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微博知识分享的效用研究

时间:2022-10-21 06:53:51

课程微博知识分享的效用研究

【摘要】为了解课程微博的知识分享效用,该研究以“教学设计师”课程微群为个案,从知识分享的内容效度和传播效度两个方面,分析该课程微博的知识传播分享效用。结果发现:在被统计的微博中,大部分内容是用来传播分享知识的课程相关微博:超过三分之一的微博引起了学生与老师的广泛参与和深入讨论。有影响力的微博个案分析也表明,“问题提出”类微博能引发更多成员参与,并且能激发更多评论。

【关键词】微群:知识分享;内容效度;传播效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7-0085-05

引言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Web2.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它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140个字符)并可以公开的博客形式。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可以实时跟帖及转发某些用户的信息。可以说,微博以其文本碎片化、渠道多样化、病毒式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人际网络等特点,迅速在世界范围内风靡开来。

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要求得那么高;一个或几个短句,将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即可,符合当前网民快节奏的生活需求。同时,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没有阅读的压力和视觉疲劳,还随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微博上面有很多标签,只要你点击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就可以和网友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所以,大学生合理地利用微博,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同时可以联合志趣相近的网友,建立微群,进行交流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研究者积极探索微博辅助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微博信息传播和课程信息传播的有效方法。在研究者利用微博平台整合《大众传播学》、《C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高中《通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中,微博平台均表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一项对研究生利用Twitter构建虚拟团队来推进高校知识共享的研究表明,Twitter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美国马里兰州一位八年级的英语教师尝试在课程设计中将微博作为学生在线协同写作的平台,研究结果显示,微博平台利于团队合作,能够促进协作学习。以上研究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了微博平台应用于学习的能力,为更近一步地开展与微博有关的教育和学习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微博作为课程辅助工具的相关研究大都没有更进一步详细的论证和数据分析。因此,本研究将从通过微博促进教学的实际案例出发,来探究微博传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促进学习的实际支持程度。

一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教学设计师”微群为个案,探索微博群支持学习的效度问题。“教学设计师”微群是以某师范学院《教学设计》课程为依托,在2011年开设,目前成员数为62,其中共有59位学生,三位老师,成员数量基本稳定,班级课堂活动开展以小组为单位;该微群主要用于辅助课程学习,分享知识,学习交流,因此该微群符合研究问题的需要。研究的时间采样定位于微群学期应用的稳定期,从2012年3月1号截至2012年4月15号。采样时间内的微博逐条按照表1所示的类目表登记,以筛选出内容与课程相关的微博。

在微博平台中,一条微博的传播效度,主要是通过该微博被关注的程度来体现,具体表现为被评论、被转发的情况。课程知识在微博中的传播主要由个人发表微博,或者通过分享,或转发,或者自己提出问题,发表建议等等方式,然后这些微博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到每个接受者,接受者接到信息之后首先判断信息的对自己有无一定的价值,值不值得自己去关注,当接受者认为这条微博对自己有实际意义,接受者就会对这条微博做出回应,或者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分享,或者转发。

课程知识传播主要通过同学们对微博的回复和评论,展开相互讨论。从初步统计的数据来看,如果一个同学分享了一些知识或者转发了一些比较好的链接,当这些知识和链接被发送到信息接受者处时,接受者并没有做出回应,也没有转发或分享到自己的知识存储库中,即使有一小部分人对这类微博关注,也都是对所转发的知识或者分享的内容进行评论,相互讨论,所以下面仅从对微博的回应方面来分析微博的知识内容效度和传播效度。鉴于微博传播的特殊性,微博一旦在微群中,只观看,而不做任何评论或转发等实际行为的用户(相当于论坛中的潜水者)无法统计,不列入本研究的范畴。因此,微群中知识传播的效度分析,将从每条微博获得评论的人员情况和数量情况来衡量,以绘制微博在成员中的传播路径效果图,并将传播效度的个案做详细分析。

研究在采样时间内采集到145条有效微博,以下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二 研究结果的分析

1 知识传播内容效度分析

表2为微博内容整体情况分析表。在进行数据统计时,研究把微博的内容属性进行分为两大类:和学习有关的微博和其他类别;其中和学习有关的微博又分为问题提出、知识分享、意见表达、通知、作业汇报、思想教育、教学探讨、作业上传;其他类的分为情感发泄、娱乐和新闻。

从微群中的62位成员上来看,有34人实际参与了微群中的讨论,即55%的成员以各种方式,或发表微博,或发表评论和回复直接参与了微博,说明了该微群吸引了一半以上的成员参与,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

从内容占比上看,在微博总数145条中,有98条是与课程相关的,其他类的为47条,可以得出与学习有关的微博占总的微博比例为67.7%,而其他类的微博占总的微博的比例为32.3%,说明该微群表现了传播分享知识的主要功能。

