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6 22:34:44

舞蹈心得体会

舞蹈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工人舞蹈;源于生活;观察生活;高于生活;回到生活;“工人演,演工人”;

中途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什么是舞蹈呢?概括的说,舞蹈就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特定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一个好的作品,必然是在典型的环境中,用典型的人体语言抒发典型的情感,“单纯的”人体动作,绝对不是舞蹈艺术。在众多的舞蹈类别中,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不同,其具有一定的非专业性,群文舞蹈是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因此群文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创作及表演上也要充分把握这一点。

一、舞蹈创作的题材来源于生活,工人舞蹈也不例外

舞蹈的创作是一个“孕育”和“生产”的过程,包括构思题材选择、结构编排、演出,每个环节都必须紧紧联系在一起,但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题材的选择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选择了一个好的题材,舞蹈的创编已成功了一半。

在2013年7月来到茂名市文化馆工作之前,我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是一名企业的业余编导。工人的生活和情怀为我提供了创作源泉,是我创作的动力。我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题材,真实、直观地表达了工人们的心声。21岁那年,我进入茂名石化公司,成为一名电工。我爱我的工作,也常常在公司职工文工团里过上一把舞蹈瘾。身边的许多人和事,常常感动着我,使我产生了想把他们舞台化、舞蹈化的强烈欲望,于是,我尝试着编导以石化工人为题材的舞蹈。我记得我创编的第一个作品《银色畅想曲》,反映炼油工人对未来的畅想,在广东省1996年度业余文艺作品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大大地鼓舞了我的创作热情。接下来,我连续创作了《那年代》、《嘿,小伙》、《岁月如歌》、《管网深深》、《舞动的平台》、《工地节奏》、《围油人》等一个又一个作品,都是工人题材的特色,写实的风格。比如《围油人》,反映的是一群在海里围拦漏油的特殊工人的工作。他们长年在海上作业,每当单点系泊(供船舶停靠并进行海上装卸作业的系统)从油轮接卸原油的过程中发生原油外泄时,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船上,甚至跳下风高浪急的海里,拉起围油栏,把泄漏在海面的原油围拢在固定的区域内,以防因漏油扩散而污染海洋环境。他们很平凡,却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有了他们,大海才依旧清澈湛蓝。我觉得应该把这群不为人知的汉子搬上舞台,让观众了解他们,因此,就创作了《围油人》这个舞蹈。

在公司里,让我感动的人不止他们。有一群妈妈级电焊工,她们有时挂在高高的管道上进行焊接作业,为了克服惧怕心理,她们自比仙女,把电焊工作当成仙女撒花。有时她们又隐身于地面长长的管网中焊接,她们的敬业精神就象这些管道一样延伸到公司的每一个地方。我把她们编成《管网深深》的舞蹈,并用画外音加入了孩子对妈妈的纯真赞美:“我的妈妈是天上的仙女,能在很高的天空上撒下点点星光。真美啊!”

工人们看着舞台上的作品,觉得如同看着身边的人,感受身边的事,发自内心地喜欢它们。这批作品,在地方舞台上演出,在省里和全国石化系统评奖,都得到认可,获得金奖,更加坚定了我走写实之路的信心。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与表演,我也深刻认识到,群文舞蹈所独有的群众性是其能走进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由于做个作品的创作,使我为以后的群文舞蹈创作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二、工人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我的作品演的都是我身边的人,是我们公司的工人,他们有管道工、电焊工、建筑工、维修工、仪表操作工等等。他们平凡而朴实,一直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建设企业,报效国家。

为了真实地再现这些质朴的工人,生动地表现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我常常骑着摩托车到他们工作的地方体验生活,观察他们工作的状态与神态,了解他们的思想。每当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时,我就找到了创作的触点。我在构思《工地节奏》时,想要表现的是一群建筑、安装工人的精神这样一个题材,这个题材很普通,怎么去编呢?当时也很犯愁。为此,我到建设工地和工人们聊天。他们告诉我,为了建设、安装一套炼油、化工设备,在工地常常一干就是一、两年,所以很想家,就算是七尺男儿,在接到家里的电话时,也会不禁落泪。工休的时候,他们最高兴的就是大伙儿一起逗逗乐。听了他们的诉说,我感触很大,也为我的创作带来了灵感。我问大家喜欢跳什么舞,他们都说喜欢跳街舞,因为街舞非常有力度,有节奏,很容易表达他们的工作情景,而且很喜欢《我想有个家》这首老歌,听了很有感觉。有一次下起了雨,工人们躲进工棚说说笑笑,非常温馨、和谐。我把这些感受和细节融进了舞蹈里,于是,就有了工地大干、工间娱乐、大雨来袭、家人电话、思念亲人等舞段,并且在舞蹈中使用了街舞的元素,还引用了《我想有个家》这首歌。舞蹈的结尾运用了街舞说唱的特点,表达他们对工作、生活积极向上的心声:“此时此刻我们都想家,但是为了建设好大家,再苦再累我们也不怕,我们都有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早干完,早回家!”《工地节奏》不但我们公司的工人爱看,全国职工舞蹈展演中也得到了认可,获得了金奖,接着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第五届电视舞蹈大赛铜奖。更意外的是,今年还获得了全国第十五届 “群星奖”。其实,获奖的是那些战斗在工地上的工人们,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观众。

我们公司的倒班工人很辛苦。别的母子互相依偎甜甜入睡的时候,他们正在生产岗位上大干苦干,心里只能默默地唱着民谣“月光光,照地堂,虾崽你乖乖睡落床”。当别人睡的正酣时,他们头顶着月光,身影依然在工作平台上舞动。于是我创作了《舞动的平台》这个舞蹈,直观地表现了这些既特殊又平凡的零点班工人。

工人舞蹈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些反映生活和身边人的作品,通过舞蹈表现,塑造了石化工人们百折不挠、团结拼搏的形象,是工人们最喜欢,最爱看的,而且百看不厌,倍感亲切。

记得在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上高成明老师曾说过:“创作态度其实就是人生态度,真诚是创造的主旨,真诚的体会,真诚的表达,有话则说,无话则不要为某种利益去生编硬造。从虚假出发,最终无法到达艺术创作的正途。

