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实现教学相长

时间:2022-10-20 11:42:01

在探究中实现教学相长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反思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分析不透,站位不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不强的状况,结合教学实践,以高中人教版必修一、二中的经典篇目为例,重点论述教师如何立足并深挖文本,用好教法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如何在有价值的问题的引领下,在自己的思考探究中收获,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探究教学相长教材教法

《礼记·学记》有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现实中教学的困境可能源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不透、把握不准;源于教法的保守老套;源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意识缺席的情况下的教学成绩不理想。教师的成熟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走向成熟应该从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开始。这探究首先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高度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寻找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参与课堂讨论研究,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教师对教材的探究正是不断学习并充实自我的过程,而语文教学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如:①经典篇目的教法老套。②重点问题的解决隔靴搔痒。③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诸多问题都要求我们认识研究教材。

教师如何做到潜心静思研究教材?结合实践分四点展开论述:①在章法的佳妙处着手。一篇好的作品应该是文质兼美的,同时也在给我们传达着写作的范式。教师对教材的探究不妨从章法入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给我们展示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章法范式。开头结尾直抒胸臆,言及作者对北平秋天的眷恋与钟情;正数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通过北国与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故都秋的特点;中间五个段落寓情于景,绘色模声写尽秋的清、静、悲凉;文末长段议论,凸显文化散文的特质同时又紧扣文章主题。这样的章法学生一目了然极易模仿,教师在表达交流这一模块中也容易落实。②在情感的流露处深挖。语文教学好多时候应该是情的感染与共鸣,而情感偏偏又是最难捉摸与言表的,所以探究文本就必须关注情感。《故都的秋》作为名篇,文中景的描绘中流露着情的眷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教师该如何把握?我们不能简单的一一对应:秋晨静观体现出北平秋的清和静的特点,秋蝉残唱、秋雨话凉体现出北平秋的悲凉的特点。其实作家笔下的秋景处处清静、处处悲凉。郁达夫爱生活更爱生活中的美,现实中的自己却不能肆无忌惮的去表现这种情感,爱而不能不正是一种痛苦与悲凉吗?在情感的流露处挖掘,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文本。③在作家的推介处着力。高中语文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阅读鉴赏,也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喜欢几位作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所以在重要作家名篇的讲解上我们除了对课文的分析,还应该关注到作家的推荐。《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先生作为民族的脊梁、社会的良知值得学生去终生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让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到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伟大,让学生真正走近鲁迅,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④在精神的引领处落实。语文的魅力在于让人陶冶性情的同时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与升华。

教师对教材探究的收获如何巧妙地传达给学生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是教法。让探究的结果过程化应该是很好的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来贯穿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以两堂课的教学来说明这个问题。①在《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为了推荐鲁迅先生,我设计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先生的三个伟大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是如何体现的?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依托文本深入分析。②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人,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文中的“热心肠”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梁启超的行为可不可以用《论语》中反复提及的“君子”的行为来诠释?这样的问题从难点出发,解决了讲演所选的三首古诗词的内在联系问题。从文本出发的深入探究,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步步走向成熟。

下面我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来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小组活动及学习效果:①三个学习小组针对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从文本出发,去寻找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论据,然后内部交流讨论。②小组成员结合教师发放的有关材料,利用好网络资源,将成果进一步充实,以文章的形式落到实处。针对每篇文章小组成员之间互评修改并推荐两名发言人在课上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出乎意料,学生的探究成果有理有据,文采斐然。第一小组的两名发言人的文章从不同方面入手,有对文章关键语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有对重点段落作者情感起伏的把握,有针对作者写作目的讲解,也有针对文章结构选取原因的揭示。作为文学家,真实的情感、明确的写作目的、服务写作目的的文章结构、经典的语段、合适的修辞手法等特质之外我们还能想到什么?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研读鲁迅,让学生课堂上讨论热点问题:材料一、学生反映“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晦涩”“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材料二、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 :“鲁迅已不属于我们的时代,他的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 材料三、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铁仙教授疾呼:“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材料四、鲁迅先生生前说过: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针对上述不同的声音你的看法如何?鲁迅是否过时,中学生该不该读鲁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或资料中自己认可的观点拿来在课堂上陈说交流,通过激烈的讨论来证实鲁迅的当代意义。这种积极表达交流的欲望不正源于学生课外对鲁迅的关注与探究吗?我们精心备课,条分缕析地去讲析《纪念刘和珍君》不也想让学生去关注鲁迅,关注鲁迅的其他作品吗?而学生出乎意料的精彩之处,不正是我们传统教学中忽略甚至根本没有想过的地方吗?我们的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回应中日臻完美,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能力不断提升,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教学相长。

上一篇:新课改下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初探 下一篇:一读二品三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