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训练范文

时间:2023-03-22 20:04:25

舞蹈训练

舞蹈训练范文第1篇

近年来普及素质教育成为国家最关注的话题,舞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走进校园。我所在的学校就是走在教育改革最前线的一支队伍(学校规模庞大,由初中、高中两部合并而成),早在七年前我校就组建了校园舞蹈团,力争培养出既有文化修养,又具专业舞蹈素质的人才。那么,如何结合中学生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我校特长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实践来不断完善的课题。

专业院校的舞蹈学员一般从9-10岁就开始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每天训练8小时以上,时间长达六年。而我校舞蹈特长生,一天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专业训练每天只有两小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尝试着从舞蹈教学机制上找到突破口,压缩专业舞蹈教学的培养期,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计划、改革和尝试。将专业院校的六年制教学内容结合我校舞蹈特长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编制,使这些非专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相对专业的水平,而最终实现通过舞蹈这条捷径考取北大、清华等高校的目的。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科学的编制教学计划。

将六年制专业舞蹈教学用短时间在非专业学生身上实现,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如何根据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编制教学计划,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仔细琢磨的首要问题。经研究和探索,我们对其作了科学合理的调整。

初中阶段:第一年,我们除开设基训课外,还开设了民间舞和毯子功。基训课是舞蹈训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学生体形、训练学生的柔韧度和肌肉能力,使学生具备学习舞蹈专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民间舞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分类学习,牢牢掌握每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基本体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表演力。而毯子功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和技巧上拔高,为节目中高难度动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年,基训课开始曾加原地技巧(如四位转、踏步翻身等);民间舞除了学习课堂组合外,可以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排练一些优秀舞蹈剧目,参加校内外演出,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与舞台有机结合,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毯子功在单一动作规范完成的基础上,增加复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前开设空翻。第三年,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训练强度;有了扎实的功底,双人舞、单人舞的编排得以顺利进行;为使学生的表演更加细腻,在每天的基训课后,留出20分钟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练习。

高中阶段:所有课程脱离单一训练。编排复合性组合,将技巧、表演溶入其中,在巩固动作要领的同时给学生发挥个人特长的空间;编排高难度剧目,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使学生得到提高。

二、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强化训练。

一般来说,我校舞蹈特长生相对于专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优点在于文化素质高,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较强;但不足的是,由于平常训练时间少,文化课时间长,所以他们身体各方面的条件不如专业院校的学生强——容易发胖,肢体的伸展、柔韧度、协调性较差…尽管有些学生入学前有一点基础,但却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训练,尤其是男孩,大多都不会跳舞。而且,由于学生身体、条件各异,身上优点不多,“怪法”不少,因而形成了相互间距离远、反差大的情况。为解决这种情况,必须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条件和特点进行强化训练。

对于体形较丰满的学生,首先是进行减肥训练。每天除了完成规定的专业课外,还要加大运动量,进行长跑训练、腹背肌练习。这种训练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既能帮助学生消耗脂肪,又能帮助学生提高体力,而且还加强了腿部的肌肉能力和中段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科学饮食的搭配。如此坚持,较胖的学生体形上很快有了变化,形体也有了线条的美感,从而摆脱了生理条件的束缚,并且在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次,解决软度、开度差的学生的问题。除了每天下午的训练课外,每天早上规定他们到练功房上早功,专门进行软开度训练。由于每天下午的训练课要进行基训课、民间舞、毯子功等专业课的训练,没有多余时间用来解决软开度问题,而早上学生精神好、状态佳,在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反复的压、搬、踢等练习,一个学期下来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舞蹈技能的训练,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从明白如何做到,到如何做得更好,这之中有一段相当艰苦的训练过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学习,如此循环,舞蹈的技能才能逐步提高。因此,在舞蹈训练中应特别注重量的积累。有了训练量的积累,才谈得上“质”的飞跃,这是舞蹈训练中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然而要想达到专业院校水平,仅注意到这些问题还显得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不同素质、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不同的强化训练。只有这样,使共性、个性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才能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前开设技巧与身韵课。

提前开设技巧和身韵课是我们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六年制专业舞蹈教学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为了方便学生练习,各种技巧的训练首先强调“法”正,训练步骤由单一分解开始。如踏步翻身,开始时对学生进行单一分解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中段腰部的稳定性后,再进行连贯的训练。方法是:在把杆上单手扶把进行翻身练习,这种借助把杆的训练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翻身时上下起伏的毛病,为以后的点翻身、串翻身打下牢固的基础。

身韵方面,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感悟能力,内容上不急于太多、太深,在课堂上力求原素练习(提、沉、冲、靠、含、腆、移)单一、准确、少而精;并且为使学生便于快速的掌握动作要领、深入理解和领悟动作内涵,应尽量安排使用一些较熟悉、通俗的音乐,让他们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受并掌握气息的运用和脊柱的屈伸,从而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和表演力,这也是学生学习舞蹈最终的目标。

四、加大训练力度,并进行巩固提高。用短时间训练,使非专业学生完成六年制专业舞蹈的教学任务,这不仅仅是提前开授课程便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为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需要加大训练量,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主动、自觉的进行反复的练习。特别是技巧,跑了“法”就要反复找。如此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动作要领,完成越来越熟练、准确、漂亮了。

由于前两年的基础打的较扎实,后面便可适当加快教学的进度,拔高动作的难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明显的提高。

五、注重舞台实践的锻炼。

课堂上所学所练的一切都是为了舞台上的需要,因此舞台实践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台上时常出现一些问题,课堂上不一定能发现,所以舞台实践也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

而且,舞台实践可以有效解决课堂上的呆板,培养学生的表演力,培养他们作为一名专业演员应具备的素质,同时又是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最佳课堂。为此,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演出机会让学生去锻炼。如:参加省内外、校内外大型文艺晚会,参加高水平的舞蹈比赛等。