作品创作也是生命的创作,我选择创作因为生命中有如此要求。以往的作品,或大或小,或深或浅都是我的真诚表达,不为别的,只想无愧于时代、社会、热爱艺术的人们及自己的艺术理想。”

三、“工人演,演工人”,舞真实的情

立足企业实际,以工人为演员,以劳动为动作,舞出工人的真情来。我的作品演员均来自茂名石化公司的基层单位,大多数是倒班工人,女演员都已是孩子的妈妈。他们不具备专业舞蹈演员的体形条件,也没有高超的肢体表达能力,更没有足够的排练时间。他们排练节目都必须利用工余时间,有的是下了班来排练,有的是排完练去上班,常常是到了正式演出那天演员才到齐。为了扬演员之长,避其之短,我的舞蹈语汇都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和生活。这些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动作,他们演起来容易上手,舞起来容易到位,表达出来的感情更真实,塑造的形象更有感染力。《工地节奏》就融入了许多建筑工人的动作,演员在舞台上用熟悉的动作,演绎熟悉的生活和熟悉的人,就象向观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真情自然流露,以致于经常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舞台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在参加CCTV舞蹈大赛时,大赛的场外点评嘉宾、中国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老师点评说:“来自一线工人的舞蹈《工地节奏》,他们的技巧编排非常有工地特色。”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张继刚老师点评时说:“我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舞蹈,你们的路走得很正。”

我的作品因为“工人演,演工人”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生活气息和真实的工人感情,正是专业演员所欠缺的,因此,才得到了观众的接受。

综上所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创作生活,是编导塑造完整舞蹈艺术形象的前提。同时也要真实而深切地反映不同时期的思想、生活、感慨,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艺术个性。舞蹈编导唯有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亮点,在创作中寻找适合的题材,这样才能编出优秀的舞蹈。要扬演员之长,避其之短,舞蹈语汇就必须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和生活。这些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动作,会使他们演起来容易上手,舞起来容易到位,表达出来的感情更真实,塑造的形象更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徐先玲.舞蹈艺术百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刘阳.浅谈张继钢舞蹈创作题材选择,青年文学家,2011

[3]高成明.中国文联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1999

舞蹈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舞蹈艺术形式;审美

一、舞蹈的审美体现

1.舞蹈内容的审美体现

笔者从事舞蹈教育多年认为在舞蹈在内容上,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题材的选择。题材的选择是舞蹈创作中的关键部分,因为题材是塑造形象提炼主题的基础,并且对于舞蹈风格的把握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对于主题的确定。顾名思义,主题的彰显往往决定内容的选择,而主题的选择要具有现实意义,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因此,主题的审美不仅是舞蹈者的个性化理解更是对整个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群众情感的艺术化的反映。第三,对于意境的营造。舞蹈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就是意境。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就是通过对孔雀灵性的描写,寄予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是因为它对人们灵魂的震撼,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向往,对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触动,所以《雀之灵》能够给广大舞者和欣赏者最崇高的审美愉悦和心灵升华。

2.舞蹈动作的审美特征

舞蹈动作是舞蹈作品最为基本的艺术手段,通过肢体动作将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特征创造表达出来。舞蹈动作是伴随着节奏而存在的,舞蹈的节奏表现在舞蹈的动作中,把生活中的节奏抽象化为舞蹈节奏,把生活中的动作提炼成舞蹈动作,就形成了有节奏的舞蹈动作。有节奏的舞蹈动作就起着抒感,刻画人物,表现思想的作用。因此在舞蹈欣赏中,对于舞蹈动作的理解是舞蹈审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3.舞蹈情感的审美体现

人是情感的动物,情给万物以精神上的升华,而舞蹈作为一种抒情性为内在本质属性的艺术,这一点就使它更鲜明和突出,同时有别于其他艺术。而舞蹈作品真正留在人们心中的还是抒发感情世界,表达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作品。舞蹈演员在展现作品时都是根据作品角色的需要,把自己的饱满的感情去演绎传达出来,而并非自己的情感。舞蹈演员在演绎作品时会去刻画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动作,自己的追求,但是舞蹈演员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去炫耀个人的技巧展示,不能脱离角色基调去展现舞蹈演员的人体美,也不能过分的陶醉在自我的表现,从而忘记作品的原始情感。在作品的演绎中,不仅可以看到舞蹈演员的四肢及整个身体所表达出的角色,还可以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勾勒出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是欢乐或是悲痛,从而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

二、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

笔者认为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身体艺术,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高度提炼,艺术美化,表现思想与情感世界的人体动作艺术,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够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从作品中体味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舞蹈用人的形体“说话”,一系列动作组成舞蹈的特殊语言,构成流动状态的视觉现象。“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舞蹈艺术形式审美,首先要学会品味“动作”。

1.了解“动作”的不同功能,把握舞蹈“内涵美”。舞蹈动作有多种功能,一是描绘人物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表现性动作。二是展示人物行动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再现性动作。这些动作带有明显的“具象”、“模拟”痕迹。

2.了解“动作”的不同风格,把握舞蹈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通过动作得以具体表现,而不同风格的舞蹈又有不同的美化造型化的标准。以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为例,二者同属经典舞蹈,但用比较的眼光欣赏,却能找到由文化精神的差异延伸到舞蹈风格用动作表现形式的差异。

三、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欣赏能力的提高依靠观赏优秀的、代表那一个历史时期的、那一民族与文化的舞蹈作品。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人具备美的评判能力,如,芭蕾舞《天鹅湖》中的精彩舞段,快板中的四人舞天真、活泼、快乐。舞蹈欣赏者只要学会从丰富多彩的人体舞蹈动作去体会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美,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能领略舞蹈的氛围与意境,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舞蹈在人类视觉活动中是最为丰富、鲜明、集中和创新的,它以流动着的画面展示了人们难以感受、体会的内心世界,创造着自己内心世界的各种神话,无论对思想的深刻性冲击,对美的美好追求,对情感的多种体会和抒发,都会通过舞蹈的表象来传递,在完成舞蹈所独具的心理活动时,不是用文字而是一种特有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它寻找美的灵魂,升华美的成分,传送美信息。身体语言可以昂首挺胸地把“听其言而观其行”改为“观其行而后听其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纯粹身体化的舞蹈才有其无限的魅力,不仅成为个体,而且成为群体的无声的言说。

参考文献:

[1 ]矫立森.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二卷中外巴蕾舞蹈作品赏析 上海音乐出版社.

