》这首歌,在编创舞蹈的时候,男同学可以排成一排,然后模仿出火车开动的样子;而女同学可以一边跳舞,一边挥手,扮成等车的乘客。当“火车到站了”,男同学可以及时变换动作,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然后原地踏步,表示火车马上就要停了;而女同学这时则可以聚成一团,一边唱着歌,一边做出要上车的动作,从而让课堂气氛更胜一筹。又如粤语童谣《落雨大》,在编创舞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道具雨伞,然后一边撑着伞,一边演唱这首歌;而在舞动时,可以适当地将手掌伸出雨伞覆盖的范围,表示用手掌触碰雨水的场景。如此一来,既可以让整个课堂更具真实性,又能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继而编创出更多有趣新奇的舞蹈。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其内容更是天马行空,五花八门。在将舞蹈与音乐课进行结合时,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来编创舞蹈,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和想象力,从而让他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扎实把握歌曲的内涵和意义。比如,在编造《火车火车跑得快》的舞蹈时,学生通过想象,不难发现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场景和寓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编创舞蹈时,教师要及时做出引导和指点,譬如在哪个节拍应该如何去编造动作等。

借观赏舞蹈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诱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但是,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在鉴赏音乐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认知“短板”:感知的方向源于旋律的快慢,旋律快的就认为是欢快的歌曲,旋律缓慢的就认为是悲伤的歌曲。笔者认为,这种“流于其表”的鉴赏方法,不但局限性强,而且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认知上的错误。因此,借助舞蹈观赏来帮助小学生鉴赏音乐,并以此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无疑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但具体如何操作呢?

以小学音乐《七个小矮人之歌》为例:在鉴赏这首歌曲时,可以事先播放准备好的视频资料,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如,“通过对舞蹈的观赏,思考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还可以鼓励学生做出联想,如“快唱的时候应该如何去演,慢唱的时候又该如何去演”等。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质量,还能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譬如,有的学生便在发表见解和看法的同时表演出了自己心中的小舞蹈,从而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在鉴赏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观赏舞蹈的时候多思考一些“为什么”,如:“这个节拍为什么要做出这个动作?”“旋律变化之后,舞动的速度和幅度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哪些特点?”“这个动作可以表达出哪些情感?”从而让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把握这部曲子的中心思想。而且,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在思考时自行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或者是由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舞动,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单纯地透过音乐去鉴赏音乐,必然会让他们遇到许多的阻碍;但是通过“观赏舞蹈、舞动肢体”,却可以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知识点的生成当中,继而让他们牢牢地把握音乐的脉搏,感受到乐曲背后所蕴含的含义,以此完成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借舞蹈来展开的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但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点,同样很重要,因此不能忽略教师在这期间的重要性。

结束语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作为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出符合他们内心需求的教学方法。舞蹈和音乐在艺术上是两个既独立、又联系紧密的板块:学生在音乐的影响下往往会产生律动的想法,从而衍生出“舞蹈”来;在舞蹈的影响下,学生们会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节拍变化和乐段乐句的划分特点。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课教学时,作为一线音乐教师,有必要将舞蹈融合到音乐教学当中,从而创造出一个新颖的“音乐课”。将舞蹈和音乐进行巧妙结合,不但可以满足小学生“爱玩爱动”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能降低他们在课堂中的压迫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只有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舞蹈所蕴含的魅力,才能使他们的音乐技能提高,并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获得无尽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秦月.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体验[J].大众文艺,2013(14)

[2]张莉.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体验[J].科普童话,2014(11)

[3]周庆辉.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3)

[4]兰宁.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4)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上芬小学)

上一篇:教育精神的耕耘者 下一篇: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