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取向心理治疗对戒毒劳动教养人员人格偏离的矫治作用

时间:2022-10-20 05:20:12

人本取向心理治疗对戒毒劳动教养人员人格偏离的矫治作用

【摘 要】 目的:研究人本取向心理治疗对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期间人格偏离矫治的效果。方法:通过人本取向的集体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谈心聚会对实验组40例被试进行干预,以同期的40名戒毒劳动教养人员作对照,评估干预前后两组被试的16项人格(16PF)结果。结果:经过2年的干预,实验组的稳定性、怀疑性、心理健康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15.9±2.9/14.0±3.5、10.7±2.8/9.6±2.4、22.9±3.3/20.0±3.3,P=0.009、0.049、0.000);而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得分低于对照组(11.3±2.8/13.5±3.4、9.0±3.7/11.6±4.4、11.6±3.4/14.0±3.0、5.2±1.3/6.0±1.2,P=0.003、0.004、0.002、0.013)。结论:采用人本取向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矫治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的人格偏离。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人格;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055、B84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1-0055-04

Effect of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on Personality Deviation of Personsin Drugs Rehabilitation through Labor

HU Lian-Xin1, WU Jian-Ling1,FENG Jian2, et al.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23

2 Drug Rehabilitation Center Through Labor of Zhanjiang City, Zhanjiang 52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on personality deviation of persons in drugs rehabilitation through labor. Methods:80 persons in Drugs Rehabilitation through Labo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both groups received twice assessments of 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before and after psychotherapy or blank observ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core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in factor C (stability), L (suspicious) and Y1(mental health)(15.9±2.9/14.0±3.5、10.7±2.8/9.6±2.4、22.9±3.3/20.0±3.3,P=0.009、0.049、0.000); and lower in factor M (fantasy), O(worry), Q4(tension), X1(anxiety)(11.3±2.8/13.5±3.4, 9.0±3.7/11.6±4.4, 11.6±3.4/14.0±3.0, 5.2±1.3/6.0±1.2, P=0.003, 0.004, 0.002, 0.013).Conclusion: For those members in drugs rehabilitation through labor,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ctify the personality deviation.

【Key words】 heroin addiction; personality; humanistic psychotherapy; case-control study

解决复吸问题是戒毒工作中最关键,难度最大的环节。而造成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吸毒者对产生了强烈而顽固的心理依赖和因吸毒导致的人格变异[1]。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均是因为吸毒被强制戒除后再次复吸而被劳动教养的,受影响的时间和程度均比较深,前期研究表明该群体在人格特征上显著偏离于正常人[2],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回归社会,影响了家庭对解教人员的接纳[3]。国内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人格偏离程度的调查和原因的分析上[4-5],而干预研究少见。有文献综合了多项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戒毒者的人格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帮助戒毒者矫正人格偏差,形成新的人格模式是戒毒环节中最重要的一关[6]。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格的发展[7],国内已有研究者提出将人本主义治疗思想运用到戒毒心理干预中,但还只是理论上的构想[8]。本文通过人本取向的集体心理治疗与个体心理治疗的联合治疗,以及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原则的谈心会,观察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在干预前后人格特质的变化,以期对戒毒劳动教养心理治疗工作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实证性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02年1~12月收入某戒毒劳动教养管理所的戒毒劳动教养人员为观察对象。按下列入选原则筛选。纳入标准:①小学以上受教育程度,年龄18-55岁;②海洛因成瘾躯体脱毒治疗已经结束;③还有至少2年才能解教;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临床确诊的人格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②有诊断明确的不适合参加集体心理活动的躯体疾病。随机抽选符合上述标准的戒毒劳动教养人员80人,均为男性,编号后根据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年龄(26±8岁、27±7岁)、吸毒年限(均为6±4年)、受教育程度(为初小~高中)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心理干预方法

1.2.1 人本取向集体心理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劳动教养管理的同时,每45天组织1次人本取向集体心理治疗,由第一作者将实验组被试分为3组,组员固定,一组14人,另两组各13人。每组共进行12次,每次约90分钟,被试平均出勤率为87.5%,每个被试至少参加集体治疗8次,平均参加集体心理治疗次数为10.5±1.7次,历时18个月。治疗的原则是不批判,多鼓励。在治疗目标上主要针对被试的自尊问题,围绕劳教人员关注的问题开展,治疗的进展事实上也由劳教人员内部的自身动力推动。因此每一次治疗的主题并不确定,都是让劳教人员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尽可能真诚地表达自我。