[2]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一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赏析 上海音乐出版社.浅谈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

朱珂苇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笔者从事高校舞蹈老师行业多年,对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笔者认为在现代生活中,舞蹈已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舞蹈作为美育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共识。舞蹈是“艺术之母”,不仅久远,而且渊深,令人敬而远之。全世界的人们都用手、头和身体传达他们深沉的意思。如果没有身体动作,世界会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只有通过舞蹈身体语言的解读,才能把艺术化的人体表情、姿势、动作还原到它们的原生态意义上。

关键词:舞蹈艺术形式;审美

一、舞蹈的审美体现

1.舞蹈内容的审美体现

笔者从事舞蹈教育多年认为在舞蹈在内容上,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题材的选择。题材的选择是舞蹈创作中的关键部分,因为题材是塑造形象提炼主题的基础,并且对于舞蹈风格的把握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对于主题的确定。顾名思义,主题的彰显往往决定内容的选择,而主题的选择要具有现实意义,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因此,主题的审美不仅是舞蹈者的个性化理解更是对整个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群众情感的艺术化的反映。第三,对于意境的营造。舞蹈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就是意境。如杨丽萍的《雀之灵》就是通过对孔雀灵性的描写,寄予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是因为它对人们灵魂的震撼,对生命的赞美,对生活的向往,对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触动,所以《雀之灵》能够给广大舞者和欣赏者最崇高的审美愉悦和心灵升华。

2.舞蹈动作的审美特征

舞蹈动作是舞蹈作品最为基本的艺术手段,通过肢体动作将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特征创造表达出来。舞蹈动作是伴随着节奏而存在的,舞蹈的节奏表现在舞蹈的动作中,把生活中的节奏抽象化为舞蹈节奏,把生活中的动作提炼成舞蹈动作,就形成了有节奏的舞蹈动作。有节奏的舞蹈动作就起着抒感,刻画人物,表现思想的作用。因此在舞蹈欣赏中,对于舞蹈动作的理解是舞蹈审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3.舞蹈情感的审美体现

人是情感的动物,情给万物以精神上的升华,而舞蹈作为一种抒情性为内在本质属性的艺术,这一点就使它更鲜明和突出,同时有别于其他艺术。而舞蹈作品真正留在人们心中的还是抒发感情世界,表达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作品。舞蹈演员在展现作品时都是根据作品角色的需要,把自己的饱满的感情去演绎传达出来,而并非自己的情感。舞蹈演员在演绎作品时会去刻画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动作,自己的追求,但是舞蹈演员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去炫耀个人的技巧展示,不能脱离角色基调去展现舞蹈演员的人体美,也不能过分的陶醉在自我的表现,从而忘记作品的原始情感。在作品的演绎中,不仅可以看到舞蹈演员的四肢及整个身体所表达出的角色,还可以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勾勒出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或是欢乐或是悲痛,从而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地淋漓尽致。

二、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

笔者认为舞蹈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身体艺术,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经过高度提炼,艺术美化,表现思想与情感世界的人体动作艺术,只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够具有敏锐的审美眼光,从作品中体味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舞蹈用人的形体“说话”,一系列动作组成舞蹈的特殊语言,构成流动状态的视觉现象。“动作是舞蹈的核心元素”。舞蹈艺术形式审美,首先要学会品味“动作”。

1.了解“动作”的不同功能,把握舞蹈“内涵美”。舞蹈动作有多种功能,一是描绘人物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表现性动作。二是展示人物行动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再现性动作。这些动作带有明显的“具象”、“模拟”痕迹。

2.了解“动作”的不同风格,把握舞蹈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通过动作得以具体表现,而不同风格的舞蹈又有不同的美化造型化的标准。以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为例,二者同属经典舞蹈,但用比较的眼光欣赏,却能找到由文化精神的差异延伸到舞蹈风格用动作表现形式的差异。

三、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欣赏能力的提高依靠观赏优秀的、代表那一个历史时期的、那一民族与文化的舞蹈作品。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使人具备美的评判能力,如,芭蕾舞《天鹅湖》中的精彩舞段,快板中的四人舞天真、活泼、快乐。舞蹈欣赏者只要学会从丰富多彩的人体舞蹈动作去体会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美,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能领略舞蹈的氛围与意境,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舞蹈在人类视觉活动中是最为丰富、鲜明、集中和创新的,它以流动着的画面展示了人们难以感受、体会的内心世界,创造着自己内心世界的各种神话,无论对思想的深刻性冲击,对美的美好追求,对情感的多种体会和抒发,都会通过舞蹈的表象来传递,在完成舞蹈所独具的心理活动时,不是用文字而是一种特有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它寻找美的灵魂,升华美的成分,传送美信息。身体语言可以昂首挺胸地把“听其言而观其行”改为“观其行而后听其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纯粹身体化的舞蹈才有其无限的魅力,不仅成为个体,而且成为群体的无声的言说。

参考文献:

[1 ]矫立森.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二卷中外巴蕾舞蹈作品赏析 上海音乐出版社.

舞蹈心得体会篇3

舞蹈教育的普及性是舞蹈教育的基础,普及性是当下社会对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是社会对舞蹈教育未来发展指出的新方向。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都需要开设舞蹈课程,还有社会上各种形式的舞蹈培训,除此之外,每个城市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舞蹈活动等。舞蹈的普及性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对舞蹈教育需求将越来越大。所以,舞蹈教育的普及性作用不容小视。

一、舞蹈教育的普及性是提升智力水平的需要

舞蹈自身就是一门技艺性强的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是以人体、四肢、躯干、面部表情、身心等全部参与而组成的舞蹈语言,长于抒情叙事,因此在舞者的反应力和表达力上要求高度精微,通过高超的肢体协调能力来塑造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编者及舞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

就舞蹈艺术本体而言,表达人内在的情绪、情感的宣泄是最直接的,直接用肢体语言来感知世界。《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知,舞蹈是人本身内心冲动的最直接反应。舞蹈的艺术形式不用借助外在的器物,而是人自身永远携有的。总之,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有力、最传情的表现都在于人本身。

