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启示

时间:2022-10-20 06:18:23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启示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将数学概念采用通贴近学生认知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数学概念;贴近学生;理解

学好数学是每个学生的愿望,但数学也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很难学好的科目。学好数学首先必须正确透彻的理解数学概念、公式等。只有透彻地理解这些知识,才能记得牢、用得熟;才能学好数学,巧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纵观自身概念教学,启示良多,特作两个方面的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抽象概念,数形结合

在设计本节课之前,笔者对学生已学数学知识和已掌握数学方法,做了个认真回顾和思考。其实,初中阶段学生就已对函数有较系统、详细的了解,如:一次函数及图像、反比例函数及图像、二次函数及图像等。学生已能熟练利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函数相关问题。于是,本节课概念的导出,设计如下:

首先,多媒体演示函数①f(x)=3x;②f(x)=2x2;③f(x)=x-1;④f(x)=sinx;⑤f(x)=cosx,让学生将这些函数按照图像的某性质分为两组。通过分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性质;其二,针对学生分组:第一组为①③④;第二组为②⑤,分析上述分组依据是图像的对称性。即第一组函数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第二组函数图像关于y轴轴对称。通过分析,让学生逐步形成对函数的奇偶性的感性认识;其三,观察两组函数图像的取值,揭示本质。当图像轴对称时,取自变量分别为x和-x两互为相反数的值,对应函数值相同,即图像上满足条件的点成对出现,称这样的函数为偶函数。而与之相对的另一组函数称为奇函数。进而给出定义奇函数、偶函数。

相近概念,越辨越明

教学时,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相近易混概念,如排列和组合;伯努利概型和几何概型等。单独理解这些概念并不难,但在综合应用选择适当的知识解题时,就把握不准了。于是,相近概念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辨析。

1.驾轻就熟,深入浅出,类比辨析

以排列与组合概念为例,这两概念本身并不难,但在实际问题中是选择排列公式还是选择组合,学生总是搞不清。究其原因,还是这两相近概念没完全掌握。由于学生已熟知集合定义和数列定义,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可以联系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和数列中项的有序性来设计课堂教学。其一,将组合和集合进行类比辨析。其二,将排列和数列类比辨析。排列与数列一样不仅与所选对象有关,还与对象所排顺序有关。只有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且元素的所排顺序也相同,才称两个排列相同。所以排列不仅要“选”而且要“排”,既要选定对象,还要排定顺序。通过类比解读,学生豁然开朗,做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2.自我冲突,自我完善,对比辨析

一些相近知识,教师必须预测它们之间干扰的可能性,事先设置对比辨析题。在学生自主辨析冲突中,自我完善对两概念、甚至多个相近概念的认识,从而把握住它们的特性。以伯努利概型和超几何概型为例。学习了伯努利概型后,学生开始将其与超几何概型混淆了。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在基本掌握伯努利概型后,上一节概念辩析课。课堂可作如下设计:(先出示一道超几何概型的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例1.某大学生参加人事招聘考试,在招聘单位准备的8道招考试题中,大学生能答对

例2.5题,考试规则是大学生从8道试题中随机抽取4题,至少答对3题算过关。问大学生能过关的概率。

从解答的情况来看,好多学生把概型误认为是伯努利概型,主要是没把握好伯努利概型的适用条件。教师不必立即作讲解、纠正,而是迅速出示对比辨析题:

例2.一大学生参加某单位的人事招聘考试,在招聘单位准备的8道招考试题中,大学生能答对每题的概率是0.6,考试规则是大学生从8道试题中随机抽取4题得至少答对3题算过关。问大学生能过关的概率。

多留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对比冲突、分析两例题的条件差别。冷静反思超几何概型和伯努利概型的条件,纠正原有草率、错误的判断。不断将概念的理解内化为解题能力,达到概念教学的最终目标,此时无声胜有声!

最大可能地提高数学概念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所致力追求的。而好课一定首当归功于良好的策略。因此,充分分析和发挥学生的已有知识、方法,设计好概念教学课,让概念课变得精彩、浅显易懂、不攻自破,教师任重道远!

上一篇:职业学校基于专业特色的德育模式的初探 下一篇:如果记忆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