1.2.2人本取向个别心理治疗 由受过专业心理治疗学习和人本取向个别心理治疗训练的高年级临床医学(心理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以1对1的形式进行。实验组被试分别接受了12~18次个别人本取向心理治疗,平均14.2±2.3次。在个别治疗中,进一步地推动个体在更加安全的氛围中真诚地表达出真实的自我。主要针对被试的临床心理症状,通过共情、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态度促进被试改变[9]。联合治疗就是被试在接受某位治疗师的个别治疗的同时,接受另一位治疗师的团体治疗[10]。

1.2.3 人本取向谈心会 在上述联合治疗经历18个月后,开始历时5个月的自行设计的每周1次的谈心会。谈心会将实验组40位被试聚在一起,将主题确定为解教后每一个参与者的生活计划和梦想,真实地表达自我,每次2个人为主体,每个人大约讲述30分钟,其他人员倾听和鼓励,不做任何批判。

1.3 工具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11]。共有187个项目,可以测评16种人格特质因素: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试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包括四项描述人格类型的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怯懦与果敢性,四项社会成就因素:心理健康因素、从事某种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特征、创造力强者的人格特征、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顽强者的个性特征。16PF常用于心理治疗前后评估被试人格特征的变化[12]。两组均在干预前1天和干预结束后1天采用标准施测程序测评。

1.4 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被试16项人格特质得分比较

表1显示干预前两组被试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的16项人格特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的稳定性和怀疑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人格特质无变化(P>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被试二级人格特质比较

表2显示干预前两组被试的次级人格因素和社会成就因素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没有变化,实验组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达到了正常人的平均值(22分)水平;适应和焦虑性得分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已有研究指出海洛因强戒者与正常人相比人格有所偏离,但是达到精神变态的极少[5]。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根据16PF测评结果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的人格特征远远偏离于正常人[2]。还有研究指出海洛因依赖者人格偏离常态似乎是无可置疑的,并提示在治疗海洛因依赖时应予以必要的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等干预[13]。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干预后,实验组16项人格特质的情绪稳定性、怀疑性、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性有所提高,幻想性、忧虑性和紧张性明显降低,表明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的人格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矫治。

本研究发现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干预能够得到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的认同和接受。戒毒劳动教养管理所主要通过劳动和思想教育改造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然而教育管理者摆脱不了管教干警的身份,难以得到改造者的认同。依据人本主义平等、保密、友善、倾听、同情、中立等原则,体现矫治者和被矫治者之间平等的地位,则容易实现沟通,获得矫治者的专业认同和信任[14]。本研究采取专业人士介入,在人本取向的团体治疗环境中,对每一个成员都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纳与尊重。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对治疗师逐渐建立起信任感,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开放和真诚的态度,治疗师不进行道德批判的中立立场和表现出来的温情让戒毒劳动教养人员打开了心结,在交流中认识到并不是只有自己是如此苦痛和绝望。当然,这个过程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有研究指出戒毒者表现为自我评价较低,自我认识缺损,情感冷漠等特征[6]。而自尊的恢复有助于戒毒劳教人员人格的重建[15]。在团体治疗的环境中,其作为一个“人”的个体身份得到了承认和体现,因而可以逐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在交流感悟中找回自尊。已有研究表明团体治疗在人格障碍的心理障碍中可以让患者学会更多地理解自己和他人[16],也有研究指出集体支持疗法可以让吸毒者在团体中从他人的好评中取得情绪上的交流,或心理上的鼓励、赞许、支持,从而增强其稳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最终获得人格的改变[6],这些都与本研究类似。本研究发现虽然参与治疗属于自愿的行为,可是在一个限制人身自由的环境中总是戒心重重,此时团体带领者的自我暴露以及在这个团体中发现可作为突破口的成员显得非常重要。一旦真正形成团体,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每一个人真实的流露。