舞蹈以身心来感知世界,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从而提高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就过程本身而言,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因此,舞蹈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提炼、加工、再升华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人内在的创造力并提高智力。舞蹈本身就是开发人自身潜能的一门艺术语言,因此舞蹈教育普及性是完善人的情感和肢体语言的重要手段,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和形体,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知识和智能,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总而言之,舞蹈是一个提高人的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在舞蹈的教育中普及性是尤为重要的,让舞蹈成为人们自身修养的一种手段,是社会进步的潜在动力。

二、舞蹈教育的普及性是审美能力培养的需要

舞蹈教育的普及性实质上是人身心的教育,舞蹈教育的外在表现为以人体的动态律动来强身健体。人体包括体格和体能两方面:体格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其包含生长发育水平、体形和姿态等。体能是人体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与行为水平,当大众要进行形体训练时,要求体态优美,这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通过舞蹈的基础性训练舞者自身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方面的素质。这一整套全身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全面发展。总之,舞蹈以其特有的运动方式,使人体得到强身健体和健美的功效。舞蹈也是运动的一种高雅形式,讲究美感,所以舞蹈教育能让大众体育素质与行为水平得到提高。

舞蹈是一种肢体性表现的艺术,以舞姿美、情态美、韵律美、动作美等为表现元素,普通的大众在形体动作的练习中将这些元素表现出来。舞蹈还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美育功能,舞蹈是一种视知觉综合的动态艺术,它将外在形体与内在心理活动和谐统一,同时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大众可以通过学习锻炼舞蹈的动律来提高身心协调与自我控制能力。当舞蹈律动与音乐、动作形式真正吻合时,不但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美感,同时还伴有愉悦之感,心理审美得到了升华。这时,人的心理活动会离开其他事物而集中到这种感觉上,使人的情感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使人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舞蹈是从生活中发现美、在学习中理解美、在舞台上表现美、在内心欣赏美的一个过程,所以,当舞动之时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审美水平。舞蹈能提高大众普遍的审美水平,能让内在的素养在舞蹈教育中得到涵养。综上,舞蹈教育的普及性是提高大众整体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社会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舞蹈教育的普及性是提升素养的需要

大众在欢快活泼、轻松优美的舞蹈节奏和音乐旋律中激发想象力、增强创造力、丰富文化力,在寓教于乐中情感得到陶冶,知识得到吸纳,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支撑起的和谐完善的全面教育。而舞蹈教育的普及性是一种开发人自身潜能和增强感受力的手段。所以,舞蹈教育的普及性表现为提升人自身全面素质发展的社会必要活动。通过舞蹈教育,使普通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教育普及性的要求。所以,舞蹈教育的普及性对于全民素质提高具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飞跃发展的需求下,社会对普通大众的文化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普及舞蹈教育是提升社会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全民精神文明建设和个性发展过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的普及性对基本素质的培养、提高,具有独到的、显著的功效。总之,在全民中广泛普及舞蹈教育课程有其内在的科学性。通过形式多样的舞蹈教育,使全民了解舞蹈艺术,感受舞蹈对于性格、气质、举止的改变,从而影响他们一生。舞蹈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在社会的不断关注和关心下,舞蹈教育的普及性一定能够不断地发展。在建设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相信广大群众一定能够舞动在社会的大舞台上。

参考文献:

舞蹈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舞蹈疗法; 心理健康; 中职舞蹈课堂

一、舞蹈疗法的概念及治疗原理

1.舞蹈疗法的诞生及发展

舞蹈疗法是因为现代舞蹈艺术和心理学的结合而诞生的,它包括了现代舞蹈,动作分析以及精神和心理分析。Marian Chace 和 Mary Whitehouse 是舞蹈治疗的先驱。她们分别于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美国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开创了舞蹈治疗的先河。1966年,美国舞蹈治疗协会(ADTA) 的成立标志着舞蹈治疗的专业地位获得了认可。特别是 Laban 更是将科学的理念和手段引进了舞蹈治疗。如今,ADTA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20多个国家拥有1200 名会员的国际组织。ADTA目前拥有自己的学术杂志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ance Therapy,由世界知名的科学出版社 Springer发行。

2.舞蹈疗法的治疗原理

舞蹈疗法的原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人体内部存在着能量的自然流动,当一个人的身心发生冲突时,就会直接影响体内能量流动,造成躯体不适症状并给心理带来很多影响。以心理抑郁的患者为例,他们的肢体活动往往显得迟缓与僵硬;而心理焦虑的患者会因为不安与紧张,肢体经常颤抖、不稳定。这种情况如果长久得不到有效改善,会给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不良的后果。舞蹈治疗就是利用舞蹈长于抒情这一艺术特征与各种不同舞蹈的特性以多种方式来帮助人们减轻疾患。可以通过个人或群体动作,来帮助人们感受自我,善待自己,珍惜自己,走出个人封闭,创造出强有力的社会情感纽带,使人能感受到与他人在一起的快乐;通过有节奏的动作,可以帮助人们去除肌肉的紧张,降低焦虑感,提高活力;通过自发性的动作,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情感建立信心,并最终充分地接受自我;通过创造性的动作,可以激励个性化的表现,启发人们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二、舞蹈疗法适用的人群与舞种的选择

1.舞蹈疗法适用的人群

理论上说,舞蹈疗法可以适用于任何人。正如华丝・凯――澳大利亚舞蹈治疗师所言:“即便是专业舞者,如果你有情感问题或是压力大无法释放,也可以选择舞蹈疗法,因为它和纯粹的舞蹈不同,更注重用音乐带动心理情绪,更注重发现你自己本身。”舞蹈疗法对于青少年由于自卑、自闭而引起的情感问题有很好的疗效,舞蹈疗法把语言方式所不能够表达到的各种情绪,如愤怒、失望等,用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负面情绪得以宣泄,使人们变得愉悦和自信。

2.舞蹈疗法对舞种的选择

对于采用舞蹈疗法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通过严苛的训练成为舞蹈高手,而是要通过舞蹈回归心灵,感受自我、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所以参加者并不需要舞蹈基础,只是借由放松状态下自然的肢体语言发现心理压力的真正来源并寻求解决之道。因此,选择对身体有足够伸展的舞种,例如:简单的瑜伽,拉丁舞中柔美的伦巴,优雅的华尔兹;也可以选择能让人情绪瞬间爆发的舞蹈,例如,充满激情与争斗的斗牛舞和探戈;还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交谊舞或是莎莎舞。如果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甚至可以从简单的形体动作开始,在熟练了以后,无论是探戈还是爵士,都可以成为练习的课程。舞蹈治疗重要的不是舞蹈本身,而是利用舞蹈这一特殊的路径通往发现自我、改善自我的境地。

