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课堂之浅见

时间:2022-10-20 03:06:09

高效语文课堂之浅见

【摘要】所谓提高课堂实效性,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高效利用时间,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探索;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讲练结合,落实学习目标。

【关键词】高效激趣 质疑创新 引导探索 指导学法 讲练结合

提高课堂实效性,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时刻想实现的目标。所谓提高课堂实效性,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普通教师,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点自己的拙见。

1 高效语文课堂要高效利用时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这样你的课堂才有可能是高效的课堂。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1 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如:学习《一面》一文,让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一部分时,教师先渲染气氛,再和学生齐读,以自己富有激情的朗读,引领学生,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师以精心的导入唤起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凡尔赛宫》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凡尔赛宫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凡尔赛宫的气势磅礴、金碧辉煌,进而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高效语文课堂要鼓励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创新。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3 高效语文课堂要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探索。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学习《一面》一课时,教师提问;你看了题目有什么疑问吗?生1:谁和谁见了一面?生2:为什么见面?生3:在哪儿见了一面?生4:见面发生了什么事?……学生所提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就能顺利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了。这部分内容若以“教师讲解明白”为主,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若以“学生探索明白”为主,学生就变成了主动探索者。

4 高效语文课堂要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语文知识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学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有法可依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5 高效语文课堂要加强讲练结合,落实学习课堂目标。

传统教学总是缺少一个必要的环节:课堂的训练。教师喜欢把训练的时间安排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学生课余大量的时间埋在大量的作业中不能自拔,教师课余的大量时间消耗在作业的批阅上、精神疲惫。孰不知,课堂是最佳的训练时间。每节语文应当在读读、议议、练练中完成,这一定是高效课堂的必要环节

语文课堂练习应包含说的训练和写的训练。首先,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因此,应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竟争的精神。

其次,给学生留当堂练写的时间。语文课往往是说得多写的少,写的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课堂书面作业变成课外作业,也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把练笔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辅导学困生,提高训练效果,使学生写得更端正,正确率更高,速度更快,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巧的基本途径和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设计和布置学生练习时就应心中有数,具体明确。精选典型性、示范性、示范性习题。即所选题目尽可能有多种训练功能,多种训练效益。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品德能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将方法或知识推及到其它内容的学习上去,实现积极的迁移。

上一篇:王拥军:卡车航班总指挥 下一篇:浅析初中思想品德之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