2 知识传播效度的分析

(1)知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如图1所示,被回应微博的回复人数和评论数数据分析的折线图中,横轴代表被回应微博的“微博编号”,纵轴代表“评论数和回复人数”的取值范围。“回复人数”表示微博分享知识的广度,“评论次数”表示每条微博传播知识的深度。

从图1中折线的走向可以看出,在获得回应的微博当中,回复数和评论总数基本上呈正相关,总体的回复和评论情况比较乐观,尤其是第59条,143条,61条;结合表2呈现的数据,在145条微博当中,有65条微博获得回应,占总体微博数量的44%。

从与学习相关的微博的具体所分的内容属性来看,如表3所示,知识分享类的微博在98条中占了34条,回复人数为10人,回复数总和为44;问题提出类的微博为24条,但是回复人数却为16人,回复数总和为66;接下来是建议提出类的微博占有11条,回复人数为11条,回复数总和为17,仅从前三条微博数目最多的学习相关的微博来看,通过回复人数、回复数总和、被回应微博数三者综合分析,虽然“问题提出类”的微博数目没有“知识分享”多,但是其回复人数,回复数总和,被回应微博数都超出知识分享很多,因此可以认为,问题提出类的知识在微博中传播效果最好,接着依次为知识分享类、建议提出类、作业上传类、通知类、作业汇报类、教学探讨类和思想教育类。在研究后续的个案分析中将会探讨不同内容属性的微博,产生不同内容效度与传播效度的原因。

(2)最有影响力个案分析

从微博获评论与回复情况图(图1)中可以看出,获得评论和回复(即成员关注)最多的前三条微博是第59、143和61条。为更好的显示这三条微博的传播路径,分别绘制了它们的传播路径图,为保护成员隐私,姓名均以N组一代替。

编号为59的微博内容者为刘老师,内容为:“讨论题:目前有好几个企业人力资源部联系我的微博,让我推荐我的本科生去从事教学设计开发的工作,月薪为4000~6000,独立教学项目负责人的薪水可能更好。试问正在修我《教学设计》课程的大二学生们,你们需要怎么学习和学习什么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急需人才?”这条微博的传播路径分析见图2。图中显示的第59号微博产生了5条传播路径、11条微博,吸引了5人参与。从广度上来说,这条微博引起了15%的成员参与和评论;从深度来说,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层层递进,最深层次达到4层,如图中刘老师与2组刘**。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条微博所传递的信息才是促使其成为同学们关注焦点的原因:课程上所学的知识离实际应用和价值产生的距离有多远?课程上学习的内容理论性很强,课程实践也都没有超出学校应用的范畴,甚至实践的脚步没能迈出本校。在这条微博中,教师向学生暗示教学设计的社会需求,希望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间作一个理性的思考。另外,教师与教学设计从业者的微博互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需求的最新信息,学生也迫切的想了解行业的供求情况,以便更好的弥补差距,调整学习方向。再者,该条微博中显示的“月薪4000~6000”,对于一个在读的低年级本科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对他们的未来薪酬定位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因此,可以推断,59号微博提供的信息较其它微博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其关键点在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这一论断与研究者关于微博这种媒介,到底是“基于关系的互动”还是基于“内容的互动”的争论结果

编号为143的微博内容者为4组张料,内容为:“有一个问题:去公园玩,怎么去?有好几种交通方式和路线。这是劣构问题吗?”这是一条由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提出”类的微博,内容为重要概念的理解,亦即关于“劣构问题”概念的迁移性理解。这位同学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向生活中的现象迁移,改造成一个紧密联系现实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激烈的讨论,其传播路径图如图3所示。

从广度上来看,143号微博所讨论的课程概念理解问题,引发6人参与,在总参与数为34人的微群,影响是比较广泛的,而且这6人的交互产生了11条评论,说明了问题探讨的延续性。一项关于投票器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中同伴互助给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帮助大于教师,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同伴能够给予及时的讨论协商,帮助学习者形成关于概念的正确意义建构。这条微博所引发的关于正确理解概念的讨论中,反映了个人在建构正确概念中的过程,也印证了个体建构同一概念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适宜的讨论有助于组内不同意见的呈现和趋合,在微博中,不同组关于同一问题的争论,也提供了组间交互的机会(3个小组参与)。

143号微博所讨论的概念本是课堂上同学们学过的知识,但从这条微博的评论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参与者使用了不确定性的词语,例如:

