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0 07:47:12

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 1 月 --2015 年 1月收治的 50 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发现患者的首发症状以胸痛最为常见。梗死部位为前侧壁者10例,前间壁者 12 例,广泛前壁者 13 例,下壁者13例,心内膜下者 2 例。并发心力衰竭 16例,脑血管外 10 例,心律失常 23 例。经治疗,好转44例,死亡6 例,病死率为12%。 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症状不典型,易误、漏诊,临床医生对高危及疑似患者均应保持警惕,以提高诊断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引起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与部分心肌坏死,临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电图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系列特征性改变,以及血清心脏特异性酶浓度的序列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也开始增多,这些患者多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笔者分析2014年 1 月 -2015 年 1 月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总结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4年 1 月 -2015 年 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 50 例,回顾其临床资料,男27 例,女 23例;年龄 69~ 76岁,平均(70.3±2.4)岁;既往有冠心病史 14例,高血压病史 12 例,糖尿病病史 8 例,心律不齐 17 例,部分患者有 2 种以上疾病。

1.2 方法

1.2.1 诊断 诊断依据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所有患者均有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依据来确诊。

1.2.2 治疗方法 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扩张药物,营养保护心肌治疗、酌情应用镇静剂、吗啡、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或多巴胺升压等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治疗,注意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应用各种药物时要保证剂量和给药速度的安全性。

1.2.3 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病死率。

1.3 疗效评价标准

好转:未再有胸痛发作,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力衰竭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病情稳定,体力增进;心电图 ST 段回到基线,T 波变为平坦或倒置;血清心肌酶恢复正常;心脏彩超的心室射血分数> 40%。

2 结果

2.1 首发症状

本组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主要有:表现为胸痛者16例、呼吸困难9例,不典型性疼痛包括牙痛3例、胃痛2例、左上臂痛 2 例、心律失常 3 例。

2.2 梗死部位

根据心电图检测结果,50例患者显示前侧壁者梗死者10例,前间壁9例,广泛前壁 14例,下壁15 例,心内膜下者 2 例。

2.3 并发症

本组 5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心力衰竭 15 例,脑血管意外 9 例,心律失常 20 例。

2.4 治疗情况及预后

本组 50 例患者经过系统及时的治疗后,好转44 例,好转率为 88%;死亡 6 例,病死率为 12%。

3 讨论

3.1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

笔者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总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如下:(1)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男性相近,死亡率男女性别无差异;女性患者表现为症状不典型居多,如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2)梗死的部位多发生于广泛前壁和下壁。(3)首发症状多不典型,以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4)多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发心律失常最常见。(5)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比较突然,病变波及范围较广,合并症较多,治疗难度较大,治愈率低,本组资料显示老年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为12%,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3.2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特殊性原因分析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不典型的原因,可能为:(1)老年患者交感神经退行性改变导致对于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多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2)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导致神经末梢变性坏死,痛阈提高,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3)既往冠心病史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后已经存在侧支循环,心肌对于缺血具有一定的代偿性,导致出现症状时缺血极为严重。(4)老年患者合并脑血管病变后,脑动脉硬化,感觉知觉迟钝不敏感。(5)下壁心肌梗死可以表现为上腹疼痛,伴有恶心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6)老年患者发病时即伴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而胸痛的症状被忽视以及掩盖。(7)老年急性心肌跟死患者伴心力衰竭导致肺淤血时,多表现为呼吸困难。

3.3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治注意事项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常常表现为无典型的胸痛,容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1)短时间内反复发作胸背闷胀感、气促、乏力,并有逐渐加重趋势。(2)突发无明显原因的呼吸困难、气促、不能平卧、咳嗽、咳白色黏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3)突发头晕、心悸、一过性黑蒙、伴有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大汗、脉搏细弱或快慢不均,血压下降等休克的表现。(4)突发原因不明的晕厥、抽搐、神志不清等。(5)短时间内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另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常发生脑循环障碍,心肌梗死后心脏排血量减低,脑循环障碍表现更加明显,因此以头晕胸闷、大汗等症状,往往即是心功能不全的征象。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对 35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总结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临床表述不准确、症状不典型或者被其他症状所掩盖、并发症多、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临床医生对于此类老年患者应提高警惕,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时随时的注意动态心电图变化以及进行心肌酶学检查,以提高老年心肌梗死的初次诊断率,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有些老年患者生活不规律。没有良好的休息习惯,随着年龄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心肌梗死次数增多,合并症和并发症多:由于老年患者多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容易误诊和漏诊,导致耽误治疗,死亡率较高,预后差,因此,老年患者要注意健康饮食减少三高症的发生率,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石涤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预后 [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31-332.

[2] 马仙红,徐兰芹.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5):7462-7463.

上一篇:基于C51的液晶显示模块接口电路与程序设计 下一篇:50例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