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浅谈

时间:2022-10-20 05:26:24

新课程实施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浅谈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从营造宽松环境,提供表现机会;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思维;重视数学应用,培养实践能力;鼓励全面发展,培养良好品质等五个方面谈了在新课程背景下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0年7月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十年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提出了“强国必先强教”的信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在《纲要》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第十一条中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思考、创新、实践。所以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全面实施新课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改变长期以来学生一直恪守被动接受教师传输式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索、大胆思考,乐于探究并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改变目前教育始终围绕着考试转的局面,把教育真正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上。时代需要创新人才,教育者要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努力从多方面、多视角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教师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环境,提供表现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托拉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教师讲课时间,容许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相左的观点,不同的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对新授内容,鼓励学生自学,提出自己的疑点、难点和重点,供大家探讨分析,教师适时点拨,加以引导得出结论。虽然开始时学生很不习惯,我便利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提问,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慢慢也就习惯了。对例题教学,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而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解题方法,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让学生分析讲解,并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渐渐地学生对质疑提问感兴趣了,信心也足了。继而,老师又要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并且每学完一个单元,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做好笔记,组织大家互相学习评优奖励。同时,让学生自己命题考试,看谁的题命的活,有代表性,谁答的题有创新性,选取出优胜者给予鼓励,这些措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我鼓励学生充当小老师,选一些内容让学生试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各种自我表现的机会。

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统一的学习方法和一个标准答案,而应重视发散思维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解答问题力争一题多法,同时要增加探究性问题,可以说,创新教育中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他们有兴趣放开思路,从多种视角、多种层面、多种领域去寻求答案,这样才能训练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这是创新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老师上课应多设计一些思考性的问题,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出结论,要发挥数学例题的功能,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各显神通、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多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使自己的多种能力在作业时被焕发出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笔者在讲授有关“轨迹方程”问题时,鼓励学生利用校本课程给学生介绍的《几何画板》工具,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变化条件探讨轨迹如何,学生不但兴趣很浓,而且得出好多结论,是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既调动学生探究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课题引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笔者在教授数列一章时,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古印度国王为了奖励象棋的发明者,征求发明人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象棋棋盘有六十四格,只要国王在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两粒麦子,第三格放四粒……依次放下去,直止把格子放满就可以了,国王满口答应,问国王能实现吗?学生议论纷纷,我说只有学了这一章大家才会知道答案,从而给学生引入悬念,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疑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国宋朝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很有道理,读书无疑,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常有疑点、问题,才能常有思考,有疑好问,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培养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辨别思考,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含糊问题和其他同学一起探究。可通过“看谁的问题提得好”比赛,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问题,培养提出问题、会提问题、提好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开展师生、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探索、思考,通过分析、判断、归纳、综合,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的表达,以求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凡事要问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从而促使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阵地。

四、重视数学应用,培养实践能力

要结合学科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数学建模、制作教具,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讲授完数学必修一后,利用所学函数知识,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有的同学帮助报刊零售店,建立了在有限的资金下如何获利最多的模型;有的学生研究了冰箱开关次数与用电量的模型;有的学生探讨了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益的模型;在学了数学必修二后有些同学还做了一些教具等等,虽然同学们的这些小课题、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可能不很完善,技术性能不很高,可能外观上较简单和粗糙,得到的结果,未必有多少价值,有些结论还有错误,但在这些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事实上作为中学生有很高的创造潜能和欲望。教师只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在简单和粗糙的外表上发现它的创造性及其价值,绝不能施以不屑一顾的眼光,而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教师的积极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更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鼓励全面发展,培养良好品质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要有较高的智力基础外,还需要有较健全的非智力因素作支撑。非智力因素属心理范畴,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使学生具有为祖国现代化贡献才华的理想和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对自然和社会、对学校和科学都有浓烈的兴趣。养成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意志品质,在挫折面前不灰心,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精神。当今世界,创新能力与科技强弱、国力强弱成正比关系.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呼唤着多样化思维和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育需要创新。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已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为学生尽力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环境。

上一篇:浅谈如何帮学困生学好初中英语 下一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