舞蹈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吸;谈;舞蹈

中图分类号:J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23-01

呼吸吐纳,周而复始,归于本源。舞蹈有了呼吸才会有生命有活力,呼吸会让动作在舞蹈中得到升华。大家都知道人可以5到7天不进食但口鼻每分每秒都需要呼吸,呼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为一位优秀的舞者除具备扎实的功底和技巧、表演以外,对呼吸的掌握和运用也是相当重要的。用呼吸控制身体控制四肢才能做出完美的舞姿。更能深刻的表现舞蹈内涵。呼吸对舞蹈的风格、节奏以及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说:“舞蹈的本体是呼吸,是生命。”我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呼吸与肢体动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的训练也是舞蹈训练中非常强调和重视的任务,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是提高舞蹈运动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能够直接影响舞蹈训练的,所以舞蹈演员应该掌握呼吸的正确方法,才能体现动作的质量以及动作协调能力。舞蹈动作要求是从完成逐步到完美的一个过程,也是动作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越。而舞蹈演员仅仅在动作上苛求往往是徒劳的,难以上升到完美的境界。提气能够使舞蹈动作干净漂亮,下体轻盈;而沉气则可以使腹腔充实,身体的重心从而降低,这种呼吸常用于慢板动作和想要很好控制平衡的动作,使动作松弛流畅,脚下稳健。这说明,呼吸与动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训练有素的呼吸是使动作达到完美的重要支柱。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认为舞蹈中呼吸和重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表面看起来它们二者名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每个舞蹈演员都有切身体会,在舞蹈中的跳跃动作中巧妙的运用呼吸可以使腾空和落地更加的轻盈。在舞蹈中跳跃动作并不仅仅是要求身体高度的空间变化,而指的是身体“重心”的高度。在舞蹈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吸气是提高身体重心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舞蹈过程中增加重力势能、提升重心的一个过程;其次,在舞蹈中一吸一呼之间能让舞蹈演员身体充满力量蓄势待发,也能让紧张的身体肌肉平静下来,很好的控制身体与节奏,这一放一收、收放自如也是张弛有度的美感所在。再其次,舞蹈中非常注重气息,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投射。每位舞蹈演员需要通过严格的身体训练,这是培养舞蹈演员艺术表现力的必修课,通过形体训练可以使人的自然形态极富艺术表现力,而“气息”的训练也同样重要。每个动作都应配合相应的气息来完成,如果没有气息的运用,做出来的舞蹈动作不具有生命力。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林怀民认为舞蹈的本体是呼吸、是生命。林怀民说,“舞蹈的本体是呼吸,是生命。”2007年林怀民在与孟加拉编舞家阿喀郎.汗对话时,谈及对东方舞蹈的体验时阿喀郎认为:“西方的舞蹈事实上是非常线性的。而亚洲的艺术形式是循环形的,像球体一样,和周期有关,这也是宗教、哲学、看待生命的方式,当事物进行到终点的时候,同时又开启了另一个起点。”而“呼吸吐纳,周而复始,归于本源”正是东方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它的曲线循环所带动的无穷无尽的包容和蕴于动静之中的能量。舞蹈与呼吸之间是纯粹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唤起的不只有热情,还有一吸一呼间的纯粹的宁静。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不仅仅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熟练的技巧以及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呼吸的正确掌控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想要做到完美的动作,“呼吸”甚至可以说是期决定性作用的。呼吸有很多种变化,都是随着人的情绪改变而出现的,比如说长短的、强弱的、急缓的、张弛的等,这些都是和人的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相关的。当人愤怒时,气息粗短急促;人欢喜时,气息轻盈流畅;人悲伤时,则会出现气息短暂的静止。因此可以说人类情感出现变化时都是可以从呼吸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是人有意识的情感活动和人体表现,要想使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更加入木三分,使情感与动作达到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舞蹈演员必须利用好呼吸,只有有意识的呼吸才能更加准确的传达所塑造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使二者完美的协调一致。只有学会呼吸才能很好的利用呼吸控制身体帮助四肢更为完美的做出各种舞姿,才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深刻内涵.。这种呼吸的控制能力被称之为艺术呼吸。它能够在舞蹈的节奏上、风格上以及劲力上等各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呼吸与舞蹈不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呼吸在舞蹈训练与表演中有着至关重要的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勇健.舞蹈美学引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2]尤亨.史密特/Jochen·Schmidt.舞蹈剧场新美学[M].远流出版社.1996.

舞蹈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舞蹈训练;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J7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56-01

舞蹈训练离不开形体的训练,通过合理的形体训练,舞蹈者会达到身体形态的优化。身体优雅,举止得体,这都是积极形体训练的外延表现。在学习中,学生应充分重视形体训练对于舞蹈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者要设计科学的训练手段,组织学生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达到美学效果。学员要刻苦训练,规范练习,坚持做到形体训练自觉性、优美性、实用性。一旦形体训练达到既定目标,相应舞蹈水平一定会提高,随之而来,舞蹈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气质面貌,舞蹈感觉都会上升一个层次。

一、舞蹈训练中形体训练的目标

(一)提高身体素质。舞蹈训练对于身体耐力的要求很高,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大强度的舞蹈训练是无法完成的。而在形体训练中就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身体姿态和外在气质的提升。通过形体训练,学生们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外在美的流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且审美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三)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长期的坚持训练,会促使学生们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在训练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克服困难的过程,培养了内在的优良品质。

(四)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舞蹈训练培养美感,形体训练是形成美感的直接表现形式。坚持训练就等于一直受美的熏陶,所以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二、舞蹈训练中形体训练的意义

形体训练的组成内容包括体形和姿态的训练。舞蹈者完美的体形是长年累月坚持锻炼和保持的结果,它可以向人们展示外在的形象美。坚持形体训练的学生,必定气质优雅,体态标准,举止大方。长期的训练势必要付出很多艰辛,这对于学员的意志品质起到了考验,只有经受住考验的学员,他们才会变得坚强、自信、有担当。舞蹈是一门知识丰富的艺术学科,通过形体训练的学习,提高了的学生综合素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于舞蹈的理解和悟性。形体训练是舞蹈学习的基本功,坚持不懈地科学训练,是学生能否在舞蹈领域取得建树的根本基础。

三、提高舞蹈训练中形体训练的可行性方法

(一)提高形体训练的设备投入。良好的训练场地和充足的设施是舞蹈练的保障。场地要足够安全明亮,卫生整洁,这是学员能否积极训练的基础。训练离不开音乐的使用,适时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体训练要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每一个舞蹈学习的学生先天条件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舞蹈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目标。舞蹈教师要善于观察,合理灵活地把握学生心理,做好科学的训练指导,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良性提高训练效果。

