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21 03:20:17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成立。想要让高职教育更加成功,离不开好的管理模式。目前阶段,高职教育以班级为管理单位,做好高职的管理模式,就要以班级为切入点,构建班级管理模式。本文具体讲了班级的目标管理管理、模式和意义,从而完成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初探。

关键词:高职院校 管理模式 班级 树状 网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63-01

高职教育是一个很特殊的教育阶段,它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具有高等教育的特色。换而言之,高等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想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考察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够做好高职教育,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

现在的高职教育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模式,从班级管理为切入点,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才是做好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给班级进行目标管理,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事实上,选择班级管理模式,是因为高职教育的大多数课程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换而言之,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

1 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高职院校一共三年,在此期间,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想要完成这一点,必须要注意高职院校在教育上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教育目标必须要有层次性,有远景、中景和近景之分。为了方便理解在高职教育中如何保持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某高职院校要培养导游人才,一年级的管理目标就是“培养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二年级的管理目标就是“巩固专业素养,培养导游能力”,三年级的管理目标就是“树立职业理想,走向导游岗位”。那么,目标管理具体有哪些意义呢?

2 班级管理的两种模式

前面讲了这么多班级需要管理的内容,那么选取什么管理模式呢?目前阶段,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供试探。

2.1树状管理模式

树状模式就是以辅导员为最高领导的管理模式。事实上,辅导员并不直接对学生负责,他是在通过班干部的力量实施班级管理。班干部成为 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他们是学校,系管理精神的传达者和监督者。这就像一棵树,树干占据主要位置,对其它分支负责,因此称为树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层次分明,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展现个人能力的平台。缺点就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缺乏机动灵活的反馈渠道,而且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决定着管理质量的高低。

2.2网状管理模式

网状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班级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辅导员是主要的管理力量,直接对每个学生负责。辅导员事必躬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形成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网络模式管理关系。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辅导员度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网状模式是一种动态模式。比如说学校开展运动会,辅导员就会找一些具有体育才能、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就能够成为管理者。学校开展辩论会,辅导员能挑选出一些能言善辩的学生去参加。可以说,网状模式,能尽最大可能给每个学生发挥优势的机会。当然,由于每个人都不免主观,这种模式要求辅导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具体了解,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才能够做好班级管理。

当然,上面列举的这两种模式还只在试探阶段,想要知道这些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实践的考验。

3 目标管理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意义

从心理学上讲,目标管理激发人的心理期待,增强人们做事的动力,因此广泛应用于管理方面。我们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对症下药,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教育,借以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通常来讲,实施目标管理对高职院班级的管理具有如下意义:

3.1目标管理有利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首先,目标管理有利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简单来讲,通过目标管理,一则可以让把班级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的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二则,把班级的评定成果和每个学生的个人表现如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评定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具有奋发图强。这也有助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班干部和每个学生个体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一件的各种问题。通常来讲,目标管理是一种成果管理,成果越大,说明班级的目标管理效果越好,这对于班级形成良好风气的作用越大。

3.2目标管理有利于班级规范化管理

班级是一个共同的群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遵守纪律。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直接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学生遵守班级班规。对于学生违法乱纪的行为予以纠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监护人。事实上,班级是高职院校学生共同生活的重要平台,通过班级管理,对实现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形成崇高理想和职业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3.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讲,目标管理对责任、成就、创造具有激励作用。班级目标管理正是利用人具有进取心理,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因此能够集中班集体的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施其职,各谋其政,围绕班级管理目标,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通过这种激励作用,学生完成班级总体目标的同时,也能够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这也就真真正正地实现了班级管理的目的,让每一个高职院校学生成为人才。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无论采取哪种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这是班级管理模式的目标,也是我们进行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肖炎根.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J].文献资料中旬刊),2006(20).

[2]刘贵祥.当代大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30-31.

[3]徐海.浅谈高职班级目标管理[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

上一篇:浅谈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策略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