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15 02:49:39

少数民族学生关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 要: 本文主要谈了汉语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与学的关系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谈起教学,总是认为应该以教为重心,殊不知,这正是我们汉语教学的一大误区。汉语教学研究在经历“教”向“学”的转变后,对学习者――“学”的主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走过了漫长而坎坷的历程,现在终于步入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成熟期。

长期以来我们汉语教学过分依靠教材、教法以及各种教学设备等教学手段和措施,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对学习对象的关注。这些教材、教法等充其量不过是外部条件而已。也就是外因。那么什么是内因?学习第二语言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是学习主体,是学习者本人,而不是外部条件。其中各种主体因素如目的、年龄、性格、经验、学识、文化背景等等因素又制约着语言学习。因此所有外部条件只有符合学习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外部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不在于条件本身,而在于如何运用,运用得当,符合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就能起到积极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学习主体的需要和特点的把握就成了我们把握外部条件,贯彻一切教学原则的出发点。

大量的事实证明,教与学不是一厢情愿的行为,而是相辅相成的。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得再好学生不学就毫无意义。语言是一种工具,应该把语言的工具作用和目的作用结合起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正在实现自己的目的。语言是打开文化知识的钥匙,文化知识则是带动语言学习的动力。语言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着眼于文化。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一,对一个爱好学习的人的一生来说,自学的时间最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离开学校,都要自学。人总不能每时每刻都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何况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第二,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学习的主体,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特点。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经过其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接受。学生接受教师的教与导,是一种学习活动,但学习好坏,主要靠学生自己。可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是急剧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不管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多么勤奋,多么优秀,也是难以跟上知识本身的增长速度的。即使学生时代学得很多,很好,但是当他一走上工作岗位,新的知识又会层出不穷。要适应这种形势,只有靠自学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多年以来,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通过中小学、大学阶段持续十几年的汉语学习,但许多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仍然不能适应专业学习及社会的需要。要想真正搞清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即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

一个人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将受益终身。学习策略可以经过训练获得并养成习惯,除了教师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之外,主要还是靠学生的自身努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中学步入高职高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次飞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刚刚跨入一个新校门,学生对新的环境、新的班集体、新的教师和新的教材都会不太适应,教师要逐步引导他们,使他们适应并形成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及习惯,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从不会看书到会看书,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快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2. 教会学生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拥有一种“自充电”系统,才能让自己适应所处的时代环境。所以,今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旨是,要求各学校要教会学生学习,并以此作为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之一。素质教育在关注知识的“基础性”、“普遍性”的条件下,更强调通过挖掘学生潜能,启迪他们心智,开发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途径;传授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自身发展的潜能。这也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追求是相同的。

学生能否学会语言重要的还是落在教学这一环节上。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学习指导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学习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汉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创新的过程。

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不能搞“满堂灌”,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自学。

(1)制订计划。要想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

(2)课前自学。课前自学即是通常说的预习,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

(3)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4)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课内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学习兴趣,希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课外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需要。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身体锻炼和社会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学练结合。

(5)指导学生查阅参考书和工具书。学生在阅读书刊、看电影、看电视、参观活动和实际生活中,常会遇到课本中没有学到的知识、现象和问题,他们迫切要求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自己从参考书和工具书中找到答案。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去寻找有关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并且会查阅和使用参考书和工具书。

参考文献:

[1]华锦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论[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

上一篇:以情激趣 开发潜能 下一篇:教师与愉快教学