(三)形体训练要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形体训练中,切不可盲目加快训练节奏。训练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强调规范,由易到难逐渐加深训练内容。舞蹈教师要把握住循序渐进的原则,形体训练的提高是需要点滴积累的,这是慢功夫。教师在训练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训练方法,让训练不再枯燥乏味。学生训练信心和专注度提高了,训练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四)提高舞蹈教师的训练指导能力。舞蹈教师的训练能力是学生能否提高形体训练水平的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既能准确清晰地讲解形体训练的理论知识,又能根据教学内容,面对学生做好动作的示范指导。良好的训练需要兴趣的激发,兴趣可以促发训练的持久高效进行。无疑,舞蹈教师的训练指导能力是学生训练的保障,教师能力越强,水平越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训练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五)形体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人体机能和构造是具有生物规律的,形体训练要把握好这一规律。学生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力量性各不相同,舞蹈教师在训练中一定要利用好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知识,科学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科学的训练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可能会造成运动的损伤和训练效果的停滞不前。形体训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相辅相成,二者和谐同步不脱节。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协调一致地系统性训练形体,使学生形体训练更富有表现力,拓展学生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水平,从而促进舞蹈训练水平的总体上升。

总之,舞蹈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现目标,利用有效的训练手段丰富和提高训练水平,提升自身舞蹈能力,实现舞蹈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苇.舞蹈形体训练对中青年女性气质的影响[J].艺术百家,2012(2).

舞蹈训练范文第4篇

一、舞蹈形体训练的含义

形体的基本内容包括体形、体态、体态语三个要素。体形是指人体的自然形状,即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体态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某种习惯姿势,即人的站立、行走、坐卧、举止的身体姿势状态。体态语是利用身体的姿势、肢体动作、面目表情等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辅无声语言。它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肢体语言,伴随着有声语言用于交际中,是对有声语言的一种强化、补充和丰富。

形体可称作“静态形体”,体态可称作“动态形体”,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互有影响。总体看来:体形的状况更为先天和可观,而体态的后天可塑性则更大;体形主要反映人体基本状况,而体态主要反映人的修养及品位。

舞蹈形体训练是指通过运动训练对人站、坐、卧、走、跑、跳、支撑等基本动作进行科学的、美的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以人体解剖学和人体运动科学为基础,以体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改变受训者原始、自然、粗犷的形体动作状态,提高人的运动机体的柔韧与灵活性,增强肌体的可塑性与形态美,逐步改善受训者的体态动作美。

以基础的美学原理为指导,培养受训者的审美情趣,增强其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逐步提高受训者的高雅气质和运用自如的形体技巧,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形体的动作能力。

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门科学,它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美学原理为指导,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素质训练。简单来说,形体训练就是美的训练,即外形美与内在美的训练,它是改善运动肌体、增强体质、提高形体美与增强审美意识,将人们无意识的肢体活动演变成有意识的强身健美运动,从而获得更为健美的体格,优雅端庄的体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形体动作训练是载体,是基础;美的意识是灵魂,二者不可偏废;美的意识只能在形体动作中去培养。

二、形体训练的价值取向

舞蹈形体训练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经过舞蹈形体训练的学生,改善了他们的体态,增强了美的意识,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提高了发掘塑造自我、适应环境、表现自我的能力,养成了高雅得体的气质,在现代社会交往中这种美好的形体及风度气质总是受人欢迎,不仅给人以美感,令人亲近、羡慕,而且还会涵养个性与人格魅力,使人变得更富亲和力与征服力。他们往往拥有更多的自信,这对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获得较为理想的职业,增加获胜的砝码都有积极作用,利于人们把握身边的机会。另外,审美内容的社会化,使现代人普遍向往个高、健美、潇洒的形象,而那些个矮、偏胖、过瘦、形体不美的人也有这种个人向往。尽管他们在人格和聪明才智上并无欠缺,但外形的某种不足让他们在工作和社交中平添了许多烦恼。在社会的竞争中,他们往往更容易产生自卑,并因缺乏自信与勇气而处于弱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形体美现已成为当代青年培养美好风度和气质的第一步。试想,一个斜肩、塌胸、腆肚的人,装束打扮得再好也欠缺风度和气质。一个人的形体状况和大方雅观的举止,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还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反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国民素质的综合表现,是关乎民族和国家总体形象的大事。

舞蹈形体训练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是因为:舞蹈形体训练是集舞蹈、音乐、美育、体育为一体的新综合课程,其内容丰富多样,并能以其独特的形式营造特殊的课堂训练气氛,并使人始终处于快乐而富美感的运动中。优美的音乐,多变的节奏,人体通过各关节、各部位肌肉群的协调运动,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舞姿与舞步,让参与者身心合一、陶情养性、展示自我、增进交流、促进协作、感情升华,在训练中陶醉于高尚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

开拓艺术思维,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这是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开设形体训练课的重大意义。多年的舞蹈形体训练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舞蹈形体训练课在宏观上看:一是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一种知识、审美、趣味多方位的综合性探索;二是健美人体,美化人生,建立一定的良好的自我概念;三是能满足学生对强身健美的求知欲望,培养正确审美意识;四是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能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持续性;五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磨炼刻苦、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从微观上讲:舞蹈形体训练,一能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使青年人个子长高;二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视、听、动觉等各感觉器官得到锻炼,提高脑中枢传导速度,从而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智力得到发展;三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动可消耗血管壁周围多余的脂肪,使管壁富有弹性,口径增大,血流量加大,进而使心脏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起到积极预防疾病的作用;四能矫正骨骼的形态,使不良骨形在正确的压力、拉力下向正确方向发展,增强骨的弹性与坚固性;五是拉长肌肉线条使肌肉丰满、结实、匀称,从而达到改善人体线条使之美化的目的。

三、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与内容形式

舞蹈形体训练作为一门课程,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以改善学生的体型、体态、体质为目的,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阐明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以及练习的内容和方法,并注意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前瞻性的原则。

舞蹈形体训练的基本原理。首先让学生了解形体的含义;舞蹈形体训练的意义、目的、人物及要求;了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自我生理与心理特征以及人体解剖、运动生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向他们灌输舞蹈形体训练的新理念,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并引导他们确立适合自我行之有效的舞蹈形体训练方法和目标。

