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内涵探析

时间:2022-10-23 05:12:34

创新型企业内涵探析

【摘要】 建设大批创新型企业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带动下,学术界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也持续升温,但对创新型企的概念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对其内涵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并从创新目标、主体、动力、能力、手段、绩效等多方面分析其内涵,阐述了创新型企业的运行过程,以期为实务界提供更为清晰的创新型企业理论框架。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概念 内涵

一、创新型企业的概念界定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我国政府也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创新型企业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全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2006年,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等3部门联合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确定华为、中石化、钢铁研究总院等103家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企业,旨在通过示范来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的带动下,地方也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掀起了一股创新型企业建设热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创新型企业评选和试点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内学术界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也处于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时期。虽然近10年前就有学者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进行了表述,但创新型企业研究真正进入高潮期,还是在我国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是2006年国家三部委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之后。

2006年以前,国内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层次较浅,较为倾向于将企业创新等同于技术创新。2006年4月,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在《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给出了创新型企业的初步定义:“创新型企业即是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通知》下发以后,随着各地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学者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纷纷对创新型企业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大多数学者对创新型企业概念的界定不乏共通之处,包括:创新型企业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也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内容;创新型企业要有持续创新和发展能力;创新型企业要体现创新的自主性,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创新行为成效显著,带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对创新目标、动力、条件、手段、成果等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企业定义为: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强大的创新能动性,以良好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资源条件为基础,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为核心,通过全面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绩效,实现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新型企业。

二、创新型企业的内涵分析

1、创新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领导层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状况(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变化、政策影响等)综合分析后,所确定的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创新型企业的目标就是努力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即在战略目标引导下,明确创新方向,积极开展企业创新活动,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然后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企业经营绩效,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提升,进而强化企业创新动机,使其加大下一轮的创新投入,改善创新能力要素,使得创新产出回报更高,不断达到新的战略高度,从而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以创新为根本特征和运行基础的新型企业管理和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中,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层发挥着主导作用。从确定战略目标,制订创新规划,到调配各种资源,指导创新活动开展,企业领导层的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和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创新的成败。

2、创新主体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是组织中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核心员工,尤其是具有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有效的创新活动离不开组织层面的规划设计、资源调配、控制协调等工作,更依赖员工队伍去实施具体的创新活动,尤其需要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完成关键的创新工作。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人既是创新活动的实施主体,但又与企业创新的其他要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具体的创新进程中不断得到能力提升和改造,也属于被创新活动作用和改变的客体。员工队伍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是组织创新绩效的重要体现,组织内部知识技能的积累将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后续的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是人,尤其是核心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人员,调动核心人才的创新能动性,并促使员工队伍建设在创新进程中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3、创新动力

创新型企业应该具备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从组织到每个员工都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动机。这种创新能动性所依赖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市场拉动、技术推动和政策引导等影响,创新型企业要能够灵敏地感受和接收它们给企业带来的创新压力和机会,并通过战略目标的确立为员工的创新活动指明方向。二是企业内部创新能力要素的影响,尤其是良好的创新文化形成的创新精神、创新氛围对员工的创新激励等。内外两方面的有效结合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源泉,使得创新型企业始终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动性。

4、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创新能力要素是否完备。创新能力要素主要包括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资源,其中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人才构成创新体系。创新文化是与创新实践相关的,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动态文化形态的总和,主要包含创新精神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及创新环境文化三个层面,其中创新精神文化蕴含创新的内在动力、理念和价值观,对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动起先导作用,构成创新的灵魂。创新资源是指直接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并对创新成果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资源。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创新活动所必需的人、财、物、技术和信息。具体来说,人主要指企业中的研发和管理人员,财是指创新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物在大体上包括场地、设施、设备仪器和材料等物质资源,技术主要是指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操作技巧等,信息主要指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所有这些资源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投入,是完成创新整个过程不可或缺的参与要素。创新型企业必须在创新文化、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等要素建设上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并大力投入,才能为持续的创新活动提供相应的能力保证。在具体的企业创新活动中,创新能力要素的发挥应用与有效的创新手段相结合,进而保证了创新能够取得良好的绩效。

5、创新手段

创新型企业的有效创新手段是持续的全面自主创新。所谓全面创新,一是指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内容,其中技术创新为核心,制度创新是前提,管理创新为保障;二是指参与人员广泛,是一种调动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参与的全员创新;三是指全时空创新,即企业创新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全空间创新和全时创新。企业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借助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创新时空观的全面扩展,力求做到全时、全地域创新,并具体落实到全流程、全价值链创新上。企业采取外包、竞合、战略联盟、虚拟团队等组织形式使得企业的边界跨越了地区、行业甚至国家的限制,促进研发、制造、营销等的全球化。例如,GE、诺基亚等许多跨国企业在全球各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基地,以整合全球科技资源进行创新。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成果商业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企业创新的自动、自觉和自主性,但自主创新并不排斥企业创新进程中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中介服务、技术合作等),只要创新进程由企业自身所主导和控制,并能形成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即可。

此外,全面自主创新的内容要围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创新为核心,因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既是企业创新的直接成果和实质内容,又是企业进一步创新、取得持久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衡量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标志。

6、创新绩效

作为创新型企业,其创新行为或活动应产生显著的创新绩效:一方面是指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而对外技术依存度低,能通过全面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等创新成果,而这些成果转化后,如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等,主导了企业绩效增长,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带来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指企业创新过程中,动态的核心能力积累和发展,如技术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等,可以为企业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7、运行过程

综上所述,创新型企业的运行过程可概述如下:企业领导层带领核心员工作为创新的主体,在企业战略目标引导下,在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冲动。他们对市场需求、科学技术、相关政策等环境因素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企业及其员工对战略目标的认识与创新欲望相结合,通过企业创新机制的引导和有效创新组织的支持,明确具体的创新方向,萌发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利用企业的创新资源,产生有效的创新行为,形成显著的创新成果,并通过创新成果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创新行为产生过程中,可能会对企业文化、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和创新资源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显著的创新成果与增大的企业绩效会提升企业战略目标,强化企业创新文化,支持创新资源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激发企业及其员工的创新欲望,使企业创新进入一个持续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结束语

明确创新型企业的概念、内涵,可以为实务界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更清晰的理论框架,指导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创新理念,更好地抓住创新的关键内容和重点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当然,对不同行业领域中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建设途径和方法还需要深入实际进行更多更具体的实证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海昱、黄德春:创新型企业内涵新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2] 余桂玲:创新型企业与创新型国家[J].社科纵横,2008(9).

[3] 丁云伟: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J].学术交流,2008(3).

[4] 赖流滨、张汉文:创新型企业的提出背景及内涵[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

[5] 祝爱民、刘盈君、徐英杰: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

上一篇: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中国环境管制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