三、在中职舞蹈形体课中引入舞蹈疗法的必要性

舞蹈疗法,是迄今为止最安全同时也是最容易推广且行之有效的心理或生理疾病治疗方法。在舞蹈疗法中最重要的是“指导”和“感悟”,对于中职生而言,舞蹈可以使他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焦虑、愤怒、抑郁、悲哀等不良情绪充分释放出来,对心理创伤等心理障碍起到促进分解和消除作用。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接近成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从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尤其是当一些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如何对自己的情绪找到一个合理的宣泄口,除了去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之外,自我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体上还是好动的,因此比起其他方式,舞蹈疗法会让他们更感兴趣,更愿意去尝试,从而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多了解各种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渠道,对学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舞蹈课程中引入舞蹈疗法,在健身塑形的同时,又能达到健心的效果,这是个必要且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四、在中职舞蹈形体课中引入舞蹈疗法的可行性

1.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中职生处于心理的成长期,对于刚经历中考失利的中职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正处于相对薄弱的时期,在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关系心理、自我认识心理、性心理、情绪情感心理及择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近年校园暴力、早恋、自杀等现象在校园里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进一步表明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用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可以用舞蹈疗法来进行辅助治疗,应该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2.中职生舞蹈形体课的现状

舞蹈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 舞台艺术实践 舞蹈学习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1 舞台艺术实践与舞蹈教学的关系

舞蹈教育为舞台艺术实践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强化舞蹈学习者的基本功。而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综合灯光、舞美、人物表演等因素,舞蹈学习者的表演张力提升,真正地感受到舞台表演的心理状况,开阔舞蹈专业学生的视野。舞蹈教育通过舞台艺术实践中的舞台设计、道具铺陈,强化舞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丰富表演者的内心情绪,实现舞蹈表演的集中与浓缩,同时,有助于舞蹈学习者精简功底,提升舞蹈表演者的综合性能力。

另外,舞台艺术实践能将舞蹈的特征和旋律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使得舞蹈学习者深入感受舞蹈的热情奔放和深刻寓意,舞台教育与舞蹈实践有着密切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灯光、舞蹈、服饰这些舞蹈作品的构成元素和辅助元素,为舞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性平台,使得舞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更好地表达舞蹈所要展现的内容。

2 舞台艺术实践对舞蹈学习的重要促进作用

2.1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舞台艺术实践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舞蹈学习者一旦踏入舞台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所掌握的东西,并没有得到灵活的运用,所以,舞台艺术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舞蹈学习的思考,并且有助于学生从中得出经验,获得一次切实的舞蹈表演体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个人舞蹈表演能力。

另外,在舞台艺术实践中,学生的舞蹈技能得到培训和强化,更加贴近现实艺术,增强舞蹈学习的实用性,对于舞蹈艺术发挥的重要性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在平常的舞蹈学习中常见问题,如舞蹈动作标准、舞蹈的风格以及舞蹈的情感表达,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大大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

2.2 增强学习学习舞蹈的兴趣

学习舞蹈,最为关键就是兴趣。因此,结合自身条件,舞蹈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舞蹈教学的效果,而舞台艺术实践正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因为,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表演艺术就是将声乐歌曲的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舞者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跟音乐,将舞蹈的内容诠释出来,这样,舞蹈学习者在舞台上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全部发挥出来,长期下去,舞蹈学习者对舞蹈的兴趣也会得到发展与培养。

2.3 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

舞台艺术实践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如桃李杯舞蹈大赛女子独舞,通过公平公正的舞蹈比赛,让学习舞蹈的儿童学会用平和健康的心态,欣赏各类舞蹈,并通过学习各种舞蹈,体会和领悟人类舞蹈的精华,通过实践,总结、吸收和掌握各类舞蹈的精髓,并且在为我所用,同时,还教学会这些舞蹈学员不可用太多的好恶心态来对待舞蹈艺术,真正地了解舞台艺术。

2.4 推动舞蹈教学的发展

首先,在舞台艺术实践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舞蹈的根本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智力来教育,以此来提高舞蹈教学的教育魅力。其次,舞台艺术实践是一门舞蹈学习的实践过程,是舞蹈专业学生学习舞蹈及表演基础等课程必不可少辅助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舞蹈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它对于培养舞蹈表演能力有很大的意义。第三,舞台艺术实践可以解决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实践基地建设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由于资金问题,舞蹈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舞蹈实践教学的需求,通过舞台艺术实践,使得舞蹈实训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强化舞蹈实践教学的考核,并且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5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舞蹈作为一种可以传达人类信息的情感语言,具有一种很好的律动作用,并通过其情感因素,进而增强学者的责任感、合作感,尤其是对于集体舞,所有学者一起随着音乐进行律动,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整体感、配合感与协调性,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舞蹈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舞蹈还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强化舞蹈训练,一方面,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感知力以及理解能力,实现情感教育渗透的教学目的。

2.6 提升舞蹈艺术能力

舞蹈表演作为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并且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记录和方式的展现与表达,这些都成为舞蹈艺术的构成与载体,因此,舞台艺术实践也是一种表演类型的文化,如作为舞美有湖蓝色的舞蹈伞加上浅蓝色的服装,还有优美的舞蹈动作,唯美的伴奏音乐,舞台就会变得极为漂亮。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舞台布景的陪衬,演员、舞台布置的实景配合,整个舞台艺术效果进行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舞台艺术实践可以帮助舞蹈学习者树立自信,提高其舞台表现力,舞蹈演员的天职就是创造真实、鲜明、优美生动的有着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艺术形象,因此,舞台艺术实践就将舞蹈教育的目的性是落实在根本任务上,通过舞者肢体、五官、身心、语言乃至感情状态的结合,感染更多的观众,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找到认同感,进而进一步增强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学好舞蹈的自信心。

3 总结

总而言之,舞台艺术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细腻的表演,通过服饰、动作、舞姿、神态、外貌等方面寻找舞台艺术的真实表达,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舞蹈艺术之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个人情感。因此,需要加强对舞台艺术实践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通过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舞蹈表现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有助于教师的经验积累,帮助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进行为国家培养更好的舞蹈艺术人才,促进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罗乐老师个人舞蹈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4).