2、舞蹈形体训练的内容是进行体能素质训练,这是基本功的训练,也是课前必备的热身活动。它涉及到肢体的各个部位:颈、肩、胸、背、手臂、腰腹、胯、腿部、膝关节、脚踝及跳跃的单一练习。通过局部到整体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别具有一定的开度、软度、延伸、收紧、放松、柔韧、力量、控制等,把身体的各部位充分“解放”出来,使之处于自控、自如的状态,才能顺利地进入舞蹈美感的训练。

3、舞蹈训练的主要方式。这部分的训练内容及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有:芭蕾舞、社交舞、民族舞、校园集体舞;现代的有:现代舞、有氧拉丁健身操、舍宾、街舞等。曲径通幽,可适情、适时、适地、适人地选择合适的方式训练学生,以达到形体美的训练目的。

芭蕾舞。与一般舞蹈演员相比,芭蕾舞蹈演员的体态是最佳的。这源于芭蕾的形体训练。经过长期训练后,臀、腰、腹部肌肉得到了强化,形成了强有力的肌肉夹板,使腰部及躯干成异常挺拔的姿态。这是舞蹈演员体态美的重要前提。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规范的芭蕾形体训练,使学生获得挺拔、舒展的外部形象气质,可以说,这是任何方式的训练都无法代替的。

有氧拉丁健身操。它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舞蹈、音乐、体操为一体,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专门器械上进行操化练习,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并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健美操动作协调、流畅,有弹性,使练习者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还能塑造健美形体,培养身体正确姿态,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健美操音乐的特点是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产生烘托气氛,激发人们热情的效应。健美操在这种节奏鲜明、欢快热烈的乐曲伴奏下进行,其动作具有强烈的节奏性和力度的特点。无论是肢体的弹性、肌肉的力量,还是瞬间的控制,都充分展现出练习者的个性风格和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释放心情,展现青春活力,培养自信再现青春光彩。

四、舞蹈形体训练的思路与措施

(一)舞蹈形体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形体运动的规律。形体课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效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并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坚持形象性、趣味性、审美性与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

2、科学、规范训练的原则。主要是指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及巩固提高原则。

3、舞蹈性原则。主要指学生在正确理解美的本质、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舞姿优美、节奏正确,并贯穿于教学始终。

(二)课程设置

首先,形体训练动作要营造一个培养美的环境。宽敞明亮、清洁整齐的训练场所。师生服饰规范,习惯良好;上体育课时的“快、静、齐”的集合整队要求和一丝不苟的严格训练,便于开展课堂的动态性教学与实际训练。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在初始阶段进行的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动作的要领、特征,从局部到整体,重在找感觉,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动作,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舞蹈实践后,教师可选择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音乐,去激发、调节学生的情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兴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舞蹈形体训练课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喜爱与参与。这门课程也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在这运动美中开拓舞蹈艺术创作思维、陶冶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舞蹈训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觉认知;形态的模拟;动觉体验;舞蹈美与道德培养;舞蹈美育培养

1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动态的认知

舞蹈动觉是指舞蹈运动中的自我感觉。动觉是心理学中感觉里面的一部分,心理学称为“筋肉感觉”,又叫“第六感觉”。是对运动中力量的大小、阻力的大小、运动范围的宽阔等等,来认知自身筋肉关节的地位、彼此关系及和空间的关系。无论是反射运动或随意运动都受其指导。

舞蹈的训练过程就是对人体的认知过程。体态的定位、肌肉状态、骨骼的位置都需经过漫长的磨合和训练过程,从心理动觉的训练入手,通过“内视”神经系统来感觉体态的状态,达到自觉和熟练的运用人体,并借助这种运用、把握的程度来判断演员的表现力。骨骼的开掘和定位是人体可塑的外部条件,大量的、最重要的是筋肉感觉的控制和使用。在舞蹈中,我们可以被《孔雀舞》手臂的表现力所慑服;可以被“闪、转、腾、挪”的技术、技巧所震撼,它所呈现出的事实正是对舞蹈动觉的高级驾御力。

舞蹈中动觉的细腻运用程度(脚趾、手指、眼神、气息的位置等);驾御认知的深度(从骨骼到体态、从立点到力点);有序的训练过程是舞蹈独具和无与伦比的。

2舞蹈人体动态有两个方面

(1)静态上的舞姿造型依赖于舞蹈动觉的调控。

协调性、韵律感、延伸感是舞蹈动觉中动态关系需要强化训练的重点。

在舞蹈中“动律”、“动势”、“动效”是认知和把握舞蹈动态的理论概括。

“动律”是指舞蹈身体部位运行的线路所形成的内在韵律和节奏型;

“动势”是指舞蹈动态中所产生的动作指向性及身体的趋势;

“动效”是指舞蹈动作所形成的运动效应。

所以说对人体动态的认知是舞蹈动觉中首要涉及和强调的重点。

(2)舞蹈动觉是对人体形态的模拟。

模拟生活即是舞蹈动觉的来源又是其依据。舞蹈中出现的礼仪形态、人物形态、自然形态、随意形态是舞蹈动觉中对人体形态模拟的几个方面。

人物形态勾画出社会中人角色的千姿百态、形形,中国戏剧“生、旦、净、末、丑”简单的概括了人物动态的层而结构。同时大量的课堂民族、民间舞内容,也是要从原始的形态模拟开始。

自然形态是指动植物所具有的各种的形态,大量的舞蹈对自然的模拟给予舞蹈更多的动态模式和丰富的舞蹈动觉类别,人体可以是山、是海、是雀、是鹿、是树、是雨,无所不至。

随意形态是在即兴状态中任意调动肢体产生的人体形态,虽属性不确立,但确具有及强的内在模仿力。舞蹈中人体形态的模仿是类别的归属和继承,舞蹈动觉恰恰是从对各类人体形态的模拟开始的,丰富的人体形态给予舞蹈动觉内涵上的标准和形态上的依据。

(3)舞蹈动觉是对人体情态的体验。

舞蹈动觉还必备有舞蹈特征上人体情态上的体验。它是舞蹈训练、舞蹈作品中,刻意扑捉、把握、融入舞蹈动觉的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民族情态.环境情态.心理情态。