本研究还发现在团体心理治疗中尽管戒毒劳动教养人员有着共同的问题并且在团体心理治疗中得到了认同、接纳和尊重,开始表达真实的自我从而得到人格上的成长和改变。但是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问题,而人本主义认为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本研究在一对一的人本取向个别心理治疗中,针对这些个体化的问题进行解决。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疗最大限度地对个体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坚持认为当事人是值得信赖的 [9]。这让很多戒毒劳动教养人员非常感动,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社会甚至家人对他们基本上没有了信任,他们常因此感到绝望、无助和孤苦。在人本取向的个体心理治疗中,治疗师更多地关注作为一个“人”的参与者,了解其真实的内心世界,让参与者进一步去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因而其适应性得以增加,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各项人格因素得到改变,即低稳定性增加,将烦恼与人分享后高忧虑性降低,表达出真实的自我后高紧张性降低。逐渐立足于现实所以高幻想性有所降低,低怀疑性有所升高,人格偏离的情况得到改善,表明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已有研究表明人格障碍患者需要同时接受个体治疗和团体治疗的联合治疗。个体治疗对当事人团体治疗进程有推动作用,团体治疗也可以丰富或推动个体治疗的进程 [10],与本研究类似。

本研究还发现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在后期的治疗中共同表现出的最大忧虑是解教后回到社会能否被接受,因而在结束联合治疗后继续以谈心会的方式进行团体辅导。此时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比研究初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17],心灵开放程度和相互的信任度也更高。在分享自己解教后计划的同时,倾听别人的计划,接受别人的鼓励和鼓励别人,似乎在谈心会时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团体成员在谈心会中的表现是内心中自我实现愿望的主观展现,而自我实现正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认为个体人格发展的动机[18]。实验组适应性的提高和焦虑性的降低正是人格进一步得到发展的体现。然而,本研究历时较长,受到治疗人的限制每次干预的时间间隔也稍长,提示戒毒劳动教养管理场所应该尽可能配备足够的心理矫治专业人员。综上所述,戒毒劳动教养人员的人格偏离矫治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矫治中将戒毒劳动教养人员视为有自尊、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个体,真诚地尊重他们,关注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有助于其人格偏离的矫治。

参考文献

1 宋小明.戒毒中的最大难点与戒毒心理治疗的运用.公安大学学报,2000,87(5):68-70.

2 吴建玲,胡连新,冯俭, 等.191例戒毒劳动教养人员人格特征的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4,13(1)(特刊):13-14.

3 侯永梅,吴建玲,冯俭, 等.湛江地区男性戒毒劳教人员家庭环境特征的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16-417.

4 宋志一,朱海燕,殷素梅,等. 192名吸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及其类型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24-226.

5 许爱红,陈亮. 海洛因强制者MMPI的结果及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5):371-372.

6 刘畅.戒毒人员的人格特点及其心理矫治.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155-157.

7 王丽萍,刘大文,张洁婷. 荣格与罗杰斯的人格及其治疗观的比较探究.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3):275-278.

8 李凌,袁俏芸. 人本主义治疗思想在戒毒心理干预中的运用.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6,12(4):247-248.

9 Gerald C.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7th Edition) . Stamford: Thomson Wadsworth, 2004:167.

10 Irvin D. Yalom著. 李鸣.译.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第4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66.

11 戴忠恒, 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 手册.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1988:1-24.

12 Ciano R, Rocco PL, Angarano A, et al. Group-Analytic and Psychoeducational Therapies for Binge-Eating Disorder: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fficacy and Persistence of Effects. Psychother Res, 2002,12(2):231-239.

13 范长河,郝伟,杨德森. 我国部分地区非法成瘾物质使用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第三部分:非法成瘾物质使用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2):133-138.

14 吴旭. 犯罪人格完善:心理治疗方法的实践与要求. 中国监狱学刊,2006,1:92-97.

15 曾恒,王佩贤,孔燕,等. 心理干预在戒毒者自尊心培养中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666-668.

16 蒋奖,许燕. 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心理学探新,2004,4:52-55.

17 胡连新,吴建玲,冯俭,等. 人本取向个体及集体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对戒毒劳动教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72-73,76.

18 龙晓东.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 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3):35-39.

2007-01-15收稿,2007-07-18修回

上一篇:整体与切割评估法考察咨询会谈深度结果比较 下一篇:对一例自杀未遂贫困生的叙事疗法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