[2] 韩淑英,阴晓晓.追梦紫砂遗韵――对舞蹈创作与江苏紫砂文化的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6).

[3] 古心.昆舞印象[J].艺术教育,2009(11).

[4] 韩淑英,刘忆,庞静.关于“当今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大学生科学学习理念”的调研报告[J].艺术教育,2010(1).

舞蹈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舞蹈表情;面部表情;应用分析

一、舞蹈表演面部表情的内涵

面部表情是指人类社交过程中,由相关环境以及内心情绪导致的脸部颜色、色泽、肌肉的收缩和舒展以及纹理的变化,从而实现相关情意和信息传递的一种表现手段。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是表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的展现,具有一定的表现场景。它主要是通过面部表情和面部器官的运用来展现舞蹈表演形象所产生的情绪变化,从而展现舞蹈形象的内心思绪。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跟别的艺术形式相比具有独特性,在舞蹈表演中,一定要将面部表情的作用发挥到极至,才能配合舞蹈动作准确的将舞蹈形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二、舞蹈表演面部表情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作为所表演形象的内心体现,对于主题的凸显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舞蹈表情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和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它通过脸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展、眼神的传递、纹理的变化来展现表演形象内心情绪状况及变化。具体而言,面部表情对于舞蹈表演的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辅助舞蹈情感的实现。舞蹈以各种奔放舒展、刚柔相济等动作来展现内心状况和变化,体现的是人物性格特征和情感曲线,这是舞蹈表演的最基本的审美特性。舞蹈面部表情实质是舞蹈动作的组成部分,通过传情达意、感染性动作的表达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它具有灵敏特点,将舞蹈形象复杂的内心世界充分地表达出来。舞蹈情感是观众对舞蹈表演者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的动作表情的感知,面部表情是其中最容易体现情感的表现手法,也是舞蹈演员传递角色内心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渠道,对于角色整体情感的表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2.渲染舞蹈气氛。舞蹈气氛是指舞蹈场景下,舞蹈者所塑造的角色表现出来的氛围。这种氛围是舞蹈表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角色所处场景的展现,是场景中情绪的表达。舞蹈表演面部表情的塑造是整体场景氛围的组成部分,通过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加强观众对舞蹈表演的体验,从而实现共鸣。由此可见,面部表情是舞蹈表演的基调展现形式,是舞蹈保持完整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帮助塑造舞蹈形象。任何舞蹈表演都需要一个表现主题,舞蹈表演者根据这个主题来塑造舞蹈角色,在塑造的过程中,舞蹈表演者会采取诸多的表现手法来阐释这个角色形象。舞蹈表演者只有深刻的领悟到角色的内心情感,并动之以情,将这种“情”充分地展现出来才是成功的舞蹈。为此,舞蹈剧情以“情”带“情”,并最终表现在面部表情上,使得舞蹈形象得以充分的展现。同时,舞蹈表演面部表情并非是独立的,而是需要同舞蹈动作相辅相成,在舞蹈动作这一骨干上添加枝叶,从而使得舞蹈表演变得有血有肉、有骨架、有灵魂。

三、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得知,舞蹈表演面部表情是舞台场景的表现内容之一,也是舞蹈主体得以展现的重要手段,通过面部表情,舞蹈表演者可以将角色的内心情感得以充分的展露,给观众以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但是面部表情的塑造也并非易事,需要表演者进行深刻的领悟和体会,并在表演过程中充分的展现出来。为了实现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有必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对面部表情开展训练。

1.打好面部表情基本功。要做好面部表情动作,必须对软开度、肢体控制能力、呼吸等基础进行强化训练。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软开度是完成一定难度动作的基础,更应该引导演员注意肢体感觉,保持动作优美,调节呼吸节奏,面部表情放松,上身挺拔,下身收紧,感受舞蹈动作的节奏,强化动作的准确性。对肢体的训练则要以舞蹈基本元素为训练目标,使得肢体表现力更丰富。另外,作为生理基础的呼吸部分则要根据结构的特征来开展,调整肢体表情,让动作有呼吸点,提沉显著。

2.在舞蹈作品排练过程中要加强表情的专项训练。首先要将舞蹈基本动作同表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排练的过程中,要将舞蹈动作跟表情进行统一训练,不能仅仅估计动作的熟练程度。很多演员在动作熟练以后,就容易导致表情的不协调。为此,有必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将每个动作都跟表情进行结合,从始至终,实现两者的统一。

3.加强对舞蹈音乐风格和舞蹈意境的领会。任何舞蹈面部表情的开展都要以舞蹈音乐和舞蹈意境为背景,舞蹈动作始终与音乐的内容相结合,表演者不仅要学会听音乐,听出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风格,还能够明确音乐的曲式结构,理清乐句。音乐形象与舞蹈的意境密切相关,结合动作的韵律就可以在舞动中描绘出舞蹈的内涵,自己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表达,舞蹈表演者在此基础上就能够将面部表情领悟的更加透彻,在表演的时候也会更加顺手。

4.在训练后期要对动作和表情进行协调强化,实现整体的统一。在排练后期,舞蹈表演者往往将动作练习的十分连贯流畅,造型准确,但是动作与音乐相融合时需要艺术深加工,动作要更加整齐,动作幅度和动静的变化更加一致,重要的在强化表情。为此,有必要在统一视线方向以后,把面部表情更加夸张,但与呼吸结合起来收放自如。不能够简单说要“笑”起来,机械的笑不能够保持,表情僵化更加难看。情随舞动,每一次提沉都有表情变化,始终以积极、兴奋的状态去表演,精神饱满,把舞蹈中的喜怒哀乐用肢体和面部表情综合再现,所有成员共同用心去描绘舞蹈的多彩画面。

四、结语

面部表情作为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舞蹈表演的主题,实现人物内心的展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应该在其表现形式上注重对舞蹈表情的刻画,通过深入展现人物的内心状况、细致的表现形式来实现舞蹈表演的完整性。舞蹈表演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应该更加注重对面部表情的展现,使之赋予舞蹈表演以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彤.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J]. 戏剧之家. 2016(23).