民族情态中每一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舞蹈形式显示出动态、体态、动律主要运动部位身体配合上的差异,如屈膝动作,各民族在动作节奏、起落控制上显示出各自独具魅力的舞蹈动作差别。这些一方面成为舞蹈的财富来享用;另一方面拿来为舞蹈动觉上的体验进行舞蹈功能上的训练,使人体得到更大的可塑性和表现张力。

环境情态,住山的唱山、靠海的唱海、草原与雪山、南国与北疆,因自然地貌的差异,性情各异,心态万千。藏族地处高原多山而不平形成了屈膝、扣跨的体态,而蒙古草原造就了昂扬桀骜的天之轿子般的体态和动律,黄土地那高亢激昂人们形成了自我地貌环境特有的舞蹈形态,等等许多都是如此,似乎都能从地貌的特征中寻找到动的原因、动的形态。

心理情态是指具有明显心理活动特征的舞蹈动作。那些哑剧色彩、独白特征和心绪进发的动作形式,它提供了大量生活化、情绪化的舞蹈因素,并由此而调动人体情态下的舞蹈动作,成为舞蹈动觉中必须体验和认知的内容。我们的一些训练和所开设表演课,正是要运用各种手段解决学生舞蹈时这一部分的不足,要从自信入手,逐渐达到心理情态自如而准确的流露。

3舞蹈美与道德培养

(1)舞蹈美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后,所引起的愉悦和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舞蹈是把人体美作为一种手段,或者叫媒介,向观众表露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而不是单纯为了炫耀技巧。舞蹈是永远要把动作和舞姿置于情感逻辑的统率之下,形式必须服从内容,否则,为形式而形式,片面追求形式美,就会破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会失去舞蹈的真实性,所以舞蹈美感是人们与社会生活和影响人们的情感、思想——精神世界之间的中介。要使舞蹈美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形体美是基础,但更重要的则是舞者内心对“美”的诠释,是内心美感的释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舞者要有文化底蕴,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用形体美诠释出的舞蹈美感才会是永恒的美。

(2)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所以说舞蹈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舞蹈大都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应让学生们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以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创造真,善,美……。

4舞蹈与美育

(1)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

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吸引力的,爱美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良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诸如手臂波浪、脚尖步等动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有意识状态,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的训练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赴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是舞蹈对学生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另外舞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

(2)舞蹈是人体动作艺术,学习舞蹈的过程也是一个全身运动。的过程,跳跃、呼吸的运用对学生的体质也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

5结语

舞蹈既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人体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活动。从舞蹈自身特征来看:需有及强的身体控制力、超常的“内模力”和感受力。他是情感逻辑再现和体验。舞蹈的美育教育是舞蹈教育基本形式之一,它是以道德教育为基本原则,把道德准则通过审美功能体现出来,使人性在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上得到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美)库尔特·萨克斯.世界舞蹈史·序言[M].郭明达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

[2](英)哈夫洛克·埃利斯.生命的舞蹈[M].傅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毛诗·序[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

[4]温友言,李志慧.中国舞蹈评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舞蹈训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少儿;舞蹈;训练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05-01

一、舞蹈训练要从娃娃抓起

教育家霍尔特・特里说:“对身体来说,舞蹈可以强健身体,纠正错误姿态,调整肌肉,加强动作的准确性。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幼儿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儿童的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体和情感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要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注意力、训练有素、敏捷过人。”

霍尔特・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纵观我国的少儿教育的历史,很多教育者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它对帮助少儿成长的潜在功能。在全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全面正确地运用奸鳄蹈训练这一手段,将对培养少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少儿思维、言行、举止等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反复模仿

人从在母体中十月怀胎开始,就要逐渐接触各种外界事物。对少儿进行舞蹈训练时,要求他们必须记住舞蹈动作的流动路线、节奏节拍、内在感情,并将这些信息存人大脑,又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促使少儿以高度的指向和高度的集中来完成这些动作。少儿从小就进行这种正规、持续、反复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将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高度注意的习惯。很显然,当他们在学校接受其他方面的教育时,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能够较自然而又习惯地集中,对各种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这种注意力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促进记忆

少儿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的律动流程,记住每一个舞蹈动作所表现的情感。如果没有良好的记忆力,这是无法完成的。不论是一个舞蹈、一部舞剧中的若干片段,还是一堂舞蹈课、一次舞蹈训练,舞蹈所需要的记忆力都大于文化课。因为音乐的节拍是变化的,舞蹈的动作是变化的,舞蹈的情感是变化的,训练时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记住那些特定的造型。少儿在课堂上得到了这种锻炼,无疑对培养他们的记忆力是大有促进作用的。

(三)启蒙思维

在舞蹈训练中,老师教少儿鸭子怎么叫、怎么走、怎么飞,小熊怎走、怎么洗澡。他们用蹒跚的步法和体态跟老师学着,而此时教室里并没有鸭子和小熊,少儿是动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提示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身体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少儿们运用思维的过程。当少儿们不能完全表现或表现不准时,老师就用生活的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少儿们根据老师的启发进行联想、回忆、理解,最后用形体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少儿们进行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同时,此类多次反复的训练,有利于少儿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少儿学习舞蹈,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提高智力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少儿舞蹈训练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舞蹈普及之大势要求从娃娃抓起,少儿舞蹈培训需要在全国各地大小城镇迅速发展。

然而,人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少儿的文化教育艺术启蒙,关系到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常开常艳,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如果重视有余而措施不到位,教学硬件和软件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舞蹈教学就难免鱼龙混杂,就会落空,不但降低少儿舞蹈培训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素质教育的到位。更重要的是,在少儿舞蹈培训中,成人化教育严重。指导老师在没有相应教材的情况下,没有从少儿的思维和看世界的角度来理解少儿,或者对少儿的生活和艺术审美要求不太清楚,有时为了省时省力,就把成人舞蹈的节目稍加修改后教给孩子完事,这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舞蹈是由基本动作、技巧动作和组合动作形成的肢体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手段,它包括丰富的审美性、知识性、思想性,所以不应只是简单地让孩子掌握动作的技巧。少儿阶段是人生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教师是年青一代最初的启蒙老师,少儿教育的教材是祖国花朵未来知识和思想的奠基石。所以,少儿的艺术启蒙老师、启蒙教材非常重要。课堂要成为少儿的乐园,训练要成为少儿的玩耍,老师要成为孩子们的朋友,使少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让他们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中充分地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激发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动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舞蹈训练范文第7篇

