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生药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10-20 01:10:41

少数民族生药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要:本文提出了少数民族学生生药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生药学课程内容和特点,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生药学基础知识和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为核心,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出发点,对生药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生药学;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65-02

我校药学本科专业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0%,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药学》时,受到以下三方面的限制:①汉语言能力的限制;②课时的限制;③知识衔接能力的限制。这三方面的限制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生药学》教学效果不佳,如何使民族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期内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本项目组从事多年的生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少数民族学生《生药学》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认真开展了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积极申报《生药学》精品课程的建设项目,并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立项资助。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好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

在学习《生药学》课程当中,存在着不同的生药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有些药材外观非常的相似不容易区分,药理作用和功效具有记忆起来非常的琐碎而且相似的问题,生药的性能功效用的又是白话文,不易理解,难以系统掌握,从而缺乏学习兴趣,这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掌握《生药学》带来了困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考试成绩。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生药学》教材充分深入地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课堂教学的体会。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包括:教学文档的准备、课程进度的掌握、课堂设计等内容。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准备相应的教学文档以外,还要对每一堂课的课程进度要了如指掌,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怎样开头,哪一部分是本堂课的高潮部分,这堂课如何结束,如何和学生互动,这堂课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当教师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一般都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生药的性能、功效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和目前学生比较熟悉的西医西药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缺乏中医理论知识,就很难解释生药的性能和功效,为生药的掌握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对教师提出来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主讲生药学的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我们通过在网上搜集、利用数码相机实物拍照以及自做动画等方法准备基本素材,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烦琐枯燥的生药学课堂教学活动变得形象生动和具有感染力,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药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4.采用实物展示的教学方法。将生药标本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现场观察生药标本和描述生药特征,使枯燥的教材文字变成了有趣的实物观察,这样更有利于对相类似的生药进行非常直观的区分,便于掌握和总结相类似药材的共同点的不同点,对少数民族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知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极大的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5.在课程体系当中融入地方特色。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新特的药用资源,有一些新疆的特色民族药材对一些特殊疾病具有疗效,民族药不仅独具特色,而且贮量大、品种多、质量好,如新疆的软紫草、雪莲、一枝蒿、麻黄、甘草、肉苁蓉、红花、黑种草籽、孜然、巨菊、刺山苷等。我们作为新疆的一所高校,最终的目的是为新疆医药事业培养一支实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后备军[1],因而很有必要在课程体系当中体现出新疆地方特色,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适当掌握常用的新疆的特色药材,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6.在课堂教学当中适当结合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适当的向学生介绍目前学科的国内外前沿,使学生了解当前生药学的发展现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往后能借鉴和通过更深一步的学习这些知识,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这对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教学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是实用性生药学人才教育的重点。少数民族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动手操作,但是普遍存在不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细节,这导致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目标相差较大,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景象合理的改进,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实验研究三大功能。现就少数民族学生生药学实验课的改革谈几点体会。

1.优化和强化生药学基础实验。目前统编的《生药学实验》教材内容多,在现有的实验课时的制约下,很难全部完成,而且内容不够精练,因此需要对生药学实验内容进行精练,优选出最基础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做到“少而精”。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将生药学实验分成了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生药横切片的显微鉴别,第二板块为生药粉末的显微鉴别,第三板块为生药理化性质的鉴别,第四板块为中成药的显微鉴别,第五个板块为生药的性状鉴别。具体实验安排:①药材横切面的显微鉴别,将根和根茎类药材横切面的显微鉴别合并为一个实验,观察人参、大黄、甘草的显微特征,人参是典型的根类药材的代表;大黄的入药部分是根以及根茎类,在观察时比较根和根茎的不同点,观察异型维管束分布在哪个部分,是怎样分布的;甘草是新疆的道地药材,横切面的显微特征具有代表性;通过观察这几个药材的显微特征,掌握根和根茎类药材横切面的显微特征。②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别,以金银花为代表,通过观察其粉末的显微特征,掌握粉末镜检时,着重观察的腺毛、非腺毛、草酸钙结晶体、花粉粒的形状等形态特征,掌握粉末鉴别的常规鉴别操作要点和过程,明确粉末鉴别的意义[2]。③药材的理化鉴别:利用药材本身的特征性成分或选择适当的溶剂提取特征性成分,利用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别,如显色反应、沉淀反应、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2],掌握常用的理化鉴别技术。④中成药的鉴别,以最经典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为实验材料,主要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共六味药组成,这些成分在鉴别过程中会对彼此的鉴别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如何利用其中成分的显微特征加以鉴别,从而掌握显微鉴别在中成药鉴别中的应用。⑤性状鉴别:除了识别实验当中接触到的生药外,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利用生药标本,根据教师讲课进度识别各类药材。通过以上的实验板块,使得学生初步掌握对生药品质进行评价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生药奠定一定的实验技巧。

2.新疆特色药材融入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生药学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生药学实验完成了前面的五个模块后,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使实验的质量、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3]。具体方案是:教师给予一个新疆特色药材如孜然,提示学生做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显色反应、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以及从中提取挥发油,学生根据以下的步骤完成实验过程:①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②设计实验方案;③在实验课中讲述实验方案;④进行实验;⑤得出实验结;⑥按照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在整个的实验过程当中只起到指导的作用,结论做好由学生得出。这项实验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考察学生对生药鉴别技能,掌握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学生不仅验证了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科研工作的一般思路与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在把新疆特色药材融入时间教学环节,体现了新疆的地方特色。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3.不断地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课程通过以上的环节,可以使实验教学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验阶段,变的十分成熟时,就可以普及到普通的生药学实验教学当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实验教学的陈旧性,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采取结合室外辅助教学的方法。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补充,带领学生走出校门,采取“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非常直观的教学效果。我院有两亩的教学实验田,和南山实习林场,这两个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学习生药学提供了非常好的便利条件,学生们在田间地里可以观察药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从药用植物的出苗到开花结果,从田间管理到浇水、施肥,均亲历亲为,并且掌握了一些土壤营养的知识以及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这些都是在生药学的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并对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形态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从而使整个生药学课程变得直观、生动而且有趣,变成了少数民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阿依姑丽・艾合麦提,杨晓君.少数民族学生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7,23(4):27-29.

[2]孙连娜,陈万生,马琳,等.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初谈[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3):172-173.

[3]何群,罗杰英,夏新华.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J].药学教育,2001,17(1):31-32.

上一篇:大类招生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实习实践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