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拍摄轶事

时间:2022-09-14 11:52:28

《艺术家》的拍摄轶事

在数字电影充斥着整个银幕的今天,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拍摄的《艺术家》却以黑白默片的电影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可谓称得上是视听大冲击。今天的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了在电影院中,一边观看着彩色画面,一边聆听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艺术家》的出现一时间在电影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实,还原曾经的默片时代、让人们重温无声和黑白画面并非《艺术家》的初衷,因为《艺术家》在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百分百地还原默片时代的元素,而是更多地通过暗喻和明喻对曾经的默片与有声片的交接时代进行轻松地回顾和揶揄。电影从开场时便设定了“说话”一词的双关作用,到后来有声电影的出现和兴盛,甚至是电影中那“嘭”的一声响,其实,电影是在无时不刻地提醒着观众:默片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默片的艺术价值却永远存在。

《艺术家》是一部黑白默片,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好莱坞的故事,一个伟大的默片演员面临有声电影的到来,带着对默片艺术的执着和被淘汰的痛苦与现实进行对抗,他跌宕起伏的命运也萌生了自己的一段爱情故事,观众虽能从中看到很多经典默片的影子,但它却是一部全新的、在任何时代都不显得过时的黑白无声电影。

而作为一位艺术家而言,其艺术道路是布满艰辛的,不管是电影中的艺术家乔治,还是《艺术家》的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摄影师纪尧姆・希夫曼以及其他剧组成员,在一个艺术作品的诞生中都付出了很多心血,都经历着不同寻常的人生。《艺术家》作为一部诞生在有声彩时代的唯一的一部黑白默片,它在诞生前都发生了哪些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学习经典是为了推陈出新

导演米歇尔钟情于默片,自称默片爱好者,它采用了默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这也表明了导演米歇尔在表现形式上的抉择,他不会按照以往的默片套路来拍摄,而是会采取一种更为开放的拍摄手法。因此摄制组全体成员在电影拍摄前期则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导演米歇尔挑选了7、8部默片给编剧、摄影师、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人看,比如茂瑙的《日出》和《都市女郎》、卓别林的《城市之光》等大师的作品。反复观看之后,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从中学到的东西,比如探讨在特定的场景如何反应出不同的风格之类的问题。当我们开始拍摄时,就将这一切参考全部抛开,从头做起,按我们自己的思路进行拍摄,要拍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导演米歇尔说:“这是一种训练:你需要在一个层面上仔细分析所有的元素,但是在拍摄的时候却要把这些元素抛出脑海,只有这样你的拍摄才会是流畅的系统的。剩下的就是想如何在黑白电影中去塑造一个好的故事。我觉得既然是要拍我们自己的默片,没必要借致敬的意思直接抄袭他们的方法。”

米歇尔塑造自己的故事情节,而摄影师纪尧姆・希夫曼则用镜头语言展现情节。摄影师纪尧姆谈及拍摄时的感受称:“我以往拍摄常常靠直觉,但是这部电影却不同,我们用一周多的时间进行检测。我们有很多的设想,但是通过那些测试,才使我们更明确要选择什么样的风格。我们没时间等下去了,因为我们只有35天的时间来拍摄这部影片。”

为寻怀旧感,破费周折

首先,《艺术家》的拍摄基调是黑白片,那么就只有黑色、白色和灰色,而且灰色是最重要的。黑白默片是上世纪的产物,而我们当今时代的产物则是数字电影。那么现代技术如何进行黑白片的拍摄?让《艺术家》拉告诉你吧。

答案就是,《艺术家》的拍摄是用彩色胶片拍摄,将单色处理交由后期进行。为达到理想色彩,在拍摄前进行色彩测试是相当有必要的。导演米歇尔和摄影师纪尧姆先用200感光度做了一些测试,但它却有些美中不足,因为我们只有使用太多的灯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且这样看起来也不太正常,因为这样一来一切都太亮、太刺眼了。但当调至500感光度进行拍摄时,你则会得到更多不同层次的色调,其中包括大量奇特的灰色调。当使用500感光度进行拍摄时,就有很宽的色域可以用来检测,这样就可以在电影不同阶段使用。因为导演和摄影师都希望这部电影有更多的质感,他们称:“我们不想让它展现的太过于现实或是太现代化。”