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美感的训练。摄影艺术中的美感主要是靠光的明暗,角度的选择,景物的取舍等来表现。戏曲艺术中的美感是用华丽的服饰,高亢圆润的唱腔,生、旦、净、末、丑角的搭配等来表现。我们舞蹈演员的美感则是以人体为工具,以形体动作为手段,通过运动本身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正像人们在欣赏舞蹈表演中看到的那样,是靠演员的身体、神态韵律,以及演员的举手投足、舞姿和亮相等流露出来,并随着音乐的起伏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位先人曾经说过,舞蹈是生命的情调,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我们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基础之一,它既是训练一种表演能力,也是训练一种美的表现力。

舞蹈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和掌握舞蹈的最基本的技术技巧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表演意识和情感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对舞蹈的美感意识。在这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审美过程中,教师无疑具有先导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初涉舞蹈领域的学生,不但缺乏舞蹈的基本功知识更谈不上对舞蹈中美感的认识。因此在使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舞蹈美感的认识感知,的确是舞蹈教员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在舞蹈教学的开始就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审美的诱导和培养。

在舞蹈训练的最初阶段,基本功和强化技能技巧的训练很枯燥,但却是走向艺术王国的必由之路。必要的手法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训练中的一抬足、一伸手就是美,就是音乐,就有情感,就有灵魂,要让学生感到它是在表现一种美,必须用身体感情,从头到腿到脚,乃至内心,都让学生想象在空间运动过程时所能表现出的美感。一旦有了想象和美感,就不觉得动作简单和枯燥了。让学生一进课堂时就意识到,课堂就是舞台,面对的不仅是老师和同学,而是成千上万的观众,不单单是学习基本功,同时在学习舞蹈表演。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牢固的表现舞蹈美和创造舞蹈美的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舞蹈训练与声乐、美术、戏曲等艺术一样,都有它严格要求的形式美和严格的规范,训练时无论是在地上或空中,也不论是过渡或是落地,全都必须连贯流畅和完善。舞蹈的基本训练不同于排练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按照舞蹈的基本规范,去练习每一个手和脚的位置。可以讲没有规范的教学就没有美感而言。规范的本身也是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舞蹈的各种位置、角度,动作的高度,跳、转、翻的技能技巧,以及舒展的控制舞姿等都是有一定规范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如古典舞是从戏曲和武术中提炼出来的,形成了古典教材。在训练中既要注意能力的训练,又要注意姿势、美感、风格的统一协调,编排出带有一定训练意义的组合。如在编排控制腰的组合中,有意识编排一些手与眼神相结合的大舞姿,要求学员在动作变化过程中注意眼睛随着手的方向走,耳朵注意听音乐,两条腿在舞姿气息的带动下交替地完成组合中大的舞姿造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舞蹈美感意识,把干巴巴的体能基本训练与将来舞台的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呆板僵硬的,而是可以很快地适应舞台需要,参加舞蹈剧目的演出。

舞蹈训练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成人舞蹈;技巧;训练

一个优秀的舞者不仅需要良好的舞蹈基础,同时需要良好的舞蹈技巧,让舞者同舞蹈融为一体,由此可见,舞蹈技巧教学在舞蹈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增强舞蹈的可观度。

一、软开度的舞蹈技巧教学

舞蹈初学者往往是从学习软开度开始的,成人其本身的柔韧性较差,因此,成人在进行软开度教学时应当更多地进行训练,如果希望能学好舞蹈以及能延长舞蹈的寿命,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当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所谓软开度,并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硬和软,其主要指演员本身的关节活动程度。在舞蹈技巧教学中,软开度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相对较独立的教学板块,大致需要对舞蹈者的腰、肩腿等各部分的关节训练。由此可见,软开度可谓是舞蹈技巧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情感的充分投入

在成人舞蹈技巧教学中,应当注重情感投入的教育教学。任何优美的舞蹈都需要舞者的全情投入,这样才能让观赏者感受到舞蹈的情景,让舞蹈真正地跃然于眼前。所谓情感投入也是进行舞蹈技巧教学的一大重要板块,初学者在学习时往往只注重动作上的相似,却忽略了神似,让整个舞蹈显得古板毫无生机,由此可见,情感在舞蹈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例如,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她花了多年的时间观察孔雀,在模仿舞蹈动作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孔雀的情感,让舞蹈显得更加活灵活现。应让观赏者身临其境,为舞蹈所感动,并以此来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成人舞蹈技巧训练教学时应当注重对学生软开度的训练以及对舞蹈投入情感的训练,真正让舞者同舞蹈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到舞蹈的内涵,从而提升舞者的舞蹈技巧,真正意义上将舞者同舞蹈融为一体,进一步高效地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章丽莉。高职舞蹈专业软开度训练探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02)。

[2]刘同艳。试论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与身体表现力的结合[J]。科技创业家,2013(13)。