[2]李娟.舞蹈表演在音乐美感中的升华[J]. 科普童话. 2016(35).

舞蹈心得体会篇7

一、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舞蹈越来越被人重视,开办了许多舞蹈培训班,舞蹈成了孩子课余时间的必修课。但是舞蹈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过去的舞蹈教学大多是按部就班一点点进行学习,过多注重动作的规范,忽略了学生的面部表情,使得学生束缚在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很强的舞台爆发力。舞台表现力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对舞蹈动作的熟悉加以创新表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这样的不断训练有利于形成自身的表现力。舞蹈依靠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最重要的要有感情,感情是贯通舞蹈动作的精髓。学生要把舞蹈中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自己的理解运用肢体表现出来,忘记动作的条条框框,时刻让学生记得是用心跳舞。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好的舞蹈呈现给观众,相信这也是观众愿意看到的。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舞蹈的专业也变得多样化,包括民族舞、现代舞、爵士、拉丁舞等,结合西方思想出现了新的舞蹈专业,适合不同的学生,更加方便了更多学生上台演出。现代舞台剧的出现让舞蹈更能反映生活,通过舞蹈这种特殊的方式展现出人们不同的魅力。所以说舞蹈的表现力需要老师进行深刻的探究并运用到学生的培养。

二、舞蹈教学的改革

根据人们的需求,舞蹈教学需进行深刻的改革,在舞蹈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表现力的培养。由于现在学生开始学习舞蹈的年级越来越小,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尚未发育成熟,需要舞蹈老师悉心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舞蹈,告诉学生一开始学习舞蹈要明白自己是用心跳舞。舞蹈教学的改革更加适应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力,舞蹈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改变学生自身对舞蹈的认知,增加学生积极跳舞的激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舞台感。环境因素很影响学生的进步,需要老师学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时常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不要学生把烦恼带入舞蹈学习中,学生的心情非常影响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是一种艺术,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老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有助于学生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好的表现力。让学生明白我需要用心在跳舞,在舞蹈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三、培养舞台表现力

都说舞蹈生有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舞蹈成就的。其实人们常说的这种独特的气质就是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这是一种新的想法,也是在挖掘舞蹈的深邃。老师应该把舞蹈教学引入新的元素,让舞蹈表演变得多元化,给观众焕然一新的感觉。舞蹈也需要眼神交流、心领神会,让舞者用眼神告诉观众自己活在丰富多彩的舞蹈世界中。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比教学生基本的舞蹈动作要难得的多,首先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舞台表现力,能力不同,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比如对应表现力不强的学生要让学生多在舞台上演练,让他面对更多的人进行跳舞,从而使学生更加的自信,不仅做到了培养学生舞台的表现力,还有利于技能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轻音乐,增强乐感,从而对舞蹈的编排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舞台上创新自己的思想,达到更出色的演出。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完整的音乐作品需要优美的音乐来支撑和衬托。舞蹈表演者通过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将舞蹈动作融入音乐的韵律之中所变现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至关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音乐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其舞台表现力和对舞蹈动作的细节把握也很好,表演更加充满感染力。因此,舞蹈教师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要对舞蹈的配乐进行详细的讲解,对舞蹈高潮部分的重点音符更要仔细解说,让学生在整体上加深对音乐的了解与把握,掌握音乐的韵律和所要表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掌握舞蹈的精髓。教师可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每组学生编排不同的舞蹈与不同的配乐。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允许组内讨厌音乐内涵和舞蹈表现形式,最后进行分组表演,观察哪组学生表演最佳,以此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对舞蹈和音乐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础能力

舞蹈的表现力需要有规范的舞蹈动作为基础,而舞蹈动作的完成离不开表演者的肢体平衡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要提高舞蹈者的表现力需要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舞蹈教室在进行舞蹈教学中,可以通过规范的专业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技巧和肢体协调性的掌握。提高身体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舞蹈者用心感受肢体动作,实现身心的配合。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律动,更是一门反应各地各文化习俗的艺术,观众通过欣赏舞蹈来了解不同风俗、文化、生活。因此,要求舞蹈表演者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才能够充分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使舞蹈有感情、生动,提高舞蹈的表现力。所以舞蹈教师应当主动去学习和舞蹈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而学生则更应该正确树立对学校课程的认识,有意识的学习更为丰富的综合知识,重视学校安排的课程,甚至是选修课程。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通过上选修课或者翻阅书籍等形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只有文化和技能双修的人才,才能够在舞蹈上有绝佳的表现力,丰富舞蹈的情感内涵。

(四)积极的观察和体验生活,丰富艺术想象力

培养舞蹈想象力需要表演者有良好的艺术想象力。艺术想象力是一种创造能力,通过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新舞蹈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可以为舞蹈增强表现力。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舞蹈的表现形式都是生活的再创造,比如我国古典舞就起源于壁画人物动作的改编,舞蹈来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优秀的舞蹈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研究人物心理的情绪变化以及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全身心的感受和理性的分析,将切身体会融入到舞蹈作品中,能够有效提升舞台表现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也应该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将想象力运用到舞蹈中的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给学生布置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任务,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教学中,加深对舞蹈的情感、意境的领悟,通过不断的训练丰富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将动作与情感相结合,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现力。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必须要合理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授式教学不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舞蹈教学的方式也要相应的改变。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榜样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比如,在教授敦煌舞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一组关于敦煌壁画的视频或者图片。在欣赏视频或图片时,可以适当的向学生发问:壁画中人物在做什么,怎么做的,肢体动作如何。一方面能够带领学生了解舞蹈来源,让学生认识到敦煌舞与敦煌壁画的关系,学会将生活中的动作与舞蹈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的形式,更加专注于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群体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尤其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领悟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有区别,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耐心、细心和较好的观察能力。要善于在教学中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对于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更应该多花时间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学习上遇到的障碍,帮助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并且耐心的给予解决;遇到肢体协调能力不佳的学生,要鼓励其不要灰心,坚持训练一定会有效果,必要时可以给予课外辅导,增强其自信;如有对舞蹈兴趣不大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该学生对舞蹈的了解,切不可放任自流。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良好的舞蹈表现力。