第五组**:应该不是吧,它的目的很明确。

第七组**:是吧,它有多个解决方案,并且不能说哪一个是最正确的。

第五组江**:不是吧,公园多了。

观察表达的用词,一些同学由于理解的不确定,经过简单地思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同学通过网络检索,不仅把良构与劣构的定义陈列出来,而且把良构与劣构的区别完整系统的表述出来,层层深入,如图4所示:

对于不确定性的问题,仅仅是猜想显然是不够的,当前关于信息社会学习者的三项关键技能中,信息搜索与价值判断是其中较重要的两项。猜想一个问题与求证一个问题,在行为上更近了一步,也表现了信息时代学习者的品质。学习者之间不同层次的评论,为不同理解层级、不同建构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衡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对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所带来的不足。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微博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有价值的。

编号为61的微博者为2组马料,内容为:“咱们的群还是那么冷……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种:(1)悄无声息地来,再悄无声息地走,不知道该留下点什么;(2)觉得没多大用处,态度问题;(3)条件不允许。我是第一种,你们属于哪个呢??”这仍然是一条“问题提出”型的微博,者反思微博在学习支持上的角色表现,梳理可能影响使用效果的因素以引发同学讨论。

其传播路径分析图(图5)显示,共有3人参与该微博,虽在传播的广泛性上表现一般(只有3人参与),但是从深度上看来,但在交互的延续性上超过前两个影响力微博,每个参与者都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了互动讨论。

从提问的方式看,这条微博的者无疑是有表达技巧的。在关于“什么才是影响微博群表现的原因”的探讨目的下,并没有直接抛出问题,让其他人无从参与,而是先梳理自己认为的选项,在分享自己的选择,让其他可能的参与者有较少的思考压力。就如一个填答问卷的被调查者的直接反应一样:做选择题付出的努力小于开放性的题目,只有当提供的选项没有符合自己时,才可能考虑其它的答案。在思考的努力程度上减轻了参与者的负担,表现了提问的技巧。再者,这条微博所表述的信息,传达了一个对平台功能寄予希望的积极的反思者的努力,有和其他成员共同交换意见博取更好的发展的意愿,陈述的内容非常客观,关系到每个群成员的切身体验,才引发了其他成员的持续参与。

综合以上3条影响力较大的微博传播路径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在以下几点上是一致的:(1)它们在类型上均属于“问题提出”类的微博。结合表3“与学习相关类目表”也可以看出,被回应微博的比例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内容属性为“问题提出”类的微博,被回应的百分比为39%,内容属性为“知识分享”的微博,被回应的百分比为22%,内容属性为“建议提出”的微博占比为15%,由此可见,“问题提出”类的微博能够吸引更多成员,获得更多参与。(2)微博内容本身具有较多的信息附着,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这三条微博所呈现的信息要么是成员期盼的,要么是关于成员切身利益的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表达的意思清楚具体,具有好的问题起点和问题空间。(3)体现了优秀提问者的品质。三条微博虽然都是提出问题,但提出问题前都有问题背景的良好陈述,将参与者的问题介入努力减到了最小。对网上的互动而言,浏览者对内容的停留时间可能就在信息陈述的第一印象上,许多人对信息采取“飘过”的态度,或许是对信息不感兴趣,或许是参与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问题的吸引力,与问题的清晰表达、期望参与者付出的努力是相关的。(4)教师的支架作用。即便是在课堂外延伸的网上空间,教师的支架作用非常必要。从这三条微博的传播路径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在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提出的问题中,都积极的参与和跟踪了。尤其是对于不确定问题的讨论,对众多争论的疏导总结上,表现积极,如图6显示了61号微博中,“刘老师”对讨论结果的疏导。网络上不同学习者间的交流对学习者间的知识流动固然有重要作用,但虚拟社区中不同角色身份的存在感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课堂中教师的存在给学习一个暗示,有教师的及时指导、得到确定的结果或得到肯定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当一个现实中的课堂微博平台延续时,微博群承担的虚拟社群功能中,教师的角色存在,对群成员(大多为班级学生)来说,只是空间上发生了转移,他们需要教师的教学性存在(TeacherPresence),以确认他们是在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有教师在那里关注他们。

三 研究结论

研究通过对“教学设计师”微群个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结果发现:在内容效度上,该微群吸引55%的全部成员实际参与,并且,在所有的微博中,与课程知识学习有关的微博占总的微博的比例为67.7%,占微博总数的大部分。在传播效度上,全部微博中,没有被转发的情况。获得回应的微博占总的微博的比例为44%。个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问题提出”的微博能引发更多成员参与,并能获更多评论。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对象所表现的知识分享效用尚可,较多的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引导尤为关键。这种状况离理想中的知识分享支持平台的状态还有距离,需要更多对内容活动设计的关注才能使微群这种平台发挥更好的学习支持效用。

上一篇:第九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基于关联主义视域的网络自我组织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