舞蹈训练范文第9篇

当前,加强艺术教育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舞蹈更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从少儿阶段就开始接受良好的舞蹈训练,对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外教育少儿舞蹈训练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及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当前,加强艺术教育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舞蹈更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及精神需求的提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目前在我们国家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等各个阶段都有开设了舞蹈这个课程,作为校外舞蹈教师其责任更显重大。少年儿童舞蹈训练目的不是追求培养专业的舞蹈艺术家,而是丰富文化教育,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知识,力求在少年儿童学习知识的年龄段中加大知识的信息量。使孩子们的情趣更加活跃,情感更加丰富,兴趣更加浓烈,性格更加张扬。从少儿阶段就开始接受良好的舞蹈训练对孩子们学好舞蹈这门课程,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舞蹈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龄前至小学二年级,为启蒙引导阶段;第二个阶段,小学三至六年级,为承前启后的阶段;第三阶段,初中期间,这是一个基本稳定训练阶段。这三个阶段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同步进行的,舞蹈老师作为少儿美的教育启蒙者,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艺术种子的园丁。一、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是基础练习舞蹈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他需要孩子们有非常好的耐力和毅力,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有的孩子很喜欢跳舞,但一练舞蹈基本功就吃不了苦头,哭鼻子不愿练了。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兴趣成了孩子们的最好动力。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激励起来后,学生才会自愿地轻松地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热爱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对舞蹈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舞蹈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人的工作、学习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他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兴趣的培养更显重要。因为他们好奇心强,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重视和发掘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讲道理、摆事实、树典范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动人心者,莫失乎情”。老师的情感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教师是师也是友,老师用赏识的心态去对待,用赏识的语言去夸奖,用赏识的动作去鼓励,学生能在教师的行为下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并从中获得自信。“心心相应,产生共鸣,教而忘我,学而入迷”。当教师把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育内容深刻的理解紧紧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之时,教育价值明灯就会在动态的教育教程中高高升起。只有教育内容被教师心灵化后,在学生心中才能真正地活起来,才能使“教育、教学内容心灵化”。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活学生的兴趣,由兴趣再产生情感,由情感上升为审美进而升华为完美人格。如第一阶段的舞蹈训练主要针对的是4~9岁的孩子。这些孩子对舞蹈的表现欲望正处在朦胧的兴趣状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舞蹈训练,应该掌握好孩子们对舞蹈训练的规律和基础的引导,从地面到把上动作,再到把下动作的秩序。要让孩子们适应,虽然动作非常的简单,但规律不容破坏。在舞蹈训练中我们要提高孩子的兴趣,要讲究方法,从每个角度去引导。比如开跨练习,创设地面开跨坐地前移追逐游戏、蛙式立后腰、把上压腿、中间练习脚位等,每一步都要提示孩子们动作怎样做才是美,循序渐进,使爱美之心从小有之,为孩子们从一开始就打好舞蹈艺术的审美基础。二、改革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教育课程目标要求我们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练习舞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舞蹈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舞蹈开发智力,使孩子的记忆协调和集中注意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素质基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启发,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把教师在课堂上演的“独角戏”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师生互动式。引导主要靠我们用语言来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它包括机智、幽默、情感等对音乐教学的综合体现。如相同一段音乐学生不同感受可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老师要强调并鼓励哪怕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两类学生:一类学生课堂表现活跃,提出和回答问题多,但质量不高,缺乏独创见解;另一类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不爱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但一旦被老师叫着提出或回答问题就与众不同,有独创性。前一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而缺乏创造性思维品质。后一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而缺乏创造性个性品质。这两类学生都不具备完整的创造力,在学习中难以有创造性成就。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把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个性结合起来,综合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完全的创造性人才。教师在舞蹈课堂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舞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对第二阶段10~13岁儿童舞蹈训练要增加训练的强度和训练内容的广度,使训练这部分达到加强规律化、注入知识化,使孩子们基本知道,在老师的提示下比较快地明白哪些动作不准确,并知道不断地去请教老师,自觉地力求把动作做到更准确。通过这部分的训练,要让孩子们对舞蹈训练有个初步的理解能力及好学的情趣。比如学习中间练习半脚尖走动作,要做到平稳地半脚尖走,对小学员们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课前让学员们观察、体验高个子走路的基础上,我选择适合学员心理特点,能激发学习兴趣并使其充分发展个性的教学内容,如游戏《木头人》,有益有趣、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儿歌,学员容易接受的小笑话等。在组织的过程中,老师始终饱含激情,多运用激励话语,如“不怕我不会,只要我努力”“帮助你,夸奖他,我们一起顶呱呱”等,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孩子大胆练习,采用多元性、多途径、多形式、递进式等手段对学员的能力培养进行扩充,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半脚尖走的平稳、挺拔、轻盈的动作要领,慢慢地有的学员甚至会跟着音乐边走边自编动作,自我娱乐起来。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舞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每个学生的体质、软度、力度、舞蹈感觉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一律用同一种模式进行教学,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有计划性、目的性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耐心地教育,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例如,有的学生天生腰的软度就不好,老师先从跪立控腰开始到跪下腰,再从站立控腰到站立下腰,然后再学习前后滚腰。通过老师的鼓励、自己的努力、集体的帮助,较难的动作终于攻克下来,他们的毅力也得到很好的磨炼。四、有机渗入美育、德育的教育舞蹈艺术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形象唤起了孩子对美的向往,从而达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艺术作品的表演中,少儿的道德感、理智感、实践感和美感都受到各种程度的启迪;可使他们从爱祖国、爱人民、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少年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培养儿童心灵美、行为美的崇高思想境界。如在基本功训练安排以小组为主,大家一起抬一块垫子,相互扳、压;在舞蹈表演时,每一个同学都要相互照顾,完成舞蹈的编排,在舞蹈比赛中,要有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在参与舞蹈训练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儿童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中,教师在孩子们学会洋娃娃与小熊舞蹈表演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感受人类与自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使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平添几分对人类博爱之心的向往与追求,这就是对人类善良美德的体验。美育中包含着德育,德育中渗透着美育。舞蹈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舞蹈语汇,来表达人类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普及少儿舞蹈是当今社会的需求,更是我们校外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少儿舞蹈训练是学好舞蹈的基础,孩子们在老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启发诱导下兴趣浓厚地学习舞蹈,丰富了美育知识、学习了健康优美的舞蹈文化、增强了身心健康、锻塑了优美的形体,同时,加强了孩子们间的交流与友谊等,实现了欣赏美、感受美、塑造美的统一。