(六)丰富舞蹈情感

好的舞蹈需要舞者投入丰富的情感,对于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首先是对舞蹈有兴趣,比较热爱舞蹈的学习,通过学习挖掘自身更大的潜力。学生刚刚学习舞蹈时,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讲解舞蹈的历史来源,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舞蹈。学生在全面了解舞蹈的同时,也开拓了自己原本的思想意识。一般学习舞蹈的学生都有很好的身体条件,舞蹈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专业老师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舞蹈需要的不仅仅是肢体的展现,还需要有丰富的舞蹈情感,丰富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台表现力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舞者需要丰富的舞蹈感情,通过丰富的舞蹈情感来演绎属于自己的舞蹈,所以丰富学生对舞蹈的情感是舞蹈教学改革的新目标。舞蹈还需要学生在舞台的发挥,拥有好的舞台表现力有助于学生在舞台上稳定的发挥。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舞蹈教学也发挥着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中的表现力,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丰富的舞蹈情感、自信心、舞台感。专业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舞蹈精神,使得学生敢于在舞蹈的世界进行创新,相信舞蹈的表现力将会为学生受益终生,舞蹈不再是学生的专业,而是兴趣。

舞蹈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舞蹈;情感;灵魂

对于什么是舞蹈的灵魂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界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另一种观点认为,协调是舞蹈的灵魂。这里的协调主要是指优美的舞姿。因为舞蹈是用动作和身段来表情达意的,协调优美的舞姿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作品的创造意图,也能让观赏者赏心悦目。所以协调优美的舞姿才是舞蹈的灵魂。以上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舞蹈的灵魂从根本上说就是情感。舞蹈相对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如杂技、武术等,它是有其独立性的,那就是它的情感性。这是它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差别性最大的一面。可以说,情感是舞蹈至关重要的灵魂所在。

一、舞蹈艺术长于抒情

从舞蹈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上来说,舞蹈艺术是长于抒情的。我国汉代传书《毛诗序》如是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很清楚地表明了两重意思:一是人处在非常激动,以至内心的情感用语言,甚至用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便会情不自禁地以手舞足蹈的形式来抒发。这是人类情感表达的自然演进历程。二是内心情感是舞蹈产生的原始动因,是灵魂;舞蹈是内心情感最有力、最充分的直观形象表现。这应该是对舞蹈艺术最为精准的阐释。 尽管人的内在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能够通过外在的语言或形体的变化表现出来。而舞蹈的功能正是在于它能展示人在感情激烈变化时的形体动作,使内心的感情得到准确而精美的外部呈现。所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舞蹈艺术长于抒情。

二、情感是舞蹈创作基石

从舞蹈创作层面上说,情感是创作的基石,是诱发灵感,获得作品成功的重要途径。情感是编导对生活体验的呈现,作品是富有情感的,是编导注入的情感,个性和心理活动。编导在创作中虽有理性、意志的参与,但最多的是情感活动。情感包括情绪在内,是对客观事物引发的编导的感受,情感是为了创作,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停留在感受,而要把感受转化为作品表现,不能满足于个人情感的流露,编导必须从情感出发,在生活实践中追求深刻、细腻的感受,在想象的意念中去升腾。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编导要会用情感,情感人人都有,并且有多种表达方式,而只有编导才会用舞蹈形式来传达,因为编导掌握了特殊的语言,用肢体语言直接参与观众对话。情感―动作―思维是编导在完成整个作品中的最简单的程序,没有情感,没有情感的呈现,动作是无意义的,没有情感,动作没有更深刻的意义,方式方法、技术上就会欠缺。舞蹈艺术不是情感呈现而是通过长期科学系统的训练,并通过内在情感的外化,随心所欲的系统化和感情化的运作,创作传达出丰富的内在情感。在创作作品时,要克服意识与动作思维的分离,真正做到心、身、意、想和做完全一致,情感c肢体语言统一,表现充分、自如,情感支配动作、姿态、节奏、技巧,在创作中,要使情感和创作主题得到恰到好处的融合。

三、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舞蹈内在的生命的核心

舞蹈是一门用身体语言来展现美的艺术,哪怕是舞者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是一段内心情感的流露。舞蹈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动作性,而舞蹈动作是通过舞蹈者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让欣赏者在欣赏时动情,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要想获得表现对象的形似,达到跳什么象什么,达到陶冶和感染效果。这样一个艺术传达过程,必须达到情景交融。那么,舞蹈者的动作要能得心应手地表现所要表现的舞蹈内容,舞蹈者就必须以情带舞,将情感孕育在舞蹈表演中,进行规范化训练,只有通过科学规范严谨的训练与提高,持之以恒的学习,通过形体的技巧来塑造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才可能获得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必备的表现手段――舞象。用自己训练有素的形体技巧将自己的情感去带动舞蹈,在观众中产生共鸣。只有将情感与舞蹈蹈技巧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既有真实舞蹈技巧(包括基本的舞蹈技能和高难度技术技巧)又有形式美的舞蹈形象。舞蹈的情感表现是将内部情感通过某种形式呈现于外部的,在这些形式上,动作是起主导性作用的。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和姿态的有序结构来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才能使观众与舞蹈中的人物之间构筑起情感桥梁,产生情感共鸣。舞蹈是舞者的内心情感的真情释放。舞蹈是用肢体语言去表情达意,演员就要把自己融入到规定的情境中去,潜心融入角色之中,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感受到编创者的真实意图。一个舞者的肢体语言必须与内心思绪的完美结合,才能把创作者的意图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舞蹈的过程就是把一个舞蹈的主题和舞者内心丰盈的体会,自然的融在一起的过程,是舞者一次最投入的灵魂的释放!也只有这些由心而渐渐流淌于肢体的艺术的血液,才能创作出最让人赏心悦目的舞蹈之精魂!才能使舞者本身和观众都能亲切的享受舞蹈所带来的美丽、意境和真情!所有的情感和灵动都缘于心,过于脑,而迸发于敏感的肢体。

总而言之,舞蹈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内在的、生命的和兴,要做到“用心起舞、用情起舞”,而不是“以技而舞”。只有把握好情感的尺度,是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才能引导观众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才能使观众与舞蹈中的人物之间构筑起情感的桥梁,产生情感的共鸣,于不觉中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所以说,情感是舞蹈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曹文星.音乐是舞蹈表演的灵魂[J].内蒙古艺术,2015,(02):49-50.

上一篇:精益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作文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