黑白片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帧速的问题了。大家对黑白默片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影片中人物的动作和语速会比现实中快一些。为了重现这种“快一点”的观影感觉,,为了创造这种独特的氛围,导演米歇尔要求电影《艺术家》采用22帧/秒的速度拍摄,因为这样会让演员们的动作显得快一些,就会有20年代默片的感觉了。而演员们则不需要作出特殊的改变,就像面对一般拍摄方式一样,边表演边讲台词,他们不用刻意模仿20年代的感觉。只是偶尔在某些场景时,导演想在演员身上多停留一会,但是帧速不能彻底的改变这种工作方式。其实呢,20年代的人走路是和我们一样的,只是当年技术上长久的失误造成了这种假象。

一部电影最能体现怀旧感的就是镜头语言。在导演米歇尔的指导下,摄影师纪尧姆的任务就是用镜头重现旧时光,特别是重塑那个默片时代的氛围,那个诞生大明星、由大电影制片厂统治的年代。纪尧姆将画幅的宽高比定为1.37:1,并且以每秒22帧的速度拍摄,混用了古老和现代的技巧以实现导演的愿景。拍摄中,纪尧姆则使用了PanArri 435 ES摄影机和潘纳维申Super Speed MKII摄影机进行拍摄,选用的胶片则是柯达Vision3 500T 5219,拍摄完成后在巴黎的LTC实验室里转换成黑白片。然而,屏幕宽高比的调节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尤其是人物镜头的处理。然而,屏幕宽高比的调节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尤其是人物镜头的处理。摄影师喜欢使用正方形拍摄特写镜头,而且用正方形还能得到更多的取景选择。

在拍摄黑白片时,有时需要改变一下装备。摄影师纪尧姆回忆拍摄过程时提到:“我曾经使用许多老镜头搭配特殊的装置来拍摄景深。而且我通常在拍特写时使用 soft-effect 玻璃镜,所以我就去潘纳维申公司找一些glimmerglass滤色镜来使用。但是在我们的测试中,滤色镜总是有些太亮了。”

光的处理,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部电影在明显不同的灯光模式中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们知道柔焦镜头是专供默片使用的,而且色调光亮的照明用法则源自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好莱坞音乐剧,舞台上的一切都大放异彩。但有时也会一反常态,导演奥森・威尔森和格雷・托兰在《公民凯恩》则使用低调的照明。针对不同的风格,摄影师纪尧姆有自己独有的解决方案,通过故事情节来处理拍摄灯光,更好地为影片叙事服务。

在电影一开始,所有的一切都呈现在灯光下,被照得通亮通亮的。当乔治这一角色表演氛围发生变动,需要处于阴影之中,那时则使用低光进行拍摄。随着乔治这颗明星的陨落,此时的佩皮则是身处一个耀眼的环境中,周围的一切都反射着光,要采用高光来拍。当他们最后在一起的时候,二人又回到了灯光下,你会发现在金吉・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的电影中也有相似的场景。

戏中戏场景处理

电影中有很多戏中戏的场景,在舞台上聚光灯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些戏中戏在拍摄时,聚光灯是否发挥着作用呢?事实上,这些聚光灯只是起到了道具的功用,该片的灯光师Jim Plannette找到了那个时代所有的灯,所以我们才有机会将其用在电影中,更加真实地展现时代特征。它们是老电影中的道具,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而且在后期制作期间不会对这些灯做特殊的处理,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清除一些外部街道的场景,删除那些和电影年代不符的事物。这些灯具在拍摄前都要重新造型,因此它们看起来完全是新的,不具备20年代的陈旧感。

此外,米歇尔也很用心地创造一些音乐为演员们来营造氛围。大使用了大量的经典音乐,他在现场就像一个DJ:他常常播放一些音乐使演员们尽快进入角色,找到感觉。现场一片漆黑,播放一些饱满的、激动人心的音乐来玩。当现场要求清新、舒缓的音乐时,恰到好处的音乐能够使现场人员情绪高度集中。

结语

法国黑白默片《艺术家》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84届奥斯卡上一举获得5个奖项,创下历史首部“非英美”影片获奖记录。在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选择拍摄默片既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事实证明,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的冒险很成功,他用一部精巧的黑白默片重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创造了又一部经典之作。

上一篇:疯子,傻子,骗子 下一篇:雪茄着,开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