舞蹈训练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吸;谈;舞蹈

呼吸吐纳,周而复始,归于本源。舞蹈有了呼吸才会有生命有活力,呼吸会让动作在舞蹈中得到升华。大家都知道人可以5到7天不进食但口鼻每分每秒都需要呼吸,呼吸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为一位优秀的舞者除具备扎实的功底和技巧、表演以外,对呼吸的掌握和运用也是相当重要的。用呼吸控制身体控制四肢才能做出完美的舞姿。更能深刻的表现舞蹈内涵。呼吸对舞蹈的风格、节奏以及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说:“舞蹈的本体是呼吸,是生命。”我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呼吸与肢体动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的训练也是舞蹈训练中非常强调和重视的任务,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是提高舞蹈运动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能够直接影响舞蹈训练的,所以舞蹈演员应该掌握呼吸的正确方法,才能体现动作的质量以及动作协调能力。舞蹈动作要求是从完成逐步到完美的一个过程,也是动作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升越。而舞蹈演员仅仅在动作上苛求往往是徒劳的,难以上升到完美的境界。提气能够使舞蹈动作干净漂亮,下体轻盈;而沉气则可以使腹腔充实,身体的重心从而降低,这种呼吸常用于慢板动作和想要很好控制平衡的动作,使动作松弛流畅,脚下稳健。这说明,呼吸与动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训练有素的呼吸是使动作达到完美的重要支柱。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我认为舞蹈中呼吸和重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表面看起来它们二者名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每个舞蹈演员都有切身体会,在舞蹈中的跳跃动作中巧妙的运用呼吸可以使腾空和落地更加的轻盈。在舞蹈中跳跃动作并不仅仅是要求身体高度的空间变化,而指的是身体“重心”的高度。在舞蹈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吸气是提高身体重心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舞蹈过程中增加重力势能、提升重心的一个过程;其次,在舞蹈中一吸一呼之间能让舞蹈演员身体充满力量蓄势待发,也能让紧张的身体肌肉平静下来,很好的控制身体与节奏,这一放一收、收放自如也是张弛有度的美感所在。再其次,舞蹈中非常注重气息,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投射。每位舞蹈演员需要通过严格的身体训练,这是培养舞蹈演员艺术表现力的必修课,通过形体训练可以使人的自然形态极富艺术表现力,而“气息”的训练也同样重要。每个动作都应配合相应的气息来完成,如果没有气息的运用,做出来的舞蹈动作不具有生命力。

刚才我们也提到了,林怀民认为舞蹈的本体是呼吸、是生命。林怀民说,“舞蹈的本体是呼吸,是生命。”2007年林怀民在与孟加拉编舞家阿喀郎.汗对话时,谈及对东方舞蹈的体验时阿喀郎认为:“西方的舞蹈事实上是非常线性的。而亚洲的艺术形式是循环形的,像球体一样,和周期有关,这也是宗教、哲学、看待生命的方式,当事物进行到终点的时候,同时又开启了另一个起点。”而“呼吸吐纳,周而复始,归于本源”正是东方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它的曲线循环所带动的无穷无尽的包容和蕴于动静之中的能量。舞蹈与呼吸之间是纯粹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唤起的不只有热情,还有一吸一呼间的纯粹的宁静。

“呼”、“吸”间带有一种平静祥和的力量,一种精神修行的领悟和文化皈依的安宁和自由。云门舞集的当家人林怀民在北大做讲演的时候这样说道:“今天舞蹈用录像来取代都很困难,因为录像上没有呼吸,嘴巴也讲不清楚。我今天想通过云门的舞蹈跟大家交流。因为这些作品仿佛是我个人一页一页的积累,每一个作品都可以用很多种角度来探讨,将它的结构、主题等等跟音乐的关系、跟空间的关系。对于我来讲,舞蹈是一个人的事情,有血脉的肉体的事情,舞蹈对我来讲是一个生命的状态。今天透过这些舞蹈动作,透过这些陈年的日记来跟许多的年轻朋友做一次报告。看看有些人是这样子在活着过来,不管是舞蹈或者是不是舞蹈,许多年轻朋友年轻的时候对生命是充满了向往,以及也有一种恐惧。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希望今天的演讲让大家明白,哦,我还没有死掉,还可以再活下去,做下去。”因此云门的舞者在训练还是在表演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组合,也就是不仅是动作和技巧上还有再情感上和气息上形成统一的表达系统。综合表现中是以形为开始而以情为终极的,情并不是虚设的,而是借助行来表现的。在完成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表现。然后呼吸的运用就更加细腻而复杂,在呼吸训练过程中也就更远周密关注身体内在,使舞蹈演员在整体训练中达到形、神、气息的统一,达到绝对的完美。

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带来的《行草》正充分说明了气息在重要,行草的演员不仅仅是在“舞”,他们要学习太极拳以及每天还有上书法课,以及“冥想”练习也成为他们的必修课。这些东方舞者的经验,从运气飙升,为更好的表演行草而铺路和积累。早在2001年行草就在台湾上演,直到2009年在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观众见面,其中这8年里行草的演员们都在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吸取养分慢慢的体会气息在身体中的力量。林怀民也评价说:“这已不再是2001年行草。当舞蹈注入了呼吸就有了跃动的活力,呼吸让动作在舞蹈中得以升华。”舞者在空中飞行,翻滚腾跃,形成了一个安静并蕴含充足力量的气场。年轻舞者的灵魂与承载着东方文化岁月的书法在这样的舞台上进行对话,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交相辉印、相得益彰。观众们也深切的体会着 “呼吸是运动,是生命”,作为优秀的舞蹈者,呼吸是重要的修养之一,是心与形的高度统一和相互配合.舞蹈有了呼吸它才能有生命,才有活力。这也是我自己从事这么多年舞蹈表演工作所得的一些体会,深切的感受到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个舞蹈演员在训练中结合呼吸的必要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不仅仅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熟练的技巧以及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对呼吸的正确掌控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想要做到完美的动作,“呼吸”甚至可以说是期决定性作用的。呼吸有很多种变化,都是随着人的情绪改变而出现的,比如说长短的、强弱的、急缓的、张弛的等,这些都是和人的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相关的。当人愤怒时,气息粗短急促;人欢喜时,气息轻盈流畅;人悲伤时,则会出现气息短暂的静止。因此可以说人类情感出现变化时都是可以从呼吸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舞蹈动作是人有意识的情感活动和人体表现,要想使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更加入木三分,使情感与动作达到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舞蹈演员必须利用好呼吸,只有有意识的呼吸才能更加准确的传达所塑造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使二者完美的协调一致。只有学会呼吸才能很好的利用呼吸控制身体帮助四肢更为完美的做出各种舞姿,才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舞蹈的深刻内涵.这种呼吸的控制能力被称之为艺术呼吸.它能够在舞蹈的节奏上、风格上以及劲力上等各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呼吸与舞蹈不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呼吸在舞蹈训练与表演中有着至关重要的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著.生命的舞蹈[M].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4.

2.郭勇健.舞蹈美学引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3.吕艺生等编著. 舞蹈[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舞蹈专业范文 下